「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今天(11月29日),騰訊北極光工作室首次公開了他們的自研SOC新遊《荒野起源》。
今年2 月,當時略顯神秘的《荒野起源》突然獲得版號,就已經引起玩家和同行的很多猜測。九個月後,這款遊戲突然公佈首曝PV和實機演示影片。真實細膩的自然場景、粗狂的原始文化,糅合科技感十足的機械獸、荒廢的巨型科技建築……這些元素光是端上來,就已經足夠讓玩家沸騰。
長達16分鐘的真實實機演示,意味著,首次曝光的《荒野起源》在完成度上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這種超預期的驚喜感,直接推動首曝PV釋出後僅8小時,B站播放量已經突破100萬。
據GameLook瞭解,UE4開發的《荒野起源》立項至今已有三年,是一款全球發行的多平臺免費制網遊。昨天有媒體和玩家發現,遊戲已經上架WeGame、Steam和Epic Games Store平臺。
今天一早,索尼 PlayStation 官方也同時釋出了《荒野起源》的首曝PV,並表示未來將有更多合作。這種近乎打明牌的暗示,已經讓很多玩家直呼提前期待。

因製作方的邀請,GameLook之前提前體驗到了遊戲。根據他們的說法,這是一款區別於市面上過往所有SOC網遊的產品,《荒野起源》希望成為一款“不一樣的遊戲,讓人驚喜的遊戲”。

當時經歷三個多小時的封閉試玩後,GameLook的確感受到一種眼前一亮的體驗:相比於以往SOC網遊的MMO式體驗,它有著更純正的生存建造玩法;對比多數單機生存遊戲,《荒野起源》又有著少見的戰鬥多樣性和深度。
至少在2024年,你依舊很難在行業裡給《荒野起源》找一個對標物。
換個玩法,給SOC玩家吃點好的
從首曝PV來看,大漠、雪山、草原等迥異的生態環境,後末日世界遺落的高科技遺蹟、機械生物瑪卡,以及身著古代部落服飾的人類——天然衝突的科幻機械元素、原始部落文化實現融合,這可能是《荒野起源》吸引玩家的第一個亮點。
配合PV臺詞來看,不止是強烈視覺衝擊力的設計風格,《荒野起源》有著一個相當厚重、複雜的世界觀和劇情。

尤其是影片中那句“人為什麼不能殺死神”的詰問,透露出的是部落與科技、人與神(AI)的對立關係,這似乎也是整個遊戲的劇情核心:是甘於在神的試煉中一次次沉淪,還是奮起反抗完成弒神壯舉。

這種神秘而富有衝突感的世界觀,的確相比市面上SOC網遊做出了差異化,可能會是推動玩家探索世界的一大驅動力。
製作團隊多次提到,他們並不想像主流SOC遊戲一樣求穩,依賴成功經驗做遊戲。正如遊戲slogan說的那樣,《荒野起源》想“換個世界、換個活法”。比如像PV中展示的那樣,更強調以冷兵器為主的動作戰鬥玩法。
簡單來說,遊戲裡面沒有MMO的堆戰力或站樁打槍,玩家戰鬥依靠的是短劍、長槍、弓箭、大錘等各種原始冷兵器攻擊。且每種武器都有專屬的戰鬥方式,比如短劍攻速更快,但傷害一般,大錘攻速慢但傷害高等。

就像PV演示的那樣,戰鬥過程需要和敵人你來我往、摸爬滾打,閃轉騰挪,有節奏地輸出。透過閃避和格擋躲避攻擊,再尋找合適的時機和位置輸出。此外,武器還有對應的屬性戰技槽位,比如冰封斬、烈焰刀等;再加上盾反、背刺、大處決等動作RPG的常規機制,整個戰鬥玩法多樣化且不缺乏深度。

即使是動作苦手,《荒野起源》也很好地照顧到了手殘黨的逃課需求。可以召喚夥伴協助討伐敵人,或是喚出自己的瑪卡在前衝鋒陷陣。有兩位大哥扛著傷害輸出,玩家可以在後面偷襲射兩梭子,完全不用擔心坐牢。當然,瑪卡在生存建造環節還有更多用處,這裡先按下不表。

不過,PV中瑪卡身上不同部位被攻擊後會出現不同反饋,從GameLook實際體驗來看,至少前期體驗中還沒有出現這部分玩法。根據開發團隊解釋,未來可能會改為部件脫落或戰損等正向反饋,以提升玩家戰鬥成就感。
真實生存設計+高自由度建造:迴歸純正的生存建造體驗
本質上,生存建造才是SOC遊戲的核心。讓人安心的是,《荒野起源》並非那些重MMO體驗的國產SOC手遊,而是更強調一種類似單機體驗的生存建造玩法。雖然也有輕度多人玩法,底子卻是一款純正的生存建造遊戲。
我們可以看見,《荒野起源》有著很多趨於真實的生存設計,比如打雷下雨等惡劣天氣會影響狀態,玩家砍樹沒站對位置被砸到了會掉血,太靠近火源會燒傷自己,肚子餓了血條也會慢慢下降,可以挖坑改變地形,夜晚攻擊力會下降需要點燃火把……

和大多數生存遊戲一樣,玩家需要砍樹、撿石頭、採集水果,然後慢慢升級科技樹,手搓各種傢俱和工具,慢慢把你的家從一個荒地升級為小屋、莊園,甚至是小型工廠。當然這些流程玩家都很熟悉,《荒野起源》的不同之處在於,提供了一個沒有規則的“真世界”。

這意味著,高自由度的建造玩法不止是侷限於家園中,而是能夠出現在大世界的任何地點。比如PV中出現的那一幕,在大世界中直接造梯子上山。這種設計思路有點類似《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鼓勵玩家腦洞大開去更高效地探索、戰鬥和建造,提升整個開放世界的可玩性。

隨著家園不斷建造升級,玩家也能更清晰地感受到《荒野起源》最具特色的瑪卡系統。

瑪卡不止是擊殺獲取材料的野怪,或是輔助玩家戰鬥的寶寶,亦或是用於騎乘、飛行代步跑圖的工具,瑪卡的重要性還深入到了核心的生存建造和模擬經營體驗上。有點像今年火了快一年的帕魯like,不同屬性瑪卡可以幫忙採集、耕田、製作、收穫,甚至是後期實現流水線生產。

但相比市面上的帕魯like遊戲,《荒野起源》的瑪卡系統其實差異化特徵明顯,也擁有上限更高的可玩性。
比如瑪卡只能透過孵化獲得,而不能捕捉;得益於科幻機械造型,瑪卡天然擁有可供玩家DIY的空間。雖然GameLook並未在測試中體驗到,但開發團隊明確表示未來會加入自由丰度的改裝玩法。首曝PV最後也展示為飛行瑪卡尾部增加兩挺機槍,大大增加了靈活性和攻擊力。

之前在《幻獸帕魯》中,為了捕捉、孵化出滿意屬性和詞條的帕魯,我就能樂此不疲地研究十幾個小時。未來《荒野起源》若是能夠自定義部件造型、屬性和功能詞條的話,光是瑪卡的DIY玩法我都不敢想象能有多好玩。
當然即使是買斷制SOC遊戲也會加入共建、共鬥等輕度合作玩法,《荒野起源》雖然沒有強制多人MMO式玩法,傾向於單人探索、戰鬥和建造,但也能邀請好友加入自己的世界共同開荒、建造家園、分工生產和寫作戰鬥。
據悉,一個世界最多可以容納10人定居,且同時存在3名訪客。遊戲也提供了類似MMO的主城區域,想要社交體驗的玩家可以在此與其他玩家互動。無論是單人生存還是多人共建,選擇權始終在玩家手中。而這,也是《荒野起源》說倡導的純正的生存建造體驗。

SOC“卷創意”的時代,至少已經成功了一半
坦白來說,SOC遊戲一直是機會與風險程度並重的特殊賽道。
從《方舟:生存飛昇》《森林之子》等長線經典,到開年爆款《幻獸帕魯》《霧鎖王國》,SOC賽道從來不缺一步登天的神話,也在主機和PC玩家中一直擁有規模不小的使用者群。相關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有 16 款SOC遊戲獲得超千條評論,這仍然是Steam上最受玩家歡迎的型別之一。
但在手遊市場,這些年SOC產品大多被困在“後啟示錄題材+射擊玩法+MMO框架”三件套中。期間也不乏大廠下場,各種堆美術、堆資源、堆內容,但由於題材千篇一律、體驗上又肝又氪,真正成為常青爆款的SOC手遊,屈指可數。
但從今年開始,SOC手遊似乎拐向另一條差異化發展方向。先是網易《七日世界》靠著超自然怪誕題材和商業化革命,贏得海內外PC玩家的廣泛認可。而後各家公司都開始轉變套路,靈犀互娛冷兵器生存方向的《荒原曙光》將開啟首測,騰訊自己近期也曝光《酷比大陸》等新專案。
大家開始追求題材、玩法、品質的新鮮感,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體驗,今後很難在SOC市場站穩腳跟。
全行業朝著創意開卷的當下,無論是明亮充滿生機的美術風格,還是巧妙的機械部落題材,或是有深度的冷兵器戰鬥,更有創意的瑪卡系統,單人生存建造體驗等,在目前的SOC生態位上,都還沒有這樣的產品出現。

幸運的是,從今天大家對首曝PV內容、實機演示的反饋來看,這種差異化做法的確吊足了玩家胃口。大家普遍對《荒野起源》的故事設定、戰鬥和建造玩法、畫面等特點,都表現出了相當高的興趣。



我不會說《荒野起源》首曝穩贏這種大話,但的確勾起包括GameLook在內絕大多數玩家的好奇,至少它已經成功了一半。目前,遊戲已經同步開啟預約,將在年底開啟第一輪測試。至於產品真實表現能否兌現玩家期待,時間自然會給出一切答案。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2009-2024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