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管理」的國家隊出手,是健身健康行業的新風口

國家喊你減肥。
陳五花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來源|精練GymSquare(ID:GymSquare)
封面來源Pexels
國家層面“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的提出,健身和健康關注度來到新高。
2025年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用長達7分鐘的時間介紹了體重管理相關的工作,並表示繼續實施從去年提出的“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
體重管理年活動的出臺,主要源於國人亟待解決的肥胖問題。《柳葉刀》的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直到2021年,中國25歲及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達到 4.02億,數量全球居首。
根據我國2024年肥胖症診療指南,肥胖症已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
圖源:Unsplash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國家在2024年出臺《“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對體重管理進行了明確要求,在對體重管理進行規劃的同時,更為健身和健康行業帶來了新機會。

“體重管理”的國家隊出手,是健身健康行業的新風口。


從健康食品行業角度來說,方案指出,要倡導健康消費新理念。充分利用體重管理新技術、新成果,引導健康企業研發體重管理新產品。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合理降低加工食品中油鹽糖的含量。這為低卡食品、無糖飲品、代餐、蛋白棒等健康食品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圖源:Unsplash
從運動和健身行業角度,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週等時間節點的重視,以及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動,都為健身房、戶外運動與賽事、青少年體適能等細分賽道提供了新機會。
此外,方案內強調體重管理與AI、大資料的結合,和相關小程式的開發,將帶來智慧健身家居和健身APP的新增量。
減肥,正從個人行為變成全民行動。看似是個人行為,但卻也將是整體社會氛圍與生活方式的系統性重構。而其中,健身和健康行業,毫無疑問將迎來新風口。
體重管理年計劃
國家喊你減肥
2025年,“體重管理年”的概念一度衝上熱搜。
3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再談體重管理年”,並表示將繼續實施從去年提出的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
在第二天的答記者問時,張文宏委員再次笑指記者,表示“像你這樣的大肚子,是我們主要的目標!”,再次明確了國家隊出手進行體重管理的訊號。
圖源:Unsplash
實際上,早在2019年,國家就曾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全民健身、合理膳食等要求。而在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從宣傳、社會參與度、全人群覆蓋、效果評估、科研轉化等五大方面,對國家級的全民體重管理進行了明確的要求。
本次對體重管理”的再次強度,進一步明確了國家管理大眾體重的決心。同時釋出的,還有國家版減肥指南——《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根據不同地方飲食習慣,設計了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七大地區減肥食譜,並直接標註出了熱量。
《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中的華南地區春季食譜
從出發點來看,體重管理年的提出,背後是當下國內亟待解決的肥胖率問題。
肥胖率目前主要以體質指數(BMI)來確定。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已成為危害群眾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症導致的死亡在全因死亡中佔比由1990年的2.8%,上升至2019年的7.2%,也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
圖源:Unsplash
2016年,中國肥胖人數首次超過其他國家,肥胖作為中國公共健康挑戰,開始受到關注。根據國家衛健委釋出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 年版)》,若人群超重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兒童超重肥胖率將分別達到70.5%和31.8%,將對醫療系統與國民健康帶來巨大挑戰。
可以說,中國的體重控制,已不再僅僅是個人事宜,更是整個社會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
減重覆蓋全人群
健康行業新機會
本次的《“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對體重管理進行了宏觀的規劃,更給健康行業的全產業鏈帶來歷史性的機會。根據方案具體內容,精練GymSquare從三大方面總結了未來發展的三大增長點。
健康食品飲料:好吃更健康
“減肥三分靠練,七分靠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趙文華表示,“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就是強調膳食能量攝入的可控性,也就是說,管住嘴可能更容易實現。”
圖源:Unsplash
除了印發《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方案中對飲食結構的升級有明確要求:在校園內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並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合理降低加工食品中油鹽糖的含量。開展學校和餐飲業合理膳食宣傳等相關活動,提高消費者正確認讀食品營養標籤的能力。
這一要求,將進一步促進低卡食品、蛋白棒、無糖飲料等賽道的發展。
目前,以麵包為例,根據2024年抖音電商歐式麵包賣點榜單,位列前十的均與營養、健康相關,其中全麥麵包更以1億多的銷售額位列榜首。
2024年抖音電商歐式麵包賣點榜單
與之類似的,是低卡零食與飲品。除了元氣森林、低卡博士等老玩家,目前,傳統品牌也紛紛推出主打低卡、飽腹等概念的飲料和零食產品。例如,旺旺推出了旗下的健康零食品牌Fix Body,共有粗糧餅乾等21種健康零食。而康師傅也在今年推出了決明子大麥飲和枸杞菊花茶兩款0卡的中式養生茶。
隨著全民對營養標籤的進一步瞭解,低卡食品將迎來新的機會,如何將食品做的好吃又健康,成為品牌的新考量。
健身場館:全民健身,室內外運動迅速勃發
在運動方面,隨著方案中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週等節點開展的宣傳活動,公眾的健康意識有望進一步增強,進而促進健身房等室內健身場所的流量提升,而健康主題公園、健身步道等戶外運動空間的建設,也將推動戶外運動的普及,使健身方式更加多元化。
“截至2023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89平方米,‘健身去哪兒’難題得到進一步緩解。”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二級巡視員楊敏介紹:同時,體育局也將廣泛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活動,確保群眾“會健身”;不斷豐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供給,每年有7個全國性的全民健身主題示範活動,按時間順序從年初到年尾順序開展,確保群眾“健好身”。
針對不同生命週期,方案也針對性提出了對運動的要求:對大學生要求開展健身活動,職工人群則開展爭做“職業健康達人”活動等,豐富職工體育健身活動,而老年人則提倡堅持適當運動,緩解機能衰退。這將進一步幫助青年體適能、銀髮族健身等細分賽道的勃發。
圖源:Unsplash
值得一提的是,當被列入國家方案,健身行業整體的規範性、透明性或也將迎來提升,進而進一步促進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科技健康:智慧裝置與運動APP煥發第二春
方案提出,應研發體重管理相關的醫藥及穿戴裝置,並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制定個性化營養、運動干預方案中的應用,同時鼓勵開發相關的APP與小程式,以促進體重管理日常化、便利化、規範化。
一方面,這意味著未來智慧手環、智慧體脂秤、智慧運動服等裝置將迎來更廣泛的市場需求。
目前,小米、華為、蘋果等數碼企業均出品不同型號的運動手環,對運動資料與身體情況進行監測。可以說,智慧硬體正在將減肥過程轉化為一種視覺化、可互動的生活習慣,從而提升體重管理的長期性。
圖源:Unsplash
另一方面,AI在健身行業不斷應用的趨勢,也將在政策利好下進一步加速。目前,在家庭健身領域,從宇樹科技的智慧健身,和deepseek的健身互動,AI都扮演了動作識別與智慧互動的重要角色。而Keep也正在利用AI實現使用者運動評估以推薦合適訓練,並在今年宣佈all in AI。在3月9日體重管理年被被再次強調後,Keep股價於第二日逆勢漲超近5%。
總的來看,《“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或將帶來一場政策驅動的健康消費革命,健康行業,將從可選項,逐步變為必需品。
是減重
更是生活方式的歷史轉變
“工作壓力大,沒時間運動,沒錢吃好的。”政策出臺後,不乏有類似困惑的聲音在社交平臺出現。
但不管是年初雷軍等企業家開始健身、身體力行倡導健康生活,還是如今的政策走向……各類訊號都表明,健康生活將會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而運動,也將從一種專項的活動,成為融入生活的“身體零食”。
圖源Unsplash
目前,全國各地市已逐漸開始落地相應這一政策。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山東、河南、甘肅等多地都已開設體重門診,透過多學科方式幫助肥胖人群合理飲食、堅持運動。
而在《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工作要點》中,更是對新建健身中心、運動球場的數量,健身技能培訓、科學健身講座數量,以及賽事活動組織力度都有了進一步的規定。
對健身從業者而言,整體社會健康意識的覺醒和運動場所的不斷完善,正在催生出大量新的就業機會和職業方向。從健身教練、營養師到運動康復專家,各細分領域都將迎來快速發展。同時,健身場館與企業、學校、社群等多方合作的模式,也將進一步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
圖源Unsplash
而對整個健康行業來說,這一政策或許有可能系統性改變國人的生活方式,為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在政策紅利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行業走出寒冬或許就在眼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