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喊減肥?親們不知道!“體重管理仗”在國外更誇張啊!

dde
正文前叨叨
1、很多姐妹在等的伊維斯內衣已經返團了!這家我穿了3年,安利了幾乎身邊所有女朋友,真是誰穿誰說舒服!

咱們有大額滿贈優惠!
強烈建議入手2件起,划算很多也方便換洗哦~
2、飛亞達小金錶的優惠劵快要到期了哦,還沒看到的姐妹別錯過。

手錶是集功能與裝飾於一體的超級點睛飾品,瞬間提升穿搭質感,經典款戴多久都不過時哦!
.
01
最近的新聞大家都看到了吧?
國家出手“管胖”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
2025年兩會剛過,國家衛健委就宣佈啟動“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
全國將增設體重門診,推廣分地域減肥食譜,甚至給外賣平臺定下“少油少鹽”KPI。
上海楊浦區“體重門診”
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在記者會上花7分鐘專門闡述體重管理行動,凸顯了這一公共健康議題的重要性。
原來,“管住嘴邁開腿”早已從個人自律,升級成一場國家級健康保衛戰。
國家為啥要喊你減肥呢?
大家可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過這些“故事”:
深圳某科技園,28歲的程式設計師小李體檢報告顯示“中度脂肪肝”,HR悄悄把他從海外派遣名單中劃掉了;
上海某小學體育課,50米跑測試竟有胖孩子中途喘到嘔吐;
——這些扎心場景的背後,是中國超重肥胖率15年暴漲12倍的現實。 
更驚人的是經濟賬!
據統計資料顯示:
👉我國每年因肥胖產生的直接醫療費用超2400億元,相當於建3個港珠澳大橋;
👉2030年預計超70%成年人超重,醫保系統可能被壓垮; 
👉企業為“過勞肥”員工
多付35%

健康保險,程式設計師因肥胖猝死官司頻發。

這還只是幾個例子呢,要是細算下來,因肥胖產生的醫療、養老、工傷等輻射影響可能遠遠不止如此。 
難怪衛健委主任雷海潮會說:
“這不是審美問題,是生死存亡。”  
02
然而,肥胖問題並不僅是咱們國內面臨的挑戰,更是一場席捲全球的健康危機。
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釋出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超重及肥胖人口已接近26億大關!
其中25歲及以上成年人達21.1億,5至24歲青少年兒童達4.93億。
相較於1990年而言,這兩個群體超重及肥胖人數分別增長188%和149%!
可見肥胖問題已經到了不管不行的程度啊!
而當前超半數肥胖成年人口集中在8個國家:
中國(4.02億)、印度(1.8億)、美國(1.72億)、巴西(8800萬)、俄羅斯(7100萬)、墨西哥(5800萬)、印度尼西亞(5200萬)和埃及(4100萬)。
要是繼續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肥胖問題必將對這些地區的民眾健康、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咱們國家資料大也是因為人口基數大。
在國外,肉眼可見肥胖比例之大!
有些歐美人胖起來,真是可以胖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所以在國外,“國家管胖”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各國都出了不少“奇招”。
英國的“糖水稅”:
含糖超5g/100ml的飲料都要額外徵稅。
這一舉措逼得可樂公司連夜研發“無糖版”,3年少賣4.7萬噸糖!
在英國的麥當勞肯德基點餐,無糖飲料是含在套餐裡的,有糖的需要額外加錢。
英國電視廣告晚上9點以前不許出現糖果、含糖飲料等廣告。
荷蘭的“超重夥伴計劃”:
荷蘭衛生、福利和體育部提出治療和預防並重的方針。
根據該計劃,專業人員為不同型別的超重和肥胖人群制定不同的診療標準、治療程式,並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出預警和治療資訊。
西班牙的“兒童減肥計劃”
西班牙政府於2022年釋出了一份《減少兒童肥胖2022—2030年國家戰略計劃》,從促進體育運動、倡導健康飲食、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宣傳等6個方面,規劃了200餘項舉措。
例如,增加校內和校外體育活動時長,放學後對學生開放校園體育場所和設施,在學校加強營養和飲食健康教育等。
墨西哥的“健康警示”:
要求在食品包裝上用八角形警示標籤將不健康食品成分標出。
例如,必須標註“過量卡路里”“過量糖”“過量飽和脂肪”“過量反式脂肪”“過量鈉”等字樣。
哥倫比亞的“超加工食品稅”:
哥倫比亞是最早對超加工食品徵稅的國家,這一舉措硬生生讓國民鹽攝入量砍半。 
在哥倫比亞超市,一罐可樂含糖款比無糖款要貴20%
日本企業的“健康管理費”
最狠的是日本企業——某車企給BMI超標的員工每月扣1萬日元“健康管理費”,硬是把員工平均腰圍減了3釐米。 
03
從上面那麼多例子,咱們肯定看出來了。
肥胖問題早已不是單純的健康問題,還直接影響到經濟。
反過來說,經濟收入也直接影響了國民身材在發達程度較高的歐美國家尤其直觀。
所以在歐美,大家看人有個心照不宣的“階層密碼”:越有錢越有型,越貧窮越臃腫。
金融城裡精英們午餐標配是三文魚沙拉+水果,建築工人則扎堆炸雞店。
這不是口味差異,而是人們對“身材管理”和“健康選擇”的現實投射: 
👉美國低收入社群快餐店密度是富人區3倍,因為快餐價格便宜約40%;
👉富人區健身房的數量和使用者數量是窮人區的數十倍;
👉高鹽高糖超加工食品在窮人區的銷量遠高於富人區;
👉高收入人群對身材的在意程度和自律程度遠高於低收入群體;
👉英國研究發現,對糖徵稅以後,窮人區含糖飲料銷量降幅是富人區3倍,因為漲價對窮人影響更大;
👉中國外賣大資料顯示:低價訂單中“重油重辣”佔比超60%,高價訂單偏愛有機輕食。
難怪有人說:“肥胖是種新型貧困。”
當健康飲食/身材管理成為奢侈品,國家干預就成了最後的安全網。 
04
.
從“可樂稅”到“體重門診”
咱們國內的破局措施充滿煙火氣,衛健委的要求裡,對很多餐飲做出了區域性調整:
川菜減辣:成都試點“健康川菜標準”,夫妻肺片含油量降30%;
東北養生:官方食譜把鐵鍋燉魚的油量精確到克,菜包飯必須配生菜;  
外賣革命:美團給“少油少鹽”商家流量傾斜,輕食訂單暴漲200%。
鄭州某小學甚至宣佈校門口500米內禁售辣條,校長說:“我們要把肥肉扼殺在童年。”  
這場脂肪戰爭,沒有局外人。
國家出手“管胖”,管的不是秤上的數字,而是醫療體系的未來、勞動力的質量,更是對“健康權”這場社會公平的終極守護。
大家下次點奶茶時,記得看看杯蓋上的熱量警示——那不只是數字,那可是國家為你的健康操碎心的證據哦!❤️
1
END
1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