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5世界肥胖地圖》重磅釋出,中國成人近半數體重超標,全球肥胖人數或飆升至11.3億|世界肥胖日 2025-04-21 01:34 醫脈通心血管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25年3月4日,《2025世界肥胖地圖》(World Obesity Atlas 2025)於世界肥胖聯合會官網重磅釋出!(點選文末“閱讀原文”,獲取完整版PDF) 根據《2025世界肥胖地圖》預測,全球肥胖成年人口數量將從2010年的5.24億增加至2030年的11.3億,增幅超過115%。肥胖的增長趨勢在不同地區表現出顯著差異,其中中低收入國家的增長速度尤為迅猛。例如,非洲地區的肥胖人數預計將增加超過200%,從1,180萬增加到3,720萬;東南亞地區預計增長超過300%,從930萬增加到3,730萬;西太平洋地區預計增長接近400%,從930萬增加到4,300萬。揭示了當前肥胖流行趨勢及其對公共健康的潛在威脅,並強調了採取積極行動的緊迫性。 圖 不同國家/地區成年人群高BMI的終生風險 注:上圖男性;下圖女性 聚焦中國,《2025世界肥胖地圖》指出,2025年中國高達41%成年人伴有高BMI(≥25kg/m^2),9%的成年人伴有肥胖(BMI ≥ 30 kg/m^2)。預測2030年,中國成人超重/肥胖人數將達到5.1504億。並且,如果按照中國超重/肥胖的BMI診斷標準(24 kg/m^2和28 kg/m^2),這一數字將會更高。 圖 中國成人超重/肥胖趨勢 表 2010年、2015年和2030年(預估)中國高BMI成年人口數量(單位:千) 注: 《2025世界肥胖地圖》中對於肥胖的定義: ➤高BMI:超重(BMI 25-30 kg/m²)+肥胖(BMI ≥ 30 kg/m²); ➤肥胖I級:BMI 30-35 kg/m²; ➤肥胖II級及以上:BMI≥35 kg/m²。 肥胖與健康:55%的2型糖尿病過早死亡與肥胖相關 《2025世界肥胖地圖》指出,肥胖不僅是健康問題的直接誘因,還與多種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密切相關。每年因肥胖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約為160萬,其中55%的2型糖尿病過早死亡與肥胖相關。此外,肥胖還導致了大量人群的健康壽命損失,2021年因肥胖導致的非傳染性疾病相關健康壽命損失超過4,400萬人年。 放眼世界:全球肥胖大流行愈演愈烈 1.全球肥胖增長趨勢 根據《世界肥胖圖譜2025》的預測,全球肥胖和超重成年人口比例持續上升。2000年至2030年間,全球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比例預計將從36%上升至50%,這意味著到2030年,全球近一半的成年人將面臨超重或肥胖問題。這一趨勢在中低收入國家尤為顯著,這些國家的肥胖增長速度遠超高收入國家。 2.肥胖的區域差異 不同地區肥胖流行率存在顯著差異。在美洲地區,2030年預計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比例將達到73%,而在非洲地區,這一比例預計為26%。此外,東地中海地區和歐洲地區的肥胖流行率也較高,分別預計達到65%和65%。這種區域差異可能與各國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3.肥胖的性別差異 到2030年,超過29億成年人可能伴有高BMI,其中約11億成年人(4.87億男性和6.43億女性)患有肥胖症(BMI 30kg/m^2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到2030年,患有II級肥胖(BMI 35kg/m2及以上)的成年人數量將接近4億,其中大多數將是女性。 圖 2000-2030年,全球高BMI男性和女性(20歲以上)百分比變化 4.高BMI的終身風險 ➤高BMI的終身風險:在大多數國家(147/200)中,2022年成年人的高BMI終身風險超過50%。在62個國家中,這一比例甚至超過80%。 ➤BMI≥35 kg/m²的終身風險:在全球大多數國家中,超過1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可能會達到BMI≥35 kg/m²;在約五分之一的國家中,這一比例超過20%。 聚焦中國:中國肥胖流行趨勢 1.中國肥胖增長趨勢 《世界肥胖圖譜2025》指出,2025年,41%的中國成年人伴有高BMI(≥25kg/m^2),9%成年人伴有肥胖。預計2030年,中國成年人伴有高BMI人數將達到5.1504億。隨著時間的推移,高BMI(≥25kg/m^2)的成年人比例或呈下圖變化趨勢。 圖 中國成年超重/肥胖患病率的變化 注:上圖為女性;下圖為男性 2.肥胖對中國健康的潛在影響 肥胖對中國人群健康帶來影響顯著。2021年,中國因肥胖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約為84.65萬,佔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人數的15%。此外,肥胖還導致了大量人群的健康壽命損失,2021年因肥胖導致的非傳染性疾病相關健康壽命損失超過2000萬人年。在非傳染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與肥胖的關聯尤為密切。 世界肥胖聯合會建議:應對肥胖的全球策略 1.政策干預 全球範圍內,各國政府需加強政策干預,以應對肥胖流行。《2025世界肥胖地圖》建議各國制定全面的肥胖管理政策,包括稅收政策(如對含糖飲料徵稅)、食品標籤法以及學校營養政策。此外,政府還應加大對健康飲食和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肥胖危害的認識。 2.健康系統建設 加強健康系統建設是應對肥胖的關鍵。各國需確保醫療系統具備足夠的能力,為肥胖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和管理服務。包括培訓專業醫護人員、建立肥胖管理的臨床指南以及加強健康監測和資料收集。 3.社會環境支援 社會環境對肥胖的預防和管理具有重要影響。各國需透過城市規劃和公共政策,創造支援健康生活方式的環境。例如,建設更多的公共運動設施、改善步行和騎行環境以及限制高熱量食品的廣告宣傳。 本文小結 肥胖已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戰,對非傳染性疾病的負擔產生深遠影響。《2025世界肥胖地圖》透過綜合分析全球肥胖資料,揭示了當前肥胖流行趨勢及其對公共健康的潛在威脅。 文獻下載 https://data.worldobesity.org/publications/world-obesity-atlas-2025-v6.pdf 參考文獻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2025). World Obesity Atlas 2025. London: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https://data.worldobesity.org/publications/?cat=23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