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管理年”來啦,進來看看你的體重健康嗎?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在全社會形成新風尚。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推出“健康體重”系列科普,幫助您更好的瞭解健康體重知識及中西醫結合管理方式,助力實現“體重可調控,健康可持續”。
健康體重,是指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個體所達到的理想的體重狀態,既不會增加慢性疾病風險,又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和良好生活質量。
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和身體活動水平,健康體重的標準有所不同。它需要綜合考慮個體的年齡、性別、身體活動水平等因素,並確保攝入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素。

什麼是健康體重?
健康體重狀態的判斷標準主要依據體質指數 (BMI) 腰圍等指標。
BMI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體質指數,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18.5kg/m2≤BMI<24.0kg/m²
對於80歲以上高齡老人,建議BMI適宜範圍為22.0~26.9kg/m²。
腰圍
男性<90cm,女性<85cm
體脂比
男性:15%~25%
女性:20%~30%
什麼是不健康體重?
不健康體重是指個體體重超過或低於健康範圍,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狀態,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1.體重過低
體重過低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並增加感染性疾病的風險。
判斷標準:BMI<18.5kg/m²
2.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會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疾病的風險,嚴重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判斷標準
BMI:
超重:24kg/m²≤BMI<28kg/m²
輕度肥胖:BMI≥28kg/m²
中度肥胖:BMI≥32.5kg/m²
重度肥胖:BMI≥37.5kg/m²
極重度肥胖:BMI≥50kg/m²
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 (中心型肥胖)
體脂比:男性>25%,女性>30%
3.兒童肥胖的評判標準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²)是診斷和篩查兒童青少年肥胖最簡單的指標。
肥胖:BMI≥同年齡、同性別第97百分位(P97)
超重:BMI≥同年齡、同性別第85百分位(P85)
腰圍標準:6~17歲男生和6~9歲女生腰圍身高比小於0.48,10~17歲女生腰圍身高比小於0.46為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BMI並非理想的體重評估指標,它無法反映體內脂肪組織的分佈情況。對於運動員等人群,即使 BMI 處於超重範圍,也可能擁有較低的體脂比,屬於健康狀態。
中醫看肥胖:肥胖只是吃多了嗎?
肥胖是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中醫辨證可分為:脾虛溼阻證胃腸實熱證肝鬱氣滯證脾腎陽虛證。形寒飲冷、飲食自倍、久臥少動、情志因素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均可導致脾胃受損,進而發展為肥胖。
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運用中醫藥特色療法,結合食療營養、運動、傳統運動等非藥物療法進行個性化體重干預,形成綜合性管理方案,最終達到並保持理想體重的管理方式。
肥胖有哪些危害?
70%超重者和89%肥胖者至少合併1種疾病
糖尿病風險:肥胖者患糖尿病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
心血管風險:肥胖者心梗、腦卒中風險增加67%-85%。
壽命影響:或縮短預期壽命5-7年
健康體重是透過合理的飲食、適量的身體活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來維持的,能夠有效預防多種慢性疾病並提高生活質量。而不健康體重則通常是由於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過度飲食、缺乏運動等)引起的,會增加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對個體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保持健康體重對於預防肥胖及其相關疾病至關重要。
來源:廣安門醫院;轉載目的在於分享,版權歸屬於原平臺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