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金斯學會:戰後的中美俄關係

近日,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邀請了四位專家對俄烏停戰願景以及更廣泛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影響做了討論,本篇簡述其觀點。
1、
結束一場重大戰爭必然伴隨著激烈博弈,期間各種事件將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發生,但在可預見的未來,戰爭的軌跡不會改變。
Trump政府希望“非常迅速的停火”,俄烏、俄歐之間的得失對它來說並沒有那樣重要。
普京希望在當前戰線基礎上再割讓一塊烏克蘭領土,具體來說,就是俄羅斯尚未吞併的烏東四州部分領土,同時要求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西方解除制裁。
烏克蘭絕不同意支付額外領土,現狀停火併獲得安全保障已經是基輔能夠答應的底線,至於說礦產協議則沒有那樣重要,更多屬於跟華盛頓討價還價的籌碼。
設想一種中間場景,俄烏兩國在當前戰線基礎上實現停火,西方解除大部分對俄製裁,且烏克蘭沒有被邀請加入北約。
毫無疑問,這樣的結果對於俄羅斯來說將是重大勝利,莫斯科將在全球範圍內更加自信。
一位專家這樣講道:“我認為俄羅斯人做夢也想不到,事情會發生得如此迅速和全面。
3月11日美國與烏克蘭發表聯合宣告、提出“30天臨時停火”的方案後,俄方最初不置可否,後普京稱“有條件同意”,再次把球踢給對方。這是因為俄軍目前在地面戰場佔據一定優勢,對臨時停火併不感興趣。
2、
在過去幾周圍繞美俄歐烏的快速演變中,中國一直相對安靜,只表示歡迎美俄之間的會談,支援迅速結束烏克蘭戰爭。
總的來說,中國並不特別關心美俄或俄烏真正和解的可能性,因為中方將當下的美俄關係視為“戰術性緩和”,而非“根本性重新調整”
自冷戰結束以來,每一位總統都試圖重置與俄羅斯的關係,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然而這些重置都失敗了。
與其討論遙遙無期的“反向尼克松策略”(即美國聯合俄羅斯對付中國),不如關注美俄緩和過程中跨大西洋聯盟產生的裂痕——現階段許多歐洲國家不僅討論降低對華風險,也開始討論降低對美國的依賴。
事實上,Trump與普京之間的會談對中國沒有任何損失,任何關於俄烏衝突迅速解決的幻想都是不現實的。
俄羅斯極不可能有任何脫離中國的願望,現任以及未來的莫斯科精英對美國存在著根本的不信任,他們不會浪費過去幾十年來與中國辛苦建立的關係。
3、
歐洲人在過去一段時間裡確實感到震驚,無論是烏克蘭問題、關稅問題、馬斯克對歐洲的批評,還是Trump那句“歐盟建立就是為了搞垮美國”。
這一切都讓人們回想起Trump第一任期美歐間爆發的摩擦——當時Trump曾表示“歐盟是美國的敵人,比中國更糟糕”。
現階段歐洲人對美國安全保障的可信度產生越來越多的懷疑,已經不得不認真思考美國退出北約或淡化北約的後果。
而對於歐洲戰略自主的想法,中國向來予以支援,認為這將給中方提供更寬鬆的外部環境。
理想情況下,未來幾年的中歐關係或將回到五年前那種夥伴與競爭並存的狀態。
萬斯慕尼黑演講在歐洲引發巨大震撼。與此同時,在2025年初的中歐領導人通話中,雙方確認今年將舉行中歐峰會,此次中歐峰會將是自2019年後時隔六年再度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4、
美國對俄烏態度的微妙變化放大了歐洲內部獨立派的聲音,比如土耳其。
俄烏戰爭爆發後,土耳其選擇不制裁俄羅斯,而是試圖平衡一系列相互競爭的利益,還表示有興趣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這種態度並非個例,印度、許多中東國家和全球南方國家也是這樣做的。
其實早在拜登時期,土耳其官員就經常表示,西方會給烏克蘭足夠的支援以繼續參戰,但不足以贏得勝利,他們認為這是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從一開始便呼籲進行停火談判。
事實上,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第一次實質性談判就是在伊斯坦布林舉行的,隨後的糧食交易、囚犯交換、黑海談判等也由土方斡旋。
不過對於土耳其來說,現階段俄烏迅速停戰和美俄關係正常化的前景並非好訊息,一個“勝利的俄羅斯”很可能將力量進一步向高加索地區投射。
另一方面,在“禮崩樂壞→大國對抗→大國協調”這條層層遞進的大國關係線裡,中等強國其實最喜歡“大國對抗”,一旦美中俄進入《大國協調》模式,對土耳其來說是很不利的。
2月1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以奧斯曼帝國式的排場迎接了澤連斯基——16名騎兵舉星月旗開道,蘇丹親兵裝扮的儀仗隊鳴禮炮21響,埃爾多安親自舉著一把大傘(當天下雨)迎接澤連斯基,兩人親密攜手走上臺階。
5、
戰後派遣維和部隊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截至目前只有英法提出過類似想法,但沒有在歐洲內部得到廣泛認可,更不要說俄羅斯的認可。
俄外長拉夫羅夫曾明確表示,不允許歐洲軍隊在烏克蘭擔任維和人員——俄國人眼中的歐洲軍和北約軍沒有本質區別。
對於外界有關中國派遣維和部隊的說法,目前官方回覆僅是“願根據當事方的意願,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最終化解危機、實現持久和平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實際上,派遣維和部隊的一方隱含著要對戰後烏克蘭安全負有特殊責任,阻止俄烏再發爆發衝突,這對派遣方來說將是非常大的風險。

普京視察庫爾斯克前線,為俄軍庫爾斯克總攻造勢。
6、
一位學者開玩笑講道:看起來Trump政府裡沒有人讀過我們的論文,至少是關於全球南方的部分。
該學者認為,從過去兩個月Trump政府的一系列外交舉動不難發現,全球南方是完全被忽略掉的。
Trump有關佔領加沙、強奪巴拿馬運河、索要烏克蘭礦產協議等一系列言論做法,在全球南方國家裡已經造成巨大負面影響,進一步鞏固了美國恃強凌弱、蠻橫無理的“霸權形象”——這也是中國一直希望塑造的國際敘事。
現在全球南方國家正以一種恐慌的心態在面對Trump,大家不知道該如何與這屆美國政府打交道,亦或許Trump根本就不屑於同他們打交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