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9歲女演員宇書田在餐廳兼職當服務員,引發關注。
宇書田告訴記者,她碩士畢業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導演專業,回國後從事表演工作3年。

畢業回國後,她一頭扎進了表演這個行當,從2022年到現在,三年的時間裡,她演了足足1000多場話劇。
2024年,宇書田離開話劇社,想從事影視方面的表演。可問題話劇雖然磨鍊人,但飯碗真沒那麼穩,尤其是影視圈競爭更是白熱化。
現在正統的影視劇比較少,作為普通的小演員是爭取不到的,所以宇書田現在一直在拍短劇。
北京短劇比較少,宇書田一般都會到鄭州和橫店去拍。

即便如此,由於演員工作不穩定,常常無戲可演,但每月房租、吃飯的開銷卻是實打實的,而且北京這樣的機會少,經常得打飛的或者坐火車去鄭州,橫店那邊。
有戲拍的時候可能吃飯住宿都是劇組包了,好像還行。可一旦進入“空窗期”,也就是“無戲可拍”時,要自己花錢吃飯、租房,還要不停找地方試戲,跑一天累得夠嗆,但一分錢沒有。
現實的壓力擺在眼前。
因此,為維持生活開銷,她6月開始兼職,“面試騎手失敗了,別人要求全職,而且站長說有很多人會點桶裝水,沒有電梯的地方還得爬樓梯搬上去,而我瘦胳膊瘦腿的,完成不了配送任務,後來還去發過傳單。”
“機緣巧合之下,我得到了現在餐廳服務員的兼職,這個時間比較自由,不耽誤我平常試鏡。”

目前,她在北京幾家餐廳當服務員,主要替外國遊客翻譯、點菜、陪他們聊天。
宇書田稱,來就餐的外國人大多是來旅遊的,大家心情都比較愉快,不會有特別不好伺候的人。
“這個工作體驗感挺好的,可以鞏固我的英語技能,也是我比較擅長的方面。我是留學生,英語還可以,留學時參加過赴美帶薪實習,就是去美國一家酒店當前臺、客服,剛回國時在媒體論壇給大使做過3天翻譯,所以在英語方面,我是比較擅長的。”
宇書田稱,“這份工作要跟很多人交流,看到每個人身上各種各樣的故事,透過聊天,我確實能收穫到很多,幫助我理解和更好地出演各種角色,也讓我的心態更加平和。”
“至少有兼職就有份相對穩定的收入,心裡有底氣,父母問起來也好交代。”

她稱,從演員到服務員,她不覺得心裡有落差。
“很多小演員都是同時做著幾份工作,送外賣、直播帶貨、代購等等,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演員夢而奮鬥,沒有什麼丟臉的。”
她的故事其實真的很有代表性,在這個看似光鮮的行業裡,有頂端的金字塔,下面卻是龐大的,在溫飽線上掙扎的普通從業者。
她也想透過自己的事告訴大家:為了自己的夢想和更好的生活而奮鬥,這本身就是一件特別棒,特別有尊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