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理想汽車以突破 100 萬輛的累計交付量成為中國智慧電動車市場的一大亮點。然而,在這一輝煌背後,理想汽車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
近日,CEO 李想在接受騰訊科技張小珺專訪時宣佈了一個大膽的戰略 —— 理想汽車不再僅僅是一家汽車製造企業,而是一家 AI 企業。
▍從增程式到 AI 背後的考量
在純電動車風潮席捲市場時,理想汽車以“增程式”技術異軍突起。然而,如今當競爭者逐漸跟隨這一技術路線時,李想再次選擇與眾不同。
他認為,電動車的“電動化”僅是上半場,而真正的下半場是“智慧化”。然而,這裡的智慧化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軟體智慧,而是 AI 賦能下的徹底進化。
李想表示:“汽車將從工業時代的交通工具,進化為 AI 時代的空間機器人。電動化是過渡階段,而 AI 才是未來競爭的核心。”
這一轉型並非突如其來。李想透露,早在 2022 年 9 月,理想內部就已將 AI 確立為戰略核心,並在 2023 年年初對外公佈。他坦言,ChatGPT 的出現加速了這一戰略從“隱藏”到“陽謀”的公開化。
“ChatGPT 開啟了全新的 AI 時代,讓我們堅定了信念 —— 智慧汽車必須以 AI 為核心,而不僅僅是硬體的智慧化。”
▍理想同學&智慧駕駛
AI 應用並未停留在構想階段,理想汽車已經投入大規模研發。李想透露,理想的研發投入中有近一半用於 AI 。
兩款核心AI產品正在推動這一戰略落地:
1)理想同學:起初是車載助手,但現在正在拓展至手機應用,未來還將覆蓋家居、眼鏡等多終端場景。
“我們有 100 萬家庭使用者基礎,這使得理想同學可以迅速擴充套件到更多場景,為使用者提供一致的 AI 體驗。”
2)智慧駕駛:從 ADAS(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到 L4 級自動駕駛,理想汽車堅持自研,涵蓋域控制器、整車平臺以及核心演算法。李想甚至提出了一種新的行業概念:“VLA”模型,即“視覺、語言和行動”深度結合的 AI 能力。
“大模型是 AI 的作業系統與程式語言,理想必須掌握這一核心技術。”
此外,李想還表示,L4 級自動駕駛的實現,將讓家庭用車變得更便宜、更高效。然而,他並不認為 Robotaxi(無人計程車)會取代家庭用車,而是希望透過提升家庭用車體驗,讓更多人選擇擁有自己的智慧汽車。
“家庭用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個移動的‘家’。它代表著高質量陪伴與安全舒適的環境。”
▍AI,理想的全部未來
李想將 AI 視為未來所有業務的基石。在他的願景中,終極目標是透過 AI 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連線起來,實現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全面賦能。
他將理想汽車的 AI 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1)增強能力階段: AI 作為輔助工具,為人類提供效率支援。例如 L3 級自動駕駛,使用者依然需要對駕駛結果負責。
2)智慧體階段: 進入真正的大規模應用階段。AI 可以獨立完成複雜任務,例如L4級自動駕駛或處理日常事務。
3)矽基家人階段: AI 不僅成為家庭成員,甚至成為家庭的核心組織者,可以自主管理家庭事務,並延續使用者記憶。
李想展望道:“最終,我們希望 AI 不僅服務於家庭,還能延續我們的記憶與幸福。矽基家人是理想的終極目標。”
被問及在當前地緣環境下,如何成為全球領先的 AI 企業時,李想表示,他並不認為這一目標遙不可及。
他以中國汽車產業為例,過去全球最好的汽車來自德國,但今天,中國企業已成為智慧汽車領域的標杆。“美國 AI 企業雖然強大,但只要中國企業不放棄,每天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他強調,理想汽車的成長路徑是分階段的:
-
短期目標: 在中國成為空間智慧領域的第一名,大語言模型領域進入前三。
-
中長期目標: 實現語言智慧與空間智慧的深度融合,構建統一的 VLA 模型。
什麼是 VLA 模型?2023 年 7 月 28 日,谷歌 DeepMind 推出了全球首個控制機器人的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隨後該模型概念快速擴散到智駕領域。
今年10 月底。Waymo 就推出了一個基於端到端的自動駕駛多模態模型 EMMA,既有端到端智駕能力,還融合了多模態大模型。
✦ 最“新”活動 ✦

✦ 精選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