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8萬起售的新款X9,託舉小鵬汽車的AI野心

頭圖來源 | 小鵬官方
作者 | 孫雅楠、蘇鵬
編輯 | 蘇鵬
2021年,小鵬汽車在香港上市,成為香港智慧電動車第一股;四年之後,小鵬汽車帶著升級X9回到香港,試圖向全球展現科技力量。
四年的時間,小鵬汽車經歷了銷量的沉浮,內部組織架構的變革,甚至掌門人何小鵬又重新學習了一遍“如何當好汽車CEO”。
一切都在變化,但沒有改變的是,小鵬汽車要“成為AI汽車公司”的造車初心。
“不做方案整合商,小鵬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做一家技術創新驅動的科技公司。”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現場表示。
4月15日,香港維多利亞港,在原本屬於小鵬X9的上市釋出中,何小鵬用大半時間講述了關於的AI佈局:相當於Orin X晶片三倍計算能力的自研圖靈AI晶片,搭載在未來增程產品上,12分鐘可充電至80%AI電池,以及作為汽車領域補充的AI機器人與飛行機器人。
或許何小鵬認為,這是面對即將到來的AI時代,小鵬汽車拿到主動權的“一切家底”。
不過對於當下,小鵬還需要靠賣車支撐未來的想象空間。
過道版零重力座椅,全系標配圖靈智駕,外放電功率提升至6kW,三排座椅支援加熱……相比初代車型,小鵬X9進行了496項零部件升級、35%零部件煥新,覆蓋舒適、使用、智駕與質感多個維度,這也意味著,小鵬X9試圖以更貼近家庭使用者真實需求的MPV進攻市場。
這款新X9最終落在35.98萬-41.98萬區間,價格上與2024款保持一致,但是小鵬顯然試圖透過新款X9向世界展示實力。
圖片來源:網路
從“老X9”到“新X9”,小鵬升級了什麼?
作為年度改款的誠意之作,小鵬X9透過496項零部件升級和35%核心部件煥新,回應了使用者的核心訴求。
家庭場景的舒適性重構成為本次升級的主旋律。基於使用者反饋,團隊重點優化了使用場景:第三排拓展為雙ISOFIX介面,實現介面三排全覆蓋,可最多安裝四個兒童安全座椅;配合中排新增的220V電源介面,前排新增電吸門與全車軟包材質的升級;外放電提升至6kW,支援外出露營時更多使用場景,如外接switch、無人機或是消毒奶瓶;配備環繞式靜音柔風中央空調,由6000多個微孔代替傳統大出風口,避免空調直吹;車內10.8L冷熱一體冰箱,可容納8瓶570ml礦泉水,並且具有行業首創的語音控制開關,連續工作24小時電耗不到0.5度。
針對老車主集中反饋的NVH問題,研發團隊交出了50餘項最佳化方案、84處噪音點定向處理,配合3.2平方米新增軟包覆蓋,將座艙靜謐性推升至全新維度。
小鵬X9標配全球唯一的過道版零重力座椅;並且全系標配座椅加熱,覆蓋至後排三個坐墊及靠墊;一二排標配10點按摩系統,同時還能選裝升級為16點按摩。
操控方面,小鵬X9全系標配智慧雙腔空氣彈簧以及智慧可變阻尼器,這套配置曾經一度在百萬級豪車上搭載,動態響應更好。同時,小鵬加入全球首創6D防暈演算法,改善MPV普遍存在的晃動感。並且,主動式後輪轉向讓新X9轉彎半徑為5.4米,泊入狹窄車位時也能應對。
釋出會現場影片顯示,小鵬X9前中後三排座椅,在細碎爛路的顛簸能量,都比埃爾法小了40%以上,過減速帶顛簸衝擊感也比埃爾法小20%至50%。
後輪轉向在小鵬X9身上也是全系標配,這也讓小鵬X9可實現5.4米的轉彎半徑。
大空間是MPV的“爽點”。小鵬X9一排駕駛空間超寶馬X7,主駕使用面積達到16%;二排乘坐空間超賓士GLS;而三排則媲美賓士GLE的二排空間,最大面積達到7.4%。而小鵬首創的第三排座椅一鍵電動收納,可以把七座車變成四座車,多出的空間可以放五輛單車。
在智慧化賽道,取消雷射雷達的決策還存在爭議,但這也彰顯小鵬的技術自信。圖靈智駕系統依託純視覺方案,不僅實現城市/高速NOA全場景覆蓋,更透過智駕小藍燈展現身份標識。AI智慧底盤能夠每秒調整200次懸架,保證駕駛舒適性。小鵬還首創劃線生成車位框功能,在沒有框線車位的地方,透過手指划動可生成車位,即使人不在車上,也能自動把車停好。
照顧更多使用者,小鵬為女車主設計了星雲紫色,此外還新增了星系藍、星艦灰(啞光)。為了增強高階感,X9新增新增20寸星耀懸浮輪轂,與勞斯萊斯相同,輪胎旋轉而logo保持不動。
作為一輛家用車,安全必不可少。小鵬X9具有14項標配的主動安全配置,AEB工作範圍最高支援150km/h。小鵬X9已透過國家五星健康認證,全車內飾採用體感溫和無刺激的嬰兒可觸級材料,空濾抑菌率大於99%;在隱私安全方面,小鵬X9獲得IVISTA網聯智慧與隱私安全的最高等級評價。小鵬X9還為孩子設計更多安全功能,如寶寶護航功能、娛樂屏三重防夾保護設計。
小鵬X9車長5293mm,車高1785mm,軸距3160mm,卻並不笨重,最高時速達到200km/h,四驅版零百加速5.7s,兩驅版零百加速7.7s。新版最高續航提升至740km,則體現出小鵬對全域800V平臺潛力的持續挖掘。
圖片來源:小鵬官方
自研圖靈AI晶片二季度上車,
計算能力相當Orin X晶片的三倍
沒有人能打敗趨勢。包括汽車乃至全行業,未來的趨勢將屬於AI。
並且何小鵬認為,AI將加速小鵬在全球普及智慧駕駛能力的程序。目前,小鵬汽車已經建立了“雲-軟-硬-芯”的全棧自研AI體系,全面面向自動駕駛研發設計。
基於全棧自研的AI體系,小鵬汽車計劃將在2025年底在中國內地率先實現L3級智慧駕駛落地。
但實現上述目標並不容易,AI大模型對晶片有著極大的算力需求,而公版晶片內部有大量的通用算力被浪費,能夠使用的有效算力屈指可數。
“並且只有定製化晶片,才能發揮功能的最大化。”何小鵬說。
為了充分挖掘晶片的算力資源,並且實現智慧駕駛更寬泛的邊際效應,小鵬汽車決定開啟自研圖靈AI晶片之路。
何小鵬在現場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今年自研的圖靈AI晶片將在中國內地率先量產上車。
圖靈AI晶片專為AI大模型定製,計算能力相當於三倍的Orin X晶片。並且何小鵬表示,該晶片是全球首顆可以同時應用在AI機器人、AI汽車、飛行汽車的晶片,擁有40核處理器、單顆可跑300億引數的本地模型。
目前,小鵬圖靈AI智駕開啟全球適配,在大模型驅動下,小鵬汽車智慧駕駛突破地理限制,未實測過的地方也能自主學習,實現智慧駕駛向全球演進。
“小鵬專注對真實世界帶來改變更大的物理世界AI大模型,並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技術將逐步應用到小鵬AI汽車和AI機器人中。”何小鵬在現場表示。
AI電池、AI機器人與飛行機器人
面對補能體系還不夠成熟的全球市場,小鵬還推出了鯤鵬超級電動體系。
鯤鵬超級電動體系搭載5C電池、混合碳化矽同軸電驅,未來將搭載到小鵬旗下的增程動力產品當中。屆時,可讓小鵬的增程產品實現純電續航430+公里,綜合續航1300+公里的表現。
該電池有三大特點:快充、安全、能耗低。
據何小鵬介紹,鯤鵬超級電動體系的充電速度比手機還快,搭配5S液冷超充樁,1秒充電支援駕駛超過1公里,12分鐘可充電至80%。而在使用者最擔心的電池安全上,5C電池自帶防護裝甲,可抵禦10發子彈連射。能耗方面,小鵬的混合碳化矽同軸電驅能夠做到93.5%的CLTC電驅效率,每公里僅需一毛六分港幣(等於0.15元人民幣)。
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將於今年四季度在內地量產上車,明年在全球上車。
除了汽車技術之外,何小鵬還公佈了AI機器人和飛行汽車,這兩款產品讓小鵬汽車更像一家AI公司。
小鵬AI機器人Iron1:1仿生設計,更有高度的人形化特徵。擁有178釐米的身高和70公斤的體重,全身配備62個主動自由度,手部則擁有22個可動自由度。
智慧方面,Iron機器人搭載最新自研3000T算力的圖靈AI晶片,以及擁有720°無死角視野的智駕同源鷹眼視覺系統,行走時更加自如。
目前,小鵬汽車已經率先在廣州工廠實現Iron實訓落地,且將於2026年規模進入工業化量產。
小鵬汽車還認為,飛行機器人是對傳統交通的重要補充。未來20年,飛行汽車有望達到汽車20%的商業規模。
目前,小鵬已經實現飛行汽車的四大核心技術全棧自研。小鵬"陸地航母"在去年中國航展完成首次載人飛行,還創下全球最大訂單記錄(內地近4000臺訂單),預計2026年實現量產交付。
何小鵬表示,目前小鵬已在廣州開建全球首個年產1萬臺的飛行汽車製造工廠。
“復讀”的小鵬,想在四季度盈利
去年,小鵬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強財報”,人們對小鵬的態度從擔憂急轉至期待——但在小鵬全年賣出19萬輛車,營收408.7億元的背後,小鵬汽車的平均價格猛降9.37萬元。
恢復銷量和均價猛跌是一體兩面的表現:低端車型MONA M03和P7+的持續走量讓小鵬駛出了ICU,卻也套上了低端的新標籤。
以今年的改款車型來看,吃到“價效比”甜頭的小鵬似乎要將其貫徹到底。
以改款G6來說,相比老款G6升級81項,但對比2023年G6的上市起售價20.99萬元,新款的價格卻全系壓至20萬以內。
老車主深感“背刺”之餘,小鵬卻因此換來7分鐘大定超5000輛的好成績。
按小鵬目前官網顯示產品來說,G6、G9、P7i作為SUV,X9作為MPV,P7+是SUV級轎跑,M03是緊湊型轎跑,不管在車型還是價格區間上均已鋪開,初步達到“規模化”的前提。
今年小鵬要對G6、G9、X9、P7i進行換代,還至少要釋出定位中大型SUV的G7、小鵬首款增程車6座SUV  G01、被外界推測為P7升級的E29(P7 Ultra)以及飛行汽車“陸地航母”。
換代的目的易於理解,小鵬能在同價格區間爭奪市場空間,靠的是其智慧化優勢,小鵬把圖靈智駕作為X9的標配,也是繼續突出智慧化優勢,試圖重新喚起人們曾經專屬小鵬的智慧化形象。
圖片來源:小鵬官方
此外,小鵬汽車自研的AI智駕晶片將於今年二季度正式量產上市,首發搭載於小鵬的全新車型。這也意味著,小鵬汽車已建立自動駕駛的全棧自研體系。
今年的財報電話會上,何小鵬提出了今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標,這就代表了小鵬今年的每一款車都將承擔更多壓力。
M03、P7+這些“走量”的車型即使升級,也難以完全肩負盈利的目標,他們的主要責任是透過規模化生產降低品牌單位成本,為高階產品讓出毛利空間。
小鵬要想實現四季度盈利,僅靠走量遠遠不夠,還需要均價30萬元以上、具備“高定價+高毛利”能力的中高階產品來撐起利潤結構,例如X9。
只要單車利潤可控,就能給小鵬季度財報上的盈利目標加分。今年要發售的G7、G01以及P7 Ultra,同樣要為小鵬贏來更多毛利。
而作為“汽車科技集團”,小鵬還需要一個不斷製造想象力的“品牌天花板”,擔負市場認知和資本信心的責任。
飛行汽車則是“未來感”的象徵。雖然不會在短期內量產盈利,但這類產品有很強的傳播能力,提升品牌調性和資本故事張力,成為小鵬從“車企”向“科技公司”轉型的關鍵。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