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我發現3個很有意思的產品,在這裡與大夥分享。
泡泡瑪特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泡泡瑪特這個品牌,但沒有深入瞭解。作為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這類潮流玩具,不是我的菜。
上禮拜,我無意間看到臺灣民視的一個新聞,泡泡瑪特在臺北開業,顧客大排長龍,場面一度失控。民視是臺灣最綠、最毒的媒體,居然也正面報道大陸的產品,讓我非常意外。

無巧不成書,前幾天,一個朋友送我一個泡泡瑪特公仔Molly。於是,我順藤摸瓜,在網上查詢泡泡瑪特的資料,才發現,這個品牌實在不得了。
泡泡瑪特(Pop Mart)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北京,最初以雜貨零售起家,後轉型專注於潮流玩具,迅速成為全球潮玩領域的領軍企業。
啥是「潮玩」?按照我的理解,「潮玩」是用來看的,而不是用來玩的。是現代都市人填補心靈空虛的精神寄託。
創始人王寧白手起家賣盲盒,二本畢業,34歲身價520億。
2023年,泡泡瑪特毛利率61.3%,堪稱暴利,怪不得人送外號「塑膠茅臺」。
2024年上半年,泡泡瑪特中國內地業務收入32.06億元,與此同時,上半年實現海外營收8.94億元,同比增長445.1%。
疫情後,泡泡瑪特在海外發力,已經開遍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合計零售店83家,同比數量增加了45家。2024年7月27日,泡泡瑪特盧浮宮店正式開業,成為首個成功進駐盧浮宮的中國潮玩品牌。
在油管上,很多國外的女星都在熱捧泡泡瑪特,隨便一個開箱影片,就幾百萬人觀看。尤其是韓流當紅炸子雞black pink的一系列追捧,讓泡泡瑪特成為頂流。
雖然,泡泡瑪特只是一個小公司,但意義重大。再次說明,中國企業不僅有成本優勢,也有創新能力。我還是那句老話,市場經濟幾乎就是為中國人量身定做的,只要保持政策穩定性,我們在各行各業,都有強大的競爭力,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Deep seek
這幾天,投資圈的朋友,都在熱議一個新聞,中國大模型deep seek實現突破性發展,甚至堪比六代機,震動了西方的科技界與財經界。
他們轉了很多文章,我也看了,我摘抄其中一段介紹:
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V3,不僅便宜,而且完全開源,僅兩月的訓練時間,就能匹敵美國OpenAI花費數百倍成本的最先進大模型GPT-4o。
DeepSeek V3有多強呢?
它是一個6710億引數的開源大模型。作為對比,我們熟知的阿里開源的 Qwen 2.5 系列最大的模型引數量是720億。Meta開源的 Llama 3.1 系列最大的模型引數量是4050億。重點來了,DeepSeek V3 在引數量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只用了2048塊H800 GPU,花費了僅僅550萬美元左右的訓練成本,相當於OpenAI的零頭。
簡直強到逆天!
這還沒完,DeepSeek 不僅把模型毫無保留地開源了,還發布了一份53頁的技術報告,所有的細節掰開揉碎了給你講清楚,生怕一眾友商們學不會。
然而更抽象的是,如此厲害的大模型,竟然不是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研發,而是來自金融領域的頭部量化——幻方量化。你看看國內做量化的,竟然能對模型訓練的資金控制這麼嚴,硬生生逼出來一個新一代模型,遠超一眾大舉投入數百億的網際網路公司。
說實話,我對任何媒體都保持著一種懷疑的態度。尤其是這種突破性利好,我就更加謹慎。不信各位可以觀察,現在很多莫名其妙的博主,昨天還在報道吃喝玩樂,今天就寫AI新聞,看了讓人直搖頭。

我不太懂AI,為了確認訊息的真實性,我在x上看了幾個長期報道AI的外國博主,找到一個評論度非常高的推文。他的評價是:
我測試過100多個開源大模型。到目前為止,DeepSeek V3 表現最佳。對於許多實際任務,我認為它與 Claude 3.5 Sonnet 或 gpt-4o 接近,但它是開源的,而且便宜得多,因此為許多事情打開了大門。
優點:
-
出色的編碼能力 -
數學和科學成績優秀 -
出色的多語言支援 -
快速精確! -
非常便宜的 API:0.28 美元/100萬個輸出tokens -
Apache 2.0 許可證
缺點:
-
拒絕回答某些敏感問題或拿某些群體開玩笑。

我又去看了 Google 前CEO Eric Schmidt最近釋出的一個影片。據他說:中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原話是Chinese AI technology has caught up at a remarkable speed。他還說:中國已經發布了兩個非常強大的AI模型,在一些方面超過了Meta的LLAMA模型。
綜合上面3個訊息來源,我才確定,我們的AI大模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介紹Deep Seek,我主要有兩個目的。
首先,與大家分享我們在AI領域的進展,如今的AI世界,就兩個玩家,一個老美,一個東大,老美開荒在前,我們緊追在後。對我們來說,這應該是最成本最低的策略。

2個多月前,我還驚歎於KIMI的功能強大,1個月前,某包橫空出世,我甚至可以與一個加州口音的AI少女練習英文口語。沒想到,今天又出現一個Deep Seek震驚世界。我們這一代人真是幸運,親眼目睹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要活著,就可以見證新物種的誕生。
其次,與大家分享我對資訊的甄別過程,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人都活在資訊繭房之中,很多人都選擇性看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這種做法,對有些人來說,沒問題。
但對於某些自身利益與認知能力強相關的人來說,最好學會甄別資訊,因為,正確的資訊,才能保護你的利益。我的習慣就是,在多方交叉對比之前,無論是壞訊息,還是好訊息,我很少輕易相信。更不會輕易在朋友圈轉發。

小支架
最後,我再分享一個完全不同的小東西。
前天,我在拼夕夕上,買了一個不鏽鋼燃氣灶支架,用來給我的玻璃壺加熱。從廣東快遞到寧波,總價含運費才2.79元。更讓我吃驚的是,這麼便宜的東西,用料紮實,非常好用。
如果你沒有在國外體驗過網路購物,就很難理解,這2.79元的支架有多麼神奇。

首先,如此冷門的產品,在中國居然有很多網路賣家,而且每個商品的銷售量都可以達到好幾萬。
其次,價格居然如此便宜,2.79元含運費。同樣的東西,到了美國,貨幣單位換成美元都不夠。而在其他小國,這就不是價格的問題了,大機率要從中國直郵,價格高,週期長。
寫在最後
坦白講,2024年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好年頭,我的收入少了三分之一。身邊很多人也都在抱怨,似乎每個行業都不好過。
但我的經歷稍有不同。前段時間,我用了40天,環遊了半個地球。從中國出發,飛到美國洛杉磯,然後進入墨西哥,接著去了薩爾瓦多、哥倫比亞,輾轉多明尼加、古巴,然後又回到美國,在邁阿密中轉,飛到日本,待了幾天,最後飛回中國。
豐富的國際旅行經驗告訴我,幾乎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從自己的立場,抱怨這個世界。抱怨是一個發洩負能量的渠道,並非壞事,但抱怨完了,我們依然要面對現實,普通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也許,站在高處,以世界為背景,我們才能更好理解自己的處境。我也不是經濟專家,但我覺得,我們可能處於一個調整期,或轉型期,熬過這一段時間,也許會柳暗花明。
相比其他國家,我們至少有2個優勢。
第一個,我們的製造業依然世界第一,物流配送也是無人能敵。這決定了我們生活水平的下限比較高,我們擁有最價廉物美的商品,這一點,不出國的人,真的很難體會。
第二個,在前沿科技領域方面,我們是唯一能與美國較量的國家,有些方面,我們強,有些方面他們強,只能說,各有千秋。以AI為例,歐洲、日本,幾乎被遺忘在角落,完全看不到任何新產品。
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開始,過去這二十幾年。我們應該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哪怕就在10年前,我們都很難想象,會出現如今這樣的局面:一個澳大利亞中產,家裡有2臺中國電動車,他們用中國產手機,開啟Tiktok刷中國短劇,兒子在玩黑神話悟空,女兒在研究泡泡瑪特玩偶,丈夫用大疆Pocket 3 拍影片,妻子在Shein和temu 上挑選中國商品。
總而言之,好壞都是比出來的,相比其他國家,我們的基本面還算好。在面對低潮時,我們可以更加從容一點,在面對誤解時,我們可以更加淡定一點。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沒有人可以阻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