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了萬字長文,要求特朗普閉關鎖國!弗裡德曼究竟錯在哪?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逆全球化究竟錯在哪?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最近,曾著有《世界是平的》的經濟學家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L. Friedman),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How Musk and Swift can resolve US-China relations》(為什麼馬斯克和斯威夫特能解決中美關係問題),描述了中國科技製造業的顯著成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世界是平的》
他指出,2019年小米和華為還只是智慧手機公司,但現在都已經造出了非常酷的電動汽車;相比之下,蘋果公司的電動汽車專案最終破產。為了出口汽車,中國還在建造一支由170艘船隻組成的龐大船隊,一次可運載數千輛車。
弗裡德曼還特別提到了“黑燈工廠”的概念,即完全自動化的智慧工廠,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執行,無需人工干預,甚至無需照明。他還對高鐵的高速和平穩、比亞迪的巨大銷量等等情況表示了讚歎。
托馬斯·弗裡德曼
面對中國的如此成就,儘管弗裡德曼曾是全球化的積極倡導者,但如今他也呼籲,要對中國加徵更高關稅來爭取時間,讓美國出現更多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就是本土製造商,從而增加美國的出口,減少進口。此外,他還建議讓中國購買更多如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唱片這樣的美國娛樂產品,以降低逆差,同時促進中國的消費。
然而,在看了文章後,我不禁為弗裡德曼這樣的美國知識精英的水平捏把汗。隔著太平洋,他們對中國的認知已經出現了極大偏差。電動汽車、高鐵、自動化工廠等在中國早已司空見慣的事物,在他眼中居然成了新鮮玩意兒。這次或許該輪到我們來說,美國就像一頭沉睡的雄獅,不要打擾它,讓它一直沉睡。
而且,我認為,弗裡德曼所提出的建議——增加關稅以給美國發展製造業爭取時間,天真有餘但實際意義不大。
因為他只看到了中國科技產品的成功和“黑燈工廠”的生產能力,但忽視了背後高效、完善的供應鏈體系。
我曾反覆強調,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是全球獨一份,不僅技術領先、產品物美價廉,而且產業鏈齊全,最關鍵的是,整個供應鏈高效協同、共同創新,才使得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顯著快於歐美車廠。
正是依靠中國的完備產業鏈,小米才能在短短三年時間內造出電動汽車,並憑藉優良的設計、以及超強的市場宣傳能力,取得了優異的市場表現。
特斯拉雖然自動駕駛技術比較領先,但車型更新緩慢,低價車型Model 2也遲遲未能推出,甚至傳出夭折的訊息,就更不用說其他的美國車企了。

而且,弗裡德曼缺乏對全球製造業格局和工業革命精髓的把握。
工業革命的核心在於規模生產和普及。正如安迪·沃霍爾所說,可樂的優勢並不在於口感或品牌,而在於它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實現大規模生產和全球市場覆蓋。
但作為工業革命的集大成者和最重要的受益者,當今的美國卻主動背離了這一核心,從大眾蛻變成了貴族。美國過度側重於高階市場定位,佔據設計和研發等價值鏈中利潤最豐厚的環節,卻忘了工業革命的本質是規模生產,將市場最大的中低端市場以及真正支撐規模生產的、看似利潤微薄的組裝製造環節拱手讓人。
中國製造業的戰略則不同,是工業革命的終極繼承者:透過廣泛的供應鏈整合、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以實現更大規模的市場覆蓋,直到對全球市場的完整覆蓋,也就是最大範圍的規模生產。
例如,蘋果公司的iPhone、MacBook和iPad等產品,定價往往都會高於競爭對手,以維持高利潤。
相比之下,全球銷量前五的中國手機企業——傳音,卻在主攻看似沒有油水的非洲市場,設計了符合發展中地區消費者需求和偏好、且價格親民的智慧手機,從而在非洲迅速擴張,進而在東南亞、南美等經濟體表現出色。當然,中國的小米、vivo等品牌也同樣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佔據了重要地位。
究其原因,它們雖然是不同的品牌,卻共享著同一條強大的手機供應鏈,這條供應鏈不僅能夠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還能夠透過規模生產降低成本,進而覆蓋到全球市場。反之,也正是因為覆蓋了全球市場,實現了生產規模最大化,自然也就達到了生產成本最小化。
而因為過分強調高階,美國本土的製造業僅剩航空和醫藥還較有優勢,但都偏高階,如果有人能整合全球市場,他們一樣會喪失競爭力。
美國汽車產業短期內也還有一定生產能力,但在電動化的大潮中只剩了特斯拉一枝獨秀。
而美國其他製造業已難以重拾昔日輝煌。即使美國企業能在本土開發出產品原型,也往往需要在國外、特別是中國進行規模化生產。
所以,雖然美國希望採取閉關鎖國策略,迫使美國消費者轉向本國產品或中國產品的替代品,減少貿易逆差並保護美國就業,但放棄了全球市場,會進一步縮小自己的產業規模,進一步喪失競爭優勢。
因為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工業革命之前的資源競爭時代,認為封鎖一個國家的產品出口就能封鎖其背後的相關產業。
他們沒有意識到,全球製造業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代供應鏈具備高度複雜性,關稅可以作用於供應鏈最末端的產品環節,但產品背後的供應鏈卻是遍佈全球的。
當前,就像文中提到的黑燈工廠,中國透過先進的生產方式,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使得供應鏈優勢得以增強。
未來,中國可以透過供應鏈支援各國的本土品牌,以減輕歐美關稅壁壘的影響,同時還能促進各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製造贏得更廣泛的支援。
因為中國產品作為供應鏈的一環,只佔到終端產品成本的一部分(一般是20%~50%),卻能撬動當地市場和相關服務業的繁榮。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逆全球化趨勢中,中國的製造業將面臨巨大挑戰,也需要有新的打法。
我之前強調中國企業要摒棄內卷,採用“中科技、高設計”的策略,其實中國的優勢還在於強大的供應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未來全球領先的企業必須要做到:用強大的供應鏈來控制成本和生產效率;透過成熟的先進技術保證產品的功能和應用領先;並透過孵化各國的本土品牌以及更貼近當地消費者的產品設計保證使用者體驗。
簡單說,就是“全球化供應鏈、產業化科技、本地化設計“。
希望中國能走出這樣新型的全球化之路。
只有看懂了科技推動社會的本質規律,才能找到真正的致勝策略。我們2024年的前哨大會,對科技推動社會的規律,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的成功規律,做過系統闡述,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完整收看(文末超連結),相信看完你一定會對科技產業的趨勢以及中國的未來之路有更深的瞭解。
而美國今天的錯誤的產業政策,也是源於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誤判吧,弗裡德曼的文章正好就是這種誤判的佐證。
最後做個小廣告,前哨AI少年冬令營正在火熱招募中,我們針對10-18歲青少年打造了全新課程,為孩子解鎖AIGC與AI智慧體的新技能,創作個人AI作品,優秀學員更有機會獲得暑期實習機會。
冬令營將在2月初開課,快快報名吧!而且,歷屆特訓營會員以及AI小課學員還有專屬優惠!點選報名→前哨AI少年冬令營2025開啟報名!
↓前哨AI冬令營,解鎖AI未來(掃碼加入)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更多詳細的產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訊號,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點選加入學會用AI為你工作(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2024Q3全球手機品牌銷量排行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