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智駕+40多款車一口價,奇瑞這個餅攤得有點大…

 奇瑞這釋出會真給脖子哥看麻了。

現場就露天搭了個棚子,超冷的。
自從比亞迪那次智慧化戰略釋出會之後,消費者才發現,原來智駕可以這麼便宜。
這下弄得各家肉眼可見的急了起來,這不,現在來到戰場的是吉利的 “ 千里浩瀚 ” 和奇瑞的 “ 獵鷹智駕 ” 。
吉利這次的釋出會主要專注於高階智駕,但奇瑞則不一樣了,除了推出中高低全覆蓋的獵鷹智駕之外,還帶來了 40 多個車型的一口價???

 不是,哥們?你車怎麼比比亞迪還多一倍?

這下真的切身領略到奇瑞 “ 多生孩子好打架 ” 的戰略了。
三個品牌,多個車系,釋出會都開了 2 個小時,不能一一聊了,咱放個圖,感興趣的差友們可以看看。
怎麼說,眼花繚亂了沒?

 脖子哥在這得提醒一句,只有小螞蟻、風雲 A9 、 iCAR 是明確有智駕版的。其餘的車型都是價格變動,智駕版並未上線,還得再等等。

然後這次釋出會的資訊量非常的大,什麼飛行汽車、仰望 U8 的浮水功能、人形機器人、 AI 座艙、越野智駕,能跟的節奏奇瑞全都跟了,整個釋出會就是大雜燴,脖子哥甚至一時間不知道如何下手。。。
Em 。。。咱只能挑點重點來講了,首先就是這次的重頭戲獵鷹智駕。

 奇瑞的這套獵鷹智駕分成 4 個版本。

獵鷹 200 ,是 5V5R12U 的純視覺方案( 5 個攝像頭、 5 顆毫米波雷達、 12 顆超聲波雷達 ),能實現普通的車道保持等 L2 功能。
獵鷹 500 ,加入端到端技術,支援高速 NOA 、城市記憶領航、記憶泊車等實用功能,但依然是純視覺方案。擁有兩個版本,攝像頭上有變化。
獵鷹 700 ,增加世界模型,最重要的是加上雷射雷達了,能做到城區 NOA 、代客泊車、智慧召喚等第一梯隊的功能。
至於獵鷹 900 ,直接堆料, 3 個雷射雷達拉滿,奇瑞聲稱預留了 L3-L4 的能力,目前還沒裝車。
這次的重點是獵鷹智駕 500 ,作為一個面向中低端車型的版本,它率先搭載在了最近大火的 iCAR V23 上,並且全系標配。
但是。。

 脖子哥好像發現了一個大家都沒注意的 bug 。。

在李學用副總裁的介紹裡面, V23 用的獵鷹 500 是 5V5R12U 方案,但是在前面高新華博士釋出的時候,獵鷹 500 明明說的是 7V3RU12 啊?
這多了 2 個攝像頭,少了 2 顆毫米波雷達是咋回事?
恰好,咱們差評有位開 V23 401 兩驅智駕版的同事,他的 4S 對此的解釋是之前買了智駕版的車型,都可以免費 OTA 為獵鷹 500 智駕,硬體是一樣的。
啊這,對嗎?
為此,脖子哥去問了奇瑞智駕員工小劉。
你猜怎麼著?小劉也說不準,他給出的猜測是前期車型的規劃跟後期車型存在差異,但他確認,起碼以後的車都是 7V3RU12 的新版本,這與我們從官方拿到的資料一致。

 這樣的差異,等月底同事 OTA 了獵鷹 500 ,咱們拿去測測就知道了。

智駕有待實測,那一口價呢?
脖子哥覺得,價格很有競爭力,但宣傳和銷售好像有點脫節。
比如這次推出了 6.59 萬的智駕版小螞蟻,比比亞迪海鷗 6.98 萬還便宜,而且別忘了,海鷗丐版可是沒有天神之眼的。
還有 11.48 萬起的 V23 、 21.98 萬元起的星紀元 ET 等車。。。。。。要麼是配置不變,加點小錢給你上個智駕版,要麼是配置微降但價格和科技配置給你拉滿,價效比賊高。
星際元 ET 純電 PRO 版真皮換仿皮,但價格降了一萬,還標配智駕。
賊香是吧,但當你想買車的時候,線上還是不太方便。
比如 iCAR 的管理類似新勢力,所以很快啊, APP 點開直接就是一個開屏廣告,很快就可以找到智駕版車型。
而奇瑞母品牌、星途、捷途這些相對傳統的子品牌則慢一步, APP 裡的價格都還沒來得及調整。甚至你在星途 APP 裡面買車,還給你跳轉到微信小程式裡下單。。。
APP 是這樣,直播間也同樣讓人感到困惑。
比如在官方直播間,他會給你派一張 1 萬元的優惠券,用指導價減去這一萬就是一口價。

 但是在各大 4S 店一口價則是直接給到,那 “ 優惠券 ” 不就是營銷話術麼。

另外,各主播對 “ 一口價 ” 的說法也不一樣, “ 廠家直銷 ” 、 “ 廠家特價 ” 。。。五花八門,這些都無疑增加了消費者的理解成本。
總的來看,在銷售思維上,奇瑞模式跟咱們之前寫的一口價模式大相徑庭( 合資車企開始搞“一口價”,是誠心還是黑心? 
怎麼說呢,從智駕到定價,奇瑞這次都給人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歸根結底,還是收入結構的問題。
首先,奇瑞不是沒錢,恰恰相反,它的銷量乃至盈利水平在一眾中國車企里名列前茅。
翻看去年的資料,奇瑞賣了 260 多萬輛車,在中國各自主品牌裡面排第二( 長安有福特和馬自達,上汽有大眾等合資品牌 ),前三季度的淨利潤達到 113.12 億元,毛利率 14.7% ,僅次於比亞迪和吉利。
但是奇瑞這麼賺錢,一個是他們比較依賴海外市場,海外收入佔了他們營收的 44% ;另一個則是雖然奇瑞的燃油技術國內領先,但是 74.8% 的收入都靠燃油車,有點偏科。
而這兩點在未來都不是特別穩定,國際關係的變化、新能源的大趨勢。。。奇瑞肯定焦慮啊。
所以,純電與智駕這塊短板,必須得補齊。
為此,奇瑞近年來動作頻頻,比如成立自研的大卓智駕,與鴻蒙智行合作智界,讓文遠知行和博世賦能星紀元 ET 。董事長尹同躍甚至喊出 “ 奇瑞明年在新能源領域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客氣了 ” 的豪言。
這次推出的獵鷹智駕,就是奇瑞交出的答卷。
不過,這次寄予厚望的獵鷹智駕,與小劉的交流中,脖子哥猜測應該也是像友商一樣使用成熟的供應商方案,並不算完全自研。
加上沒能實現全品牌裝車,完成度上稍遜友商一籌。
只能說,這些因為急躁而導致的動作變形可不是什麼好事,戰略冒進的痛對於奇瑞來說已經不陌生了,觀致等子品牌的死就是最好的示範。
還是希望奇瑞種花得花,種果得果吧。
撰文:浩森
編輯:脖子右擰 & 面線糊君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奇瑞智慧化戰略釋出會

奇瑞前 5 次 IPO 為什麼都失敗了?這些不為人知的原因你知道多少?—— 汽車人茶葉哥

對話大卓智慧 CEO 古俊麗:科技圈對汽車的難度估計有些理想化 —— 極客公園

你怎麼評價奇瑞海外市場越來越火,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知乎
透視奇瑞 IPO:燃油車貢獻 75% 營收,資產負債率 88.64% 居高不下 —— 每日財報

懂車帝、汽車之家、抖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