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吉利當前最好的技術,都放到這款A級主流純電SUV上。”
即便在銀河E5之前,銀河產品序列已經推出了L6、L7和E8三款產品。但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絲毫不掩飾對銀河E5的偏愛。
8月3日晚,吉利銀河E5正式迎來上市。新車是一款A級純電動SUV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1.28萬-14.88萬元(10月1日前權益價為10.98-14.58 萬元)。
銀河E5是吉利技術自研的集大成之體現:神盾短刀電池、龍鷹一號車規級晶片、Flyme Auto車機系統、GEA架構、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以及G-TCS全天候驅動防滑系統都出于吉利的自研之手。
自研的好處在於可以有效壓縮產品的BOM成本,在更低售價的基礎上,拉高各項產品引數,進而與競爭對手拼搶“價值戰”。
值得一提的是,越處於低價格帶的產品,其對應的自研難度係數越高。因為產品單價低,這就需要更嚴苛的成本控制,同時還要在質量和利潤之間尋找邊際效應。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B級還是更高的C級SUV市場,擠滿了各種人聲鼎沸。而對質量和價格都有要求的A級市場,熱度瞬時冷清下來。
而此時入局的吉利銀河E5,一邊擔負開疆擴土的重擔,另一邊也向外界最直觀地展示出吉利關於電動化乃至智慧化的最強技術儲備。
A級(緊湊級)SUV是車身長度4.4—4.7米,軸距為2600—2750mm的SUV產品。
該車型尺寸在市場中具有一定的優勢,既能夠滿足消費者對空間的要求,又不會過於龐大,符合大多數家庭的購車需求。所以,該產品線是國內最大的細分市場,平均份額28.9%,比排名第二的緊湊級轎車高1.4個百分點。
在燃油車時代,包括上汽、長城、長安和奇瑞等自主車企,都曾藉助A級SUV市場的紅利推高整體銷量。
但過渡新能源時期,這條細分市場開始被車企冷落,賣價更高的B級/C級SUV被追捧。B級純電SUV市場擠滿了特斯拉Model Y、蔚來ES6和騰勢N7等佼佼者,C級市場還有蔚來ES8、智己LS6和小鵬G9等產品。
相比起來,A級市場略顯悽慘,該細分市場銷量最高的三款車型分別是元PLUS、宋PLUS EV和埃安Y,並且後者更像一款工具車,主要面向B端市場。
有負責營銷的車企內部人士認為,相較於更高價格帶的B級/C 級市場,A級車潛在客戶群體對價格敏感,而純電技術形態BOM成本高昂,“一旦遭到競爭對手的價格擠壓,車企很難保全利潤和銷量。”
曾經給自主品牌帶來無限紅利的A級SUV品類,如今在燃油向純電技術路線的更迭中,悄然變成自主品牌不敢貿然進入的修羅場:一方面,車企需要將產品各項綜合素質拉滿,去面對同級競爭對手的貼身肉搏;另一邊,車企需要儘可能壓縮關於純電技術形態的BOM成本,以應對自上而下傳遞的價格戰踩踏。
A級純電SUV細分市場的競爭邏輯逐漸明晰,這不僅是企業之間關於產品的競爭,更是“成本與成本的競爭,最終是技術能力的競爭。”
三電和智慧化配置佔純電動車的成本大頭。動力電池佔新能源整車成本的6成,一顆高算力晶片曾經最高也可以賣到2萬元。而在兩項關鍵的硬體成本上,銀河E5做到了自研。
據悉,銀河E5採用的神盾短刀電池和龍鷹一號車規級晶片均為自研。自研策略一邊壓縮了產品的BOM成本,另一邊也能主動藉助技術的突破,也讓銀河E5的三電和智慧化擁有更強的產品力。
三電方面,15萬價格帶的純電產品多用磷酸鐵鋰電池,相較於成本更高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稍遜下風。但吉利透過自研的神盾短刀電池,將電芯的能量密度拔高到192Wh/kg,可媲美三元鋰電池。
同時,這套神盾短刀電池擁有3500圈迴圈壽命,可安全行駛超100萬公里;在迴圈1500圈(相當於40萬km)後,電池容量保持率依然能達到92%。10%至80%的SOC充電時間只需17分鐘,平均充電倍率達到2.45C。以上特性也讓神盾短刀電池能保證更好的產品和體驗效能。
“所以在最主流的A級純電市場,神盾短刀電池既能給使用者非常好的產品和體驗效能,成本也很有競爭力。”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中央研究院院長李傳海認為,關於未來,短刀電池才是新一代動力電池最優解。
依然是成本問題,當下A級純電SUV基礎的三電配置便已將產品的BOM成本拉至飽和狀態,但這也讓市面上那些A級純電SUV難有更優秀的智慧座艙,和更高階智駕的落地。
銀河E5搭載了吉利自研的 7nm 車規級晶片 ‘龍鷹一號’。算力表現方面,龍鷹一號AI算力雖然不及銀河E8搭載的高通8295晶片,但相較於搭載最多的8155晶片,龍鷹一號算力是其兩倍。
這也讓銀河E5在智慧座艙、智慧駕駛方面擁有更高的上限。比如,Flyme Auto車機系統,以及主流的L2+駕駛輔助系統。
銀河E5還基於龍鷹一號做了前瞻自研演算法,比如在泊車場景上。“泊車最難的場景就是“斷頭路”,銀河E5的泊車方案超過了國內95%新能源汽車的水平。”淦家閱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銀河E5也是“龍鷹一號”單顆座艙SoC晶片“艙泊一體”解決方案的首秀。在全球車企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基於整車電子架構升級的融合系統,如“艙泊一體”、“艙駕一體”,以及更高階的“艙行泊一體”,既可降低整車成本,又能提升使用者智慧駕駛的體驗。
吉利希望將銀河E5打造成細分市場的標杆。A級純電SUV不僅對應著更高的技術門檻,同時使用者需求也更多樣性。
“他(使用者)會考慮很多,包括安全、實用性、質量、操控等等,只有在A級SUV把這個產品做好,還要讓它得到超高的品價比,才能有良好的市場表現。”淦家閱說。
未來汽車Daily得知,銀河E5曾在上市之前共做了21場使用者調研,其中有9場是使用者使用場景。最終,銀河E5將更高“品價比”的策略貫穿到產品力的方方面面。
比如GEA架構、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G-TCS全天候防滑系統等,上述技術的落腳點則是實用性、空間和操控。
因為車身尺寸有限,“得房率”一直是A級SUV的使用者痛點。
吉利將GEA架構和CTB電池車身一體化進行了很好地融合,把銀河E5的空間利用率和“得房率”做到最高。官方資料顯示,銀河E5的得房率達到67.2%,“座艙得房率”做到84.22%。
“身高1.8米的乘客坐在後排,還會有兩拳的膝部空間和一拳的頭部空間。”淦家閱表示。而這樣的空間表現,幾乎媲美B級車。並且E5車內還設定了33處儲物空間,比同級產品多10處。
在操控方面,銀河E5搭載的G-TCS可以讓銀河E5在比較滑的路面上,打滑量可以減少50%以上。在同等路面上,銀河E5的安全轉彎速度,可以比其他車提高6—10km/h。
銀河E5定義為一款全球車。據悉,銀河E5的左舵車、右舵車同步開發。淦家閱透露,E5除了銷往國內,未來規劃會銷往包括東盟、東南亞以及其他更多國家和地區。
所以在開發之初,銀河E5的安全標準基於全球最權威的四大安全標準(中國C-NCAP、歐洲E-NCAP、澳洲A-NCAP、東盟ASEAN-NCAP)設計,充分滿足89個國家的法規要求。
用三電、智慧化作為技術基底,在壓縮成本的基礎上拔高產品價值,透過對細分市場使用者的深度調研,補齊安全、實用性、質量、操控等產品力,銀河E5似乎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破局路徑。
今年下半年,隨著寶馬、大眾、豐田、本田等多個品牌回撥終端銷售政策後,刀刀見紅的價格戰也偃旗息鼓。
當慘烈的價格戰中傷了產業鏈條的大多數參賽者後,業內公認的邏輯是,想要在競爭白熱化的車市中保持高質量增長,價值戰將是主旋律。
而這似乎回到了吉利所擅長的主戰場。無論是短刀電池,還是龍鷹一號晶片,抑或各種技術架構,吉利的價格優勢一直從產品、原材料、二級、三級甚至到最底層的材料都有體現。
這種策略既能在成本上有比較大的規模化的應用,同時還可以控制產品品質。這是吉利對價值戰的理解。
而銀河E5則是吉利價值戰理解的最終落地。淦家閱表示,在錨定“價值戰”的策略下,今年下半年,吉利會陸續推出幾款新車,推動銷量增長。
除了銀河E5外,吉利品牌還將推出一款緊湊純電SUV,年底推出一款混動SUV。領克品牌方面,首款純電動轎車領克Z10會在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初上市,年底還將推出一款全球精品SUV。
依靠旗下車型的強勢表現,吉利在上半年拿到了95.6萬臺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長41%。“基於上半年的強勁增長以及下半年的新品投放,我們全年的銷售目標從190萬臺調整到200萬臺。”淦家閱說。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