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華為擠出前三/單一客戶依賴,又一家雷射雷達公司“衝”上市

車載雷射雷達賽道,到底能存活幾家公司?
一方面,近年來,受益於中國市場高階智駕的普及潮,雷射雷達前裝需求持續攀升。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前裝標配雷射雷達交付量突破150萬臺,12月更是單月交付突破20萬臺。
從整車統計口徑來看,2024年前裝標配雷射雷達交付新車137.37萬輛,同比增長211.78%,前裝標配搭載率突破5%,達到5.99%。截至去年底,中國市場有32個品牌的88款在售車型提供雷射雷達的配置選項。
另一方面,市場格局的集中化和競爭白熱化,也在持續。
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前裝標配雷射雷達的前三大供應商(速騰聚創、華為、禾賽科技)的合計市場份額超過85%,達到86.5%。其中,華為憑藉問界、智界、阿維塔等車型的持續熱銷,擠掉Seyond(圖達通)首次進入年度前三。
而在2024年,不管是速騰聚創,還是禾賽科技,都迎來了客戶數量和上車規模的高速增長期。尤其是多個品牌車型的持續銷量提升,帶動上述兩家供應商屢創新紀錄。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速騰聚創自成立以來,車載雷射雷達累計總銷量超40萬臺。此外,2024年該公司更是實現車載雷射雷達上車交付接近50萬臺。極氪、小鵬、問界成為三家主要的車企客戶。
此外,早前更多依賴理想爆款效應的禾賽科技,也在2024年迎來新的客戶增長點;其中,零跑、小米合計年度貢獻超過13萬臺。該公司披露的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已累計獲得21家主機廠客戶超過100款車型前裝定點。
其中,去年12月,禾賽科技官宣拿到長安汽車全新智駕平臺的獨家定點,預計訂單量超150萬臺。同時,該公司也從速騰聚創手中搶走不少客戶訂單,包括奇瑞、比亞迪、廣汽等多個品牌的多款車型。
尤其是各家廠商的最新一代雷射雷達陸續進入上市節點,加上車企成本壓力的進一步放大,頭部廠商的規模化效應成為新一輪市場競爭的關鍵要素。去年底,禾賽科技宣佈,雷射雷達價格將在今年實現減半。降價的主要產品是用於ADAS(高階輔助駕駛)的遠距雷射雷達產品ATX,售價將低於200美元。
“ATX售價低於200美元的前提是實現大規模出貨。價格降低並不會降低利潤率,反而會推動雷射雷達需求的增長。”此前,禾賽科技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然而,產品單價的持續下降,仍在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資料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禾賽科技交付ADAS雷射雷達同比增長220.0%,全部雷射雷達交付同比增長182.9%,但對應的季度整體產品收入僅增長18.1%。如果按照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交付量口徑粗略測算,該公司的雷射雷達單價同比上年同期下滑接近50%。
而在去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速騰聚創也正式公開亮相新一代中長距雷射雷達MX,低於200美元的成本也成為這款產品的標籤之一。這個數字,相當於把現有主力交付產品的價位,再往下降50%。目前,已經拿到多個專案定點。
這也意味著,價格競爭將是推動新一輪雷射雷達市場放量的關鍵要素之一。尤其是高階智駕逐步從30萬元以上車型市場向20萬元甚至是10萬元區間下沉,雷射雷達成本壓力也是持續上升。
同時,雷射雷達仍處於技術迭代的視窗期,各家廠商的研發投入以及非汽車領域的業務開拓,對資金要求仍處於高位。以速騰聚創為例,2023年研發開支達到6.35億元,較2022年增長107.6%;去年上半年,研發投入仍高達約3.1億元,儘管同比增速放緩至27.2%。
考慮到一級市場融資趨於疲軟,以及前期估值普遍較高等因素,尋求二級市場融資(早期投資者也寄希望於退出獲利)成為雷射雷達公司的階段性目標。此前,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已經分別在美股和港股完成IPO上市。
2023年8月,Seyond(圖達通)曾拿到了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檔案,並計劃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不過,基於各方面的因素,該公司還是選擇了繞過IPO複雜的稽核流程,併為了爭取最大幅度縮短上市週期和降低門檻,最終改為港股借殼上市。
2月12日,該公司正式對外披露港股借殼上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申請材料,各方議定公司估值為117億港元(截至昨日收盤,速騰聚創在港股最新市值為169.4億港元),同時,多家機構已簽訂5.51億港元認購協議。
公開材料顯示,2023年,Seyond交付總計超過147,000臺車規級雷射雷達;其中,蔚來汽車是最大的單一客戶,截至報告披露日,蔚來品牌旗下九款車型搭載該公司的雷射雷達方案。
同時,深向(DeepWay)、嬴徹科技及陝重汽是該公司的商用車客戶,截至報告披露日,公司已獲得另外六家主機廠及ADAS、自動駕駛方案公司(包括宏景智駕、摯途科技、Pony  AI、易控智駕等)的專案訂單。
在產品方面,Seyond主要有三個系列。其中,獵鷹系列就是蔚來搭載的方案,屬於超遠距(探測距離最遠可達500米,對於10%反射率目標,探測距離可達250米)定位,也是目前公司主力出貨產品。
靈雀系列,則是中距離緊湊型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最大探測距離為250米,對10%反射率目標的探測距離為200米),針對城市中低速應用場景。其中,靈雀E方案已獲一家中國乘用電動汽車製造商定點,並將於今年開始量產交付。靈雀W方案,則主要供貨蔚來的換電站,同時,也搭載於蔚來最新旗艦車型ET9。
其中,獵鷹系列採用的1550nm光源模組,主要由第三方供應商提供,成本相對較高;相比而言,市場出貨量佔較大份額的905nm,成本相對較低,且大部分廠商以外購元器件自行組裝模組為主,成本優勢更為明顯。靈雀系列正是基於905nm光源,也是應對價格競爭的產品策略調整。
而原本面向非汽車應用場景的捷豹系列(300線遠距離影像級雷射雷達) ,由於下游客戶產品升級,自2024年開始終止銷售,後續需求也轉向獵鷹及靈雀系列。從銷售資料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獵鷹系列佔比仍高達97.7%。
在產品售價方面,相比於幾家同行,Seyond的前裝獵鷹系列的銷售價格為703美元(遠高於同行),相比於上年同期下降12.56%(遠低於同行);一方面,或許是因為蔚來車型售價較高,成本空間較大;另一方面,蔚來汽車旗下蔚來資本也是圖達通最早的投資人之一。
此外,售價的偏高(高出同行至少50%),也讓Seyond“勉強”登上前三席位。按照第三方機構為該公司提供的資料背書,截至2024年9月30日,2024年度內已交付約17萬臺車規級雷射雷達,以銷售額計,於全球車規級雷射雷達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三。

但即便如此,該公司的產品毛利率仍為負數,去年前三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5.2%,主力產品獵鷹系列毛利率則為-15.7%。相比而言,速騰聚創和禾賽科技的毛利率早已經轉正。
這背後,核心因素還是「主要依賴單一客戶」。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作為該公司最大客戶的蔚來汽車,貢獻收入佔比持續上升,分別為88.7% 、90.6%及92.4%。
相比而言,早期同樣是依靠小鵬、理想實現「從0到1」規模化突圍的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兩家雷射雷達同行,如今已經進入從「1到10」的階段,單一客戶依賴的風險已經基本解除。
對此,Seyond指出,鑑於大量收入集中於蔚來,倘蔚來日後決定終止合作或減少合作深度,可能會對公司現有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事實上,去年蔚來推出的全新子品牌—樂道(面向20-30萬元價位市場),就已經取消雷射雷達,轉而採用“純視覺”智駕方案。
而蔚來品牌所處的30萬元以上價位市場更是出現縮量,2024年該價位區間新車交付量同比下滑8.49%;儘管2024年蔚來品牌新車交付也僅實現同比增長28.58%,但大幅低於新能源細分市場的平均增速(47.90%)。
這也更進一步加劇Seyond開拓新客戶的緊迫性。
對於後續市場的爭奪,Seyond的公開材料明確指出:公司面臨與既有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他們擁有更多的資源及更豐富的經驗,並已獲得市場採用及強大的品牌知名度,且可能會以預期和非預期的方式持續改進。
此外,競爭加劇可能會導致持續的價格壓力、利潤降低,並可能妨礙公司增加產品銷售的能力或導致失去市場份額。同時,汽車主機廠的重組、整合及成本削減措施,超出預期的定價壓力可能加劇。這對於Seyond開拓蔚來之外的其他客戶,顯得尤為突出。
在經營財務資料方面,Seyond於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3年及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分別產生年內或期內虧損1.88億美元、2.19億美元、1.58億美元及1.3億美元,依然維持較高水平。
此外,截至2024年9月30日,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450萬美元。公司的流動資產淨值由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1250萬美元減少至截至2025年1月31日的30萬美元。報告顯示,自2024年9月30日起,該公司一直與多家銀行及金融機構進行積極磋商以獲取新的資金來源。
而在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看來,短期內受到車企下沉普及高階智駕以及整車利潤等因素影響,車載雷射雷達行業可能會在2025年經歷「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同時,在價格戰背景下,規模效應的份額集中愈發明顯。以2024年為例,Seyond的交付量和排名前三的同行相比,已經落後一個身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