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每天,科技進步都在不斷地把更多的人和企業帶入數字經濟,推動了對可信互動的需求,並提高了對簡單性和無縫性的要求。(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來源|MASTERCARD <<<<
就在過去幾年裡,支付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點選支付"(Tap to Pay)變得更加普遍,傳統金融機構開始積極探索區塊鏈,而生成式人工智慧則正在成為將欺詐保護率提高300%的關鍵。國界不再是全球貿易的障礙,即時獲取收益變成了人們的期望,而不是一種福利,紙質支票和實體錢包正迅速成為博物館的珍品——至少在我們這些年輕人中間是這樣。
每天,科技進步都在不斷地把更多的人和企業帶入數字經濟,推動了對可信互動的需求,並提高了對簡單性和無縫性的要求。
良性迴圈還在繼續。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凝聚,完善功能,產生新的用例,甚至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採訪了萬事達卡公司的多位領導,以下是他們認為可能影響2025年支付方式的十大趨勢。
01 用人工智慧戰勝人工智慧欺詐者
網路犯罪分子已經開始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製作深度偽造影片和超個性化的網路釣魚資訊來竊取金錢或資料,預計到2025年,相關網路犯罪規模將增長到每年10萬億美元。但這種武器也是一種工具,因為企業正在訓練人工智慧模型來即時預測和消除威脅。
02 小企業,大工具箱
在新冠疫情之後倖存下來,甚至茁壯成長的小企業往往是那些迅速採用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和其他數字接觸點的企業。但線上業務只是冰山一角。小企業越來越多地能夠使用各種數字工具和服務,這些工具和服務以前是遙不可及的,或者分散在許多不同的平臺上,難以管理。針對小型企業需求量身定製的集中式平臺讓企業主能夠自動執行管理任務,建立個性化的營銷和忠誠度活動,並利用資料驅動的洞察力來指導決策。
03 數字包容的新時代
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數字錢包正越來越多地扮演著銀行賬戶的角色,吸引著絕大多數消費者和企業。雖然這些數字錢包透過提供簡單、方便和經濟實惠的體驗,解決了無銀行賬戶人群的問題,但在連線國際消費者的傳統銀行卡支付方面卻一直存在脫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萬事達卡推出了"萬事達卡本地支付"(Mastercard Pay Local)服務,使持卡人可以將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與本地數字錢包連線起來,從而在商戶購物時無需設定或充值預付費賬戶。未來,數字錢包將繼續發展成為集支付、身份識別、忠誠度甚至醫療保健於一體的綜合平臺,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領先者將是那些創造直觀、可互操作生態系統的企業。
04 按需提供數字身份
可信身份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它使人們能夠以完全可信的方式、在他們需要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互動。生物識別技術、機器學習和身份洞察已經在客戶服務過程中為身份驗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通行金鑰——通常由使用者生物識別技術驅動的無密碼身份驗證——的採用正在推動這一程序,並將在2025年獲得更大的發展勢頭。未來,人們將透過絲滑的服務流程與相關方分享自己的數字身份,協助提升醫療保健、教育和公共領域的服務體驗。
05 讓B2B像ABC一樣簡單
企業支付向數字世界發展的速度一直較慢,但隨著企業認識到虛擬卡的好處,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虛擬卡會隨機生成臨時卡號,並與已建立信用額度的資金賬戶相連。透過自動對賬減少人為錯誤,為企業提供即時資料洞察力和對支出的更多控制。透過將支付嵌入企業資源規劃軟體,企業能夠進行即時支付、防止欺詐並更有效地管理成本。對於小型企業來說,2025年嵌入式金融的總市場價值可達1240億美元。
06 收銀機煥然一新
目前,在萬事達卡網路上,每三筆個人消費中就有兩筆以上來自非接觸式支付,這項技術已經在推動快速、安全的消費支付方面佔據了一席之地。但是,除了購物者在店內輕點銀行卡或手機之外,這項技術還有更多的用途。“手機感應收款”(Tap on Phone)功能可以將任何裝置變成支付受理終端,減少了對複雜結賬基礎設施的需求,縮短了等待時間。隨著實體體驗和數字體驗的不斷融合,我們將看到更多的輕觸技術應用於各種商務用例,從驗證交易到即時將卡新增到移動錢包,甚至是給親朋好友匯款。
07 即時時代到來
目前,即時支付系統已在100多個國家投入使用,預計到2028年,即時支付交易量將達到5750億筆,佔全球電子支付總量的27%。即時支付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支付和被支付方式的選擇。隨著各國將其國內計劃相互連線起來,跨境支付將變得更加無縫。即時支付與其他支付形式(如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之間更多的互操作性,將使傳統銀行賬戶與數字貨幣賬戶之間的交易變得更加容易。
08 協作生態系統的興起
世界如此緊密相連,技術發展如此迅猛,任何一方再也不可能在一個孤島上取得成功。合作伙伴關係正在從單純的戰術配合和紙面協議演變為真正的合作,共同創造解決方案,加速大規模創新。金融機構、企業、政府和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嵌入技術、提高效率、釋放價值和增強體驗。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將繼續在簡化金融服務、提供綜合便捷的工具、擴大數字經濟效益和確保信任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09 區塊鏈銀行業務
近年來,區塊鏈和數字資產的成熟證明,該技術具有提升全球金融和商業系統的變革潛力。加密貨幣、穩定幣和代幣化資產已從概念走向商業化,特別是在其對現實世界資產的適用性方面。2025年,區塊鏈技術將繼續提高速度、安全性和效率,尤其是在B2B和商業支付方面。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繼續與加密原住民和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以建立更高效、更安全的支付解決方案。
10 代幣經濟
代幣化是萬事達卡實現到2030年消除手工輸入銀行卡資訊的願景的關鍵,它推動了車載商務的採用,但其在銀行卡支付之外的潛力也十分可觀。例如,代幣化技術可以讓消費者與數字平臺上的商家分享他們的購物習慣和偏好,從而獲得更多相關的優惠和折扣,而這一切都不會洩露他們的個人資料。而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的資產代幣化可以數字化和最佳化任何經濟活動——從資本市場到貿易融資,再到交換土地所有權或碳信用額度。
*本文版權歸“未央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開通白名單請在評論留言,轉載時在文首註明來源及作者。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