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去專門關注,一家數字支付公司如何便捷了我們的生活。
上班路邊掃個碼買包子,你會聽到“叮!拉卡拉到賬3元!”
中午去食堂掃臉支付買份快餐,你也會聽到“叮!拉卡拉到賬25元!”
下班回家在樓下碰一碰買堆零食犒勞自己,你還會聽到“叮!拉卡拉到賬66元!”
作為國內A股首家獨立上市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透過POS機、收款二維碼、碰一碰等多種支付工具,幫助各類商家和消費者便捷交易。連來華的外國人也能透過拉卡拉的終端進行消費。
2023年,拉卡拉提出“推廣數字支付、共享數字科技、兌現資料價值”的經營戰略。同一年,拉卡拉釋出了全新的拉卡拉App,作為移動數字化經營管理工具,為商戶提供收款、對賬、財務管理等一站式功能與服務。
拉卡拉的支付交易規模位居行業前列,龐大的服務量和交易規模,所沉澱的資料必然是一項寶貴的資產。但怎樣透過資料驅動,去提升商家的使用體驗和自身的業務效率?這實際上是全行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與拉卡拉錢包事業部的李晨聊了聊,透過聚焦最細微且具體的觸點改變,去洞察資料推動業務發展的底層邏輯。
這,或許也是行業數字化躍遷的一個樣本。

行業龍頭的增長煩惱
拉卡拉一直站在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前沿。2011年首批獲得支付牌照;2019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國內A股首家獨立上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隨著移動支付、數字支付時代到來,公司亦在掃碼、刷卡、NFC等各類支付方式上進行創新,拉卡拉App應運而生。拉卡拉App是一款為商戶提供數字化服務的多功能應用。
在成長過程中,它遇到過一些難題,這也是大多硬體廠商自建系統往數字化服務過渡階段的普遍問題。
傳統業務在資料統計和分析方面存在多處壁壘。
最典型的就是資料資產呈現孤島化。PC端、App端、小程式、H5等多個觸達商家的埠都是相對孤立的,相關資料無法即時自動地打通。
從統計學來說,樣本數量越多,通常結果才會越準確。但多個埠在資料孤立下,公司要想綜合分析資料樣本,就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在SQL資料庫拉取各埠資料後,才能再分析。
隨著資料逐漸增多,分析效率與即時響應效率會逐漸降低。

拉卡拉App的數智化樣本
拉卡拉期望使用資料決策,減少使用者流失。這需要更精準地瞭解使用者在App中,到底是在哪一步操作中流失掉的。專業術語是,定位使用者的轉化流失環節,並進行針對性的App最佳化。
李晨介紹,想要透過資料分析完成這個目標,涉及了底層資料彙總、埋點鋪設、資料採集,及App各環節的轉化率、流失率的分析。然而,這套分析流程如果自建,對拉卡拉而言耗時久,且投入大。
最終,拉卡拉選擇了與火山引擎數智平臺(VeDI)合作,藉助火山引擎DataFinder,拉卡拉App優化了首頁icon、搭建了業務轉化漏斗,以最佳化使用者轉化率。
據瞭解,在藉助火山引擎DataFinder和A/B測試進行最佳化後,相關業務轉化率提升了10倍。
不難看出,有序且龐大的資料,正為拉卡拉提供大量有價值的洞察與決策依據。
其實,這也是企業數字化的意義所在,在有效的資料積累下,挖掘資料價值去反哺自己的產品和業務,從而形成資料與業務相互促進增長的飛輪。
在接入火山引擎VeCDP後,交易資料、產品資訊資料等在內的多種資料資源等,可以形成統一的資料檢視。而業務團隊的運營人員,可以直接在VeCDP中進行分析,並完成後續的精細化運營配置。
加之DataFinder在全鏈路關注各類使用者轉化資料,拉卡拉還可以在產品投放後進行頁面升級等多種調整,以提升轉化率。
不知不覺,拉卡拉正在實現從資料資產到業務應用的雙向正迴圈。

重視技術
也重視用技術的人
覆盤拉卡拉App的數字化升級,讓我們看到了企業構建“資料飛輪”模式的一場落地實踐。
資料飛輪,是企業數智化升級的正規化,也是火山引擎基於對字節跳動十餘年資料驅動實踐經驗的提煉。資料飛輪模式的核心在於“大模型+資料消費”,也就是將資料真正用起來,驅動從資料資產到企業增長的飛輪轉動。
拉卡拉App在長期的數智化實踐中,自己的資料飛輪正在轉動。

透過增長分析平臺 DataFinder 實現資料採集、行為分析和渠道監測,洞察客戶畫像,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制定差異化的運營策略。
當策略完成後,公司透過增長營銷平臺 GMP 的多渠道,如簡訊、push、郵件、微信等,面向精準客戶群體實現營銷觸達,實現營銷場景下的精細化運營閉環。
對於每天都在產生大量新資料的拉卡拉而言,當一個良性的資料飛輪模型構建好,就像滾雪球一樣,將儲藏在資料系統中的資料力轉化成助推業務發展的增長力,真正盤活業務價值,實現業務增長。
除去資料與工具之外,在與李晨的交流中,令人感觸更深的還有一個要素是——人。一群有資料sense的員工更能支撐好一家企業的數智化轉型。
李晨說,拉卡拉App的團隊起初是個全新的團隊,而在這兩年與第三方的合作過程中,團隊慢慢培養出了一批有資料sense的員工,正在獨立的支撐起業務全面的數智化。
這期間,火山引擎資料平臺的“客戶培育計劃”也被李晨多次提及。他談到,火山的產品及服務團隊會毫無保留地提供很多資料分析、體系搭建方面的理論和方法,在一路陪跑的過程中,“火山給我們的賦能,已經超過了產品售賣的本身,是一種陪伴我們成長的服務,真心希望我們在業務上有所發展。”
在李晨看來,火山與拉卡拉之間,從商業合作到如今超商業的共同成長,拉卡拉App整個團隊都獲益良多。
技術賦能的基礎,是賦能用技術的人。
據李晨透露,在未來,拉卡拉還會和火山引擎進一步合作,充分地擁抱AI。
這兩年來,藉助於資料處理、自動化流程、智慧分析等能力,AI已然成為企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的關鍵力量。這其中,火山引擎不僅有火山方舟、釦子、豆包大模型等完整的大模型生態,在“AI+資料”領域,也有著眾多產品成果。這些能力,能夠在企業的數智化轉型中,賦能企業實現運營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決策最佳化。
透過與火山引擎在大模型方面的合作,拉卡拉未來將會帶來怎樣的創新升級?
我們拭目以待。


*瞭解更多精彩案例,點選下方關注首席品牌官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