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本文字數:2774,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杜川
日前,《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重磅出爐。在重點領域和主要著力點上,《指導意見》指出,要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構建應用便利、安全高效的數字支付服務體系。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
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5年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會議時也指出,要紮實做好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持續探索應用和場景創新。
“數字人民幣是數字金融大文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透過自身特色推動數字技術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其他四篇大文章的應用,促進數實融合,實現數字人民幣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有機統一。”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記者獲悉,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建立健全數字人民幣監管、運營、自律等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推進制度規則體系建設,將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從零售擴充套件至批發,從支付擴充套件至包括存、貸、匯、投等在內的廣義金融業務,更有效地發揮法定貨幣職能,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管理和服務能力。

數字人民幣體系初步構建
數字人民幣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法定貨幣體系建設的產物。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研發數字人民幣體系,旨在建立一種滿足數字經濟條件下數字形式新型人民幣的發行和執行體系,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改革,以此支撐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升普惠金融水平,降低機構間互通的成本,提高貨幣以及支付體系執行效率。
過去十年,歷經理論研究、封閉測試和開放試點,數字人民幣體系已初步構建,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提升貨幣支付便利性和安全性、最佳化營商環境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增強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提升。
目前,已初步構建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在零售場景打下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基礎,並開始向對公和金融場景延伸。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已擴充到10家,試點範圍覆蓋17個省(市)的26個地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的決策部署。業內專家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人民幣作為現代化的央行貨幣憑證及相關支付體系,既是新型金融基礎設施,也是數字金融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透過自身特色支援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和養老金融,助力金融強國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個維度服務數字金融
2024年3月30日,青島落地全國首個“延遲扣費”模式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無網無電支付應用。在“延遲扣費”模式下,客戶如數字人民幣硬錢包餘額不足亦可先行快速過閘,有效提升軌道交通運輸通行效率,發揮數字人民幣在極端場景下便捷、安全、惠民的特性,優先保障城市客運機能有序運轉。
採用“智慧鎖定”模式或者“延遲扣費”模式,可以滿足使用者無電無網情況下使用手機支付需求,減少因手機無電、通訊網路覆蓋不到等因素帶來的使用障礙,滿足公眾對支付工具便捷、安全的使用需求。
這是數字人民幣服務數字金融的生動案例之一。根據2024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數字金融的核心要義是以資料要素和數字技術為關鍵驅動,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夯實數字金融發展基礎,完善數字金融治理體系,支援金融機構以數字技術賦能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質效,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採訪獲悉,目前數字人民幣主要從三個維度服務數字金融。
一是提升相關部門或機構的數字化管理能力。提供對公領域結算產品,滿足政府部門、核心企業和跨境電商等最佳化交易鏈路、整合上下游資源,提升管理效率和對賬服務等的需求,助力其數字化轉型。
二是提升重點領域金融服務質效,數字人民幣可支援載入不影響貨幣功能的智慧合約,實現資金定向撥付和監測,已在預付資金管理、供應鏈金融、財政補貼等場景應用,可有效降低經濟活動履約成本,提高資金髮放及管理效率等。
三是提升數字金融監管效能,按照“互聯互通、分層分級、風險隔離、監管穿透、中心化管理”原則持續完善數研所執行的央行端數字人民幣系統,並推進運營機構端系統配套建設,以形成對各場景應用的底層支撐,滿足跨機構互聯互通、規範化標準化和風險聯防聯控的需要,實現全域性資料檢視和智慧化監測分析。

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
當前,數字人民幣個人和對公產品體系不斷豐富,智慧合約、無電支付、無障礙適老化等創新能力取得突破,不僅助力科技金融提質增效,同時也賦能綠色金融深化發展。
可以說,在支援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均有數字人民幣的“身影”。
科技金融方面,從目前各機構、試點地區的實踐看,數字人民幣服務科技金融主要透過兩方面展開:一方面,作為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與金融機構現有金融產品相結合,應用於貸款、貼現、補貼、債券等領域,助力科創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融資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數字人民幣產品特性,針對性地解決科創企業在業務發展中面臨的非資金層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如為科技企業提供B2B支付、代發薪、元管家等服務,助力科技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人民幣服務綠色金融則主要透過四方面展開:一是應用於公共出行、清潔能源、迴圈經濟、環保節能等綠色低碳場景;二是利用數字人民幣智慧合約技術,圍繞“衣食住行用”等日常消費場景,開發個人碳金融產品和服務,納入個人綠色低碳行為碳減排資訊,形成可兌換的碳積分,推進“碳普惠”體系創新;三是與金融機構現有金融產品相結合,應用於貸款、貼現、補貼、債券等領域,助力綠色環保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融資效率;四是利用數字人民幣產品特性,針對性地解決綠色環保企業在業務發展中面臨的非資金層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如為綠色環保企業提供B2B支付、代發薪、元管家等服務,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普惠金融方面,數字人民幣服務主要透過三方面展開:基於數字人民幣智慧合約,提高供應鏈金融服務普惠金融重點群體效率;基於數字人民幣與銀行賬戶松耦合的特點,降低金融服務門檻;三是基於數字人民幣可追溯的特點,將數字政務、智慧政務、代發工資等功能與數字普惠金融有機結合,促進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金融服務更加便利,助力提升智慧監管水平。
例如,成都農商行透過數字人民幣代發工資,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該行與成都市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系統對接,搭建農民工工資代發平臺,從施工總承包單位賬戶撥付數字人民幣至農民工個人錢包,滿足了政府管理部門對農民工工資發放真實、安全、準確、高效的監管需求,同時省去農民工更換工地專案頻繁開卡的煩惱。
截至2024年,成都農商行數字人民幣代發農民工薪酬累計金額102.03萬元、筆數173筆。
在養老金融方面,數字人民幣也讓老年人無門檻體驗到數字人民幣支付的便利性。一方面,在養老金、助老金髮放環節使用數字人民幣,保障資金精準發放、流轉透明、安全管理;此外,依託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數字人民幣APP,打造適老化支付產品,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體驗。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超越DeepSeek!騰訊元寶登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