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RA類藥物或可用於房顫的二級預防|HRS2025

近日,在2025年第46屆美國心律學會年度科學會議(HRS 2025)上公佈的一項觀察性研究TRANSFORM-AF結果表明,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或有助於肥胖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房顫的二級預防。資料顯示,與使用其他糖尿病藥物的患者相比,啟動GLP-1RA治療的活動性房顫(active AF)患者在數年的隨訪期間,發生房顫相關事件的風險降低13%。
TRANSFORM-AF研究設計和主要發現
房顫患者在接受射頻或冷凍消融治療後,仍存在房顫殘留風險,約三分之一患者在術後1年內復發,且該風險會隨時間增加。房顫復發顯著增高卒中和死亡風險,但目前缺乏預防方法。美國克利夫蘭大學醫院哈靈頓心臟與血管研究所的Varun Sundaram博士認為,這一現象提示儘管消融手術獲得了成功,但患者的心房基質仍在進行性重塑。這種重塑的一個合理原因可能是肥胖等代謝性心血管風險因素未得到妥善控制。在接受房顫導管消融術的患者中,肥胖患者佔比高達50%。GLP-1RA已被證明能夠有效減重,但我們尚不清楚針對這一風險因素進行干預,在房顫二級預防方面的長期效果如何。
TRANSFORM-AF是一項藥物流行病學研究,美國170家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中心參與該研究。研究者篩選出體重指數(BMI)超過30 kg/m²,因持續性房顫而接受抗凝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活動性房顫的定義為:以房顫作為主要診斷而住院、因心律失常復律或消融治療,或在開始使用GLP-1RA、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或磺脲類藥物治療前一年持續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該分析納入了1226例開始使用GLP-1RA的患者(中位年齡74.0歲;98%為男性)和1284例開始使用其他類別藥物的患者(中位年齡67.0歲;98%為男性)。前一組患者的年齡更大,且心血管和非心血管合併症負擔更重。
中位隨訪時間為3.2年。平衡兩組患者的基線特徵後,使用GLP-1RA的患者發生房顫相關事件(因房顫住院、心臟復律、消融治療)的風險低於使用其他類別糖尿病藥物的患者(風險比[HR]=0.87;95%置信區間[CI]:0.68-0.96),在BMI最高(>40 kg/m²)的患者中,GLP-1RA似乎具有更大優勢。
一項考慮死亡競爭風險的分析顯示,GLP-1RA組房顫相關事件的風險同樣較低(HR=0.85;95% CI:0.61-1.03)。
使用GLP-1RA患者的體重降幅略高於使用DPP-4i/磺脲類藥物的患者(14.1% vs 10.9%;P=0.0001)。提示GLP-1RA治療的益處不能僅用減肥來解釋,可能存在一些多效性作用。
研究評價與未來展望
Varun Sundaram博士表示,此次研究中GLP-1RA的使用劑量為治療糖尿病的常規劑量。如果使用更高的減肥劑量以及新型GLP-1類似物(如替爾泊肽),可能會在房顫二級預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於合併肥胖的房顫患者,除了應考慮消融和藥物治療,還需要對肥胖進行管理,如在房顫的常規治療中考慮使用GLP-1RA。
既往研究發現,肥胖患者接受胃旁路手術後,房顫發生率顯著下降。目前尚不清楚這是由於體重減輕、睡眠呼吸暫停減少,還是其他機制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房顫存在代謝相關因素,與肥胖有關。未來,GLP-1RA或許能成為降低房顫風險的一種新方法。
文獻索引:
[1] Sundaram V. TRANSFORM-AF: targeting metabolic therapy with GLP-1 receptor agonism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resented at: HRS 2025. April 25, 2025. San Diego, CA.
[2] Scott Buzby. GLP-1 use may prevent recurrent arrhythmia event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obesity. Healio. April 28, 2025.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