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姐妹說家裡娃,做啥都是磨磨蹭蹭,好話說盡了,也不奏效,娃依然在自己的節奏裡……總是到她急的火燒眉毛,連吼帶罵了,才能趕緊完成~~
如果你家有磨蹭娃,一定能懂這種“耐心耗盡”的崩潰感。
當然,三四歲的時候磨蹭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麼大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還比較差。可若是五六歲甚至更大還非常磨蹭,父母不免就要擔心影響學習效率和學習習慣了。
其實孩子磨蹭,本質上是缺乏時間管理能力。應該早點重視起來。
這件事的重點也不是怎麼制止孩子磨蹭,而是要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時間。這樣才能避免養成磨蹭的習慣,導致事事都要大人催催催才能做完。

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1、不以大人的標準和節奏來要求孩子
成人一分鐘能做好的事情,孩子三五分鐘還搞不定,看起來不僅慢,還笨手笨腳,是很正常的,千萬別上來就冤枉孩子磨蹭。
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做事情的狀態:
他是不是專注的一直在做?
他是不是情緒穩定?
如果“是”的話,就說明他目前速度就是如此。不是孩子故意磨蹭,而是我們對他要求太高了。
孩子10分鐘才能做完的事情,你非要他馬上3分鐘完成,這不是欺負小孩嘛。
想讓孩子快起來,應該多給他練習的機會,他熟練了自然就快起來了。
也要注意,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有些孩子天生慢性子,就是做啥都慢,你就不能只關注他的速度,多把目光放在結果上,只要孩子認真堅持完成,就是很棒的,應該鼓勵。
2、孩子會磨蹭,很多時候是在逃避,缺少快的驅動力。
孩子慢的理由很多,快的驅動力很少。
因為任務太難了,不想要馬上體驗痛苦,還是用拖字訣,讓痛苦來的更晚一些吧。
因為事情那麼多,做完一個還有別的等著,還是慢慢來吧,做的快又沒好處。
因為做的快和慢都少不了一頓批評,幹嘛要快,慢一點,痛苦就晚一點。
因為這事又不是我自己要做的,幹嘛要著急~
……
當孩子感覺到任務太難、太多,過程也很痛苦,或者怕做不好被嘲笑怕被批評的時候,內心就難免就會產生有巨大的精神壓力,想要拖延,逃避痛苦。
有些媽媽經常說孩子一寫作業就總有很多理由拖延任務的開始或進度,不是上廁所,就是口渴要喝水,磨洋工……,就是因為他覺這件事太痛苦。
這時候你口頭催他快一點,是很難奏效的。
催急了你可能就開始訓斥了,孩子也不傻,不想承受兩種痛苦,一般就哭哭啼啼的去完成任務了。
這種依靠增加痛苦而來的外部驅動力,短期看起來有效,卻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因為,這很容易給孩子養成催一催才動一動,不催就極為緩慢的習慣,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差,甚至陷入互相折磨。
3、不給孩子貼磨蹭的標籤。
如果你還經常用磨蹭來指責孩子,就等於是在給孩子貼標籤,很容易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磨蹭的小孩,開始破罐子破摔,這時候再想讓他快一些就更難了。
其實孩子還小,現在磨蹭有不代表以後會成為磨蹭的人。我們要以成長型的心態來看待孩子,他才有進步的可能。

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孩子小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沒機會支配自己的時間,更沒機會去練習去管理時間,於是他不懂如何處理困難和壓力,不懂如何拆解任務,更不懂如何給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
而我們不管怎麼以催促,發脾氣,訓斥來制止孩子磨蹭,都是在代替孩子管理時間,孩子只是在被動地接受你的管理,完全沒有自己嘗試去管理自己的機會。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有時間管理能力。

具體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呢?
1、從生活小事上給孩子機會和信心
洗臉、刷牙、換衣服、收拾玩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慢就全權包辦幫孩子做了,這些日常自理的事情,在孩子有意識自己想做的時候,就多鼓勵他去做。
當然孩子做的可能不好,可能要花很久時間才能穿好衣服,整理好玩具。
但你沒有急事的時候就不要著急幫忙了,留出足夠時間讓孩子慢慢來。
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專心地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慢慢感受到自己能力的增長,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這樣獨自體驗過很多次之後,他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同時會產生把事情做好的自信。
成就感和自信有了,孩子不畏懼痛苦,就不容易拖拉磨蹭了,甚至會想快點做完證明自己的優秀。
2、讓孩子感受時間壓力,學著掌控時間感
對於孩子熟練的日常任務,可以開始給他一些時間上的挑戰了。
比如和孩子玩趕時間遊戲,讓他感受時間壓力。
設定10分鐘的鬧鐘,讓孩子在時間限制內完成一個任務,如果時間到了,孩子沒完成,也不要說他,可以商量再把標準訂得低一點,讓孩子更容易就能挑戰成功。
如果孩子可以比平時更快的完成,就好好地鼓勵慶祝他贏得了這次挑戰。
下次再玩,就可以嘗試再縮短挑戰時間,不斷讓孩子去破自己的記錄,孩子就會越來越快啦!
如果生活中經常做這類趕時間的練習挑戰,孩子就會越來越熟悉如何讓自己在做事的同時更專注更快速,也會對時間更加的敏感,瞭解到5分鐘,10分鐘,半小時是多久,也就訓練了孩子對於時間的感覺,培養了越來越強的時間觀念。
3、適當讓孩子承受磨蹭帶來的後果
孩子從小就要為自己的時間管理有所負責才對。只要你能狠下心放手,把責任交給孩子,他肩負的責任越多,就越不會磨蹭。
日常生活中需要趕時間,怕遲到怕完不成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有些孩子早起洗漱、刷牙、吃飯非常磨蹭,上學太容易遲到了,就讓他磨蹭遲到兩次,感受下失望或丟臉的感覺,也是可以的。
有過這種經歷,孩子才會明白,父母也會不靠譜,自己需要快一點,才能真的趕得上時間,要不然真的會有很糟糕的事情發生。
當孩子真正把趕時間的責任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就自然不會故意拖拉磨蹭了。這就是自己承擔後果所產生的效果。

如果能在學齡前就讓孩子學會管理一些自己的小事,上小學之後孩子會更容易適應緊張的學習生活。
但是孩子已經上小學,在作業上很磨蹭的話,我們要做的重點也不是催促他趕緊做完,給他太多外界壓力,而是要進階他的時間管理能力。
其實還是前面趕時間的套路。
可以先帶孩子評估他掌控時間的能力,看看寫作業的時候可以專注多長時間。
然後讓孩子做一個大概的時間規劃,讓孩子去按照規劃做挑戰。
一開始注意多給孩子正向反饋,比如口頭的誇獎,實物獎勵等,讓他感覺到努力的趕時間,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孩子挑戰結果越來越好的時候,就可以把時間和責任都交給孩子了,讓他知道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事情,他自己要承擔做不完作業的後果。
當然,孩子的作業遇到困難了,還是要及時的提供支援,看看他的困難到底在哪裡,而不是隻是斥責他磨蹭哦。
其實小孩子磨蹭,一個是沒有時間管理能力,另外是知道最後總會有人幫他兜底。當他學會管理時間,也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兜底之後,磨蹭問題自然就不用操心了。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關鍵詞
時候
就是
時間
一點
孩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