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曉彤 編輯袁暢
公募基金的淨值,在2025年第一季度跑出了“加速度”。
根據截至1季末的最新淨值,主動權益基金在開年三個月創下了平均3.8%以上的收益率,這是近年罕見的正收益率水平。
同時,股票型基金的“領跑集團”收益率更加突出。
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基金,年初以來收益率超過60%。張蔭先管理的平安先進製造主題基金和張璐管理的永贏先進製造智選基金,收益率分別達到了53.65%,52.32%。均大幅領先過去5年內任何一季度的同類產品。
此外,李炳智、吳國清管理的前海開源嘉鑫,王森管理的中航趨勢領航,吳遠怡管理的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基金,收益率也均超過39%。
這個表現,哪怕放在收益相對突出的2023年一季度也是“揚眉吐氣”之作。


股票基金“醫”騎絕塵
具體分支內,A股含量越高的品種,明顯表現也較為突出。
股票分類裡,平安先進製造、平安醫藥精選、嘉實互融精選基金三隻產品領跑。
緊隨其後,華安醫藥生物、中銀大健康、富國醫藥創新、東方紅醫療升級也表現突出。
可以發現,沾邊醫藥、醫療的公募基金成為股票基金(主動)序列裡,最為突出的產品。


偏股混合基金一擊“制”勝
而在收益更加突出的偏股混合基金類別中,業績競爭更加激烈。
除去在全面榜單中領跑的產品外,中信建投北交所、華夏北交所創新、前海開源盛鑫、華富科技動能,浦銀安盛高階裝備、長城久鑫基金等表現也相當突出,收益率均超過32%。
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先進製造、高管裝備、北交所等投資方向的基金更容易領先。
“製造”和“智造”是混合類基金領先的“密碼”。


指數基金逢“港”必發
指數基金裡,領跑者又換了個標籤。
具體來說,涉足港股投資的基金更加容易領跑。
其中,富國恒生港股通醫療ETF、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等領跑。
此外,國泰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興銀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銀華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鵬華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工銀國證港股通科技ETF也相對靠前。
另外,可能是因為跟蹤類似的指數,這些產品的收益率差距都在毫釐之間,前十名的收益率差距都在1、2個百分點之內。
這也進一步昭示了,未來指數基金的管理將走向精細化、專業化和體系化的競爭。


近1年最高95.5%
Wind資料還顯示,截至3月31日,近1年,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基金領跑,收益率約95.5%。
之後是,永贏先進製造智選,匯添富北交所創新、鵬華碳中和主題基金,近1年收益率也超過80%。
還有,中信建投北交所、浦銀安盛高階裝備、中歐智慧製造,漲幅也超過77.4%。
它們在各自領域領跑,也展現著中國股票基金的“長線收益能力”。

看重“機器人”和“消費”
領跑者都在買些什麼呢?他們有看好什麼呢?
領跑的基金經理可能更加傾向一個方向——人形機器人。
鵬華基金的閆思倩組合主要是具備智慧駕駛或其他類似題材的新能車產業鏈企業(下圖)。

吳遠怡管理的廣發成長領航則更加偏向消費。第一、第二大重倉股,都是消費股。
其中,老鋪黃金1季度漲幅超過202%。以年初該股票佔淨值6.14%的倉位來算,也能給組合貢獻12%的收益。
泡泡瑪特1季度74%的漲幅,如果佔淨比沒有明顯變化,能夠為組合貢獻近7個百分點的收益。

張璐則在永贏先進製造最新年報中表示,他預測,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破曉之年——關鍵詞是定型與量產。
張璐未來將繼續關注三條投資主線:1)機器人中技術壁壘高、成本佔比較大的硬體環節,如減速器、絲槓、感測器、電機等環節;2)AI技術革命帶來的機器人智慧化新趨勢環節,如大模型、運動控制、機器視覺、語音互動等板塊;3)中下游領域中可能有爆發式需求增長的爆款機器人本體及相關應用公司。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