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救命帖:陪娃寫寒假作業指南

這兩天網上流傳最廣的,就是這句吐槽:快樂千萬條,作業第一條。陪娃寫作業,全家兩行淚。
據說因為陪寫作業,廣大家長們有陪出了心梗住院的,陪出了腦出血急救的,還有陪老大寫作業導致回奶不能喂老二的……
真榜君的好朋友特老師在查資料時還發現,美國的教育和心理學家專門研究過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
在作業“拉鋸戰”裡,當爹媽的永遠甭想贏!
這也太可怕了吧!廣大家長們難道就註定只能深陷陪作業的地獄無法自拔了嗎?
好在,教育專家們對“作業拉鋸戰”的本質進行了研究,總結出了不少避免把作業變成“拉鋸戰”的好方法。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就放出自己陪寫作業很多年(沒有罹患腦溢血,也沒有罹患咽喉炎)、查了很多資料,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我把它們總結為“雞湯部分”“方法部分”
咱們先看雞湯部分
“雞湯部分”
3大絕招
● 想開點——孩子的“作業成就”跟他的“終身成就”無關。
● 認清本質—— “作業之爭”的本質其實在於孩子和父母爭奪“控制權”。
● 要冷靜——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會助長孩子對學習的“冷漠”。
絕招一 想開點

所謂想開點,

首先,我們自己首先要弄清楚,寫作業的“終極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父母的自尊,是完成老師的任務,還是提高孩子的能力?
別用“神童”嚇自己
前些天清華附小的作業一披露,家長們立刻感到壓力山大。
什麼?年齡個位數的孩子已經會搞“大資料”了?
什麼?還會使用“網路爬蟲”?
天啦嚕,我那麼大的時候還只會拖著鼻涕撅著屁股玩地上的爬蟲呢!
所以,別人家的孩子就都成了神童,自己的孩子就都是渣渣了麼?
才不是!我相信神童確實存在,但是我不相信有神童“大面積”存在。所謂“神一般”的作業,其實幕後黑手大部分是家長。
知道了這一點,再來看咱們的熊孩子,是不是也就沒那麼笨蛋了?
雖然他們的作業不完美,但起碼是人家自己寫的啊。
作業的終極目的是為了鍛鍊孩子,而不是為了考驗家長,我寧願要一份孩子自己努力憋了半天做出來的“不完美作業”,也不屑於弄虛作假,包辦代替,搞一份“完美作業”來欺騙自己、欺騙老師。
要知道,如果家長把手伸得太長,過度介入孩子的作業,那麼孩子就有患上“習得性無助”的可能——每次遇到難題,第一個反應不是積極想法解決,而是直接向大人伸手求助。
毀掉孩子獨立的能力,這樣的結果,比不做作業更加可怕。
別把“作業成就”當成“終身成就”
有些爸媽之所以把作業看得重於泰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義務為孩子的成功負責。
可是孩子還小,沒辦法工作,又沒辦法買房買車,最能體現他們“成就”的地方,就是學習成績和作業質量了。
所以好多爸媽就把這個兩樣看得很重,每當孩子成績不好,作業糟糕,就瞬間聯想到他們灰暗的未來、沒出息的悽慘人生……
對於這種想法,我只想說兩句話:
第一句:孩子作業寫不好,不代表他其他事情也做不好;
第二句:成功的定義應該是多維的:工作出色是成功,擁有幸福的能力是成功,甚至活得比別人長都是一種成功……想想數學不及格的馬雲爸爸,把眼光放得長遠些,你的焦慮就會少掉很多。
絕招二“作業之爭”的核心在“控制權”  
有些爹媽被作業氣成心絞痛,是因為娃的態度不端正——
明明集中注意力十分鐘就能搞定的作業,他拖拖拉拉半天也寫不好;玩耍的時候人還好好的,一讓他寫作業,就挖鼻孔、摳腳丫、肚子痛、蹲在馬桶上半天起不來……
蒼天啊!這是為什麼呢?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美國的教育和心理學家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他們說:
其實孩子和家長的作業拉鋸戰,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孩子要和你爭奪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和‘支配權’。”
打個比方,你不想太早結婚,可是你媽呢,你才剛滿25,她就急得不得了,託親戚朋友給你介紹了一堆“優質男”。
你說“不想去相親”。你媽一氣之下就開始罵你:“你怎麼那麼倔啊?本來人就笨,長得也不咋地,等以後人老珠黃了更加嫁不出去啦巴拉巴拉……”
這下你就徹底憤怒了!本來你晚點結婚的想法也並沒有那麼強烈,本來你媽介紹的“優質男”確實也挺優質的……可是,年輕的你,有血性的你,決定抗爭到底——你的人生你做主,幹嘛要聽你媽的話?
一抗爭,就抗爭到了35,然後你媽說什麼其他的話,哪怕有道理,你仍然不肯聽。
“作業戰爭”也是同樣的道理。
專家說:在作業戰爭裡,當爹媽的永遠甭想贏。
“如果孩子想要和你鬥,他們會有許許多多充滿創意的辦法——
  • 他們會‘忘記’寫作業;
  • 寫了作業不交;
  • 寫作業馬馬虎虎;
  • 或者不認真準備考試……”
有些小伎倆其實就是孩子試圖奪回屬於他們自己的那一點點控制權。
而家長呢?他們覺得越來越失去對孩子的控制。
所以,他們就開始懲罰、抱怨、威脅、爭論……
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幫孩子去寫作業。
美國家庭教育專家Debbie說:
我看到過許多孩子,他們故意把作業做得很差勁,就是為了讓父母看看‘誰才是真正有控制權的人’。”
“我也看到過很多孩子,他們為了緩解父母的焦慮,向父母做出了讓步,但這些孩子永遠也無法學會獨立思考,以及做出自己的選擇。”
絕招三 冷靜冷靜再冷靜
江湖上的“吼叫派”家長又有兩個分支,
  • 一個分支叫做“單純吼吼派”,
  • 另一個分支叫“吼完就揍派”。
“單純吼吼派”在孩子眼裡就是紙老虎,吼聲雖響,但是雷聲大雨點小,孩子很快就能搞明白,吼叫就是你的終極武器了,吼完之後你就放不出什麼大招了;
所以這種吼叫一開始還能嚇唬嚇唬人,接下來效果就一天不如一天,最後孩子會發展出金鐘罩鐵布衫,患上選擇性耳聾;
而你呢?為了破他的“金鐘罩”,不得不苦練獅吼功,結果吼聲越來越大,直到吼出腦溢血;
“吼完就揍派”殺傷力強一點,但是你也知道不能靠打去教育孩子一輩子;
揍孩子不光會讓孩子“作業戰爭”愈演愈烈,還嚴重影響親子關係,破壞家庭和諧;
除此之外,動手打人還會導致筋骨扭傷,腰肌勞損……
所以,我們要學會冷靜下來,制定對策。
有時候,其實是我們自己的焦慮、恐懼和失望,助長了孩子的“拒絕”、“抗議”和對學習的“冷漠”。
我們要記住:
第一:焦慮和抗拒的情緒是會傳染的,情緒平靜才能寫好作業;
第二:父母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才會更加相信自己;
第三:如果你比孩子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那麼他們就不用那麼關心自己的學習了。
幹完這碗雞湯,特老師再奉上自己多年陪寫作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策。
這些方法的核心,其實就在於解決上面提到的“控制權之爭”——
“方法部分”
5大對策
● 鐵的規律——孩子是“規律敏感型”動物。想讓TA做任何事,都需要形成規律。
● 靈活變通——如果“鐵的規律”不奏效,可以試試Marble Jar的激勵法
● 制定計劃——如果作業太多,就需要特老師的這張《任務完成表》了。
● 提高效率——不要一道題一道題盯著寫,儘量別讓學校把你給拖進作業裡去。
● 尊重孩子——如果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太痛苦,那麼就需要看看他是否存在學習困難。
對策一鐵的規律
孩子是“規律敏感型”動物。
所以,無論你想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形成規律。
以下“作業規矩”是教育專家提供的建議,曾經對許多家庭都奏效:
  • 每晚作業都應該在同一時間完成;
  • 作業在家裡的“公共場合”完成(比如客廳和公用的書房);
  • 如果成績下降,那麼取消或者減少“螢幕時間”,這樣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在功課上;
  • 週末活動只有在作業完成之後才能開始;
  • 作業永遠排在第一位。
怎麼執行呢?我的經驗是“冷靜而堅定”——
比如,我規定孩子們放學回家就開始寫作業,可是我兒子一開始根本不肯理我,一回家就開始拿這個拿那個玩。
那好吧,我也不吼叫,我就默默地跟著他,他拿個餅乾吃,我把餅乾拿走,他拿玩具,我把玩具拿走,他拿本書想看,我又把書拿走……
我兒子什麼都幹不成,終於急叫,說:“為什麼你什麼都不讓我幹?”
我笑眯眯地說:“你寫完作業的話,就可以想幹嘛就幹嘛了。”
我兒子坐在地上大嚎起來,我就坐在邊上默默地看著。
兒子哭了一會兒,我說:“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一直哭,哭到晚上直接睡覺;第二個,快點寫作業,省出時間玩。”(提供選擇能讓孩子擁有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覺)。
我兒子想了想,說“那我還是選第二個吧。”眼淚一抹,乖乖去寫作業去了。
對策二靈活變通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存在,勸說他們,需要靈活變通的辦法,這個孩子的“靈丹妙藥”,可能對那個孩子就沒什麼效果了。
所以,除了鐵的規律,你還需要問問你自己,以前有哪些方法奏效過。
想想從前有沒有那麼幾次,孩子不需要你威脅就自覺地完成了作業?
是什麼讓他這樣做了?
問問孩子為什麼他那時候可以按時完成作業?相信他。
看看有什麼事情能夠激勵他(而不是激勵你)?
之前我寫過一個Marble Jar的激勵法(←點選直接閱讀),這個辦法用在很多地方都有效,比如治癒早上孩子起床的拖延症,我試過用在激勵作業上,也很棒。
▲設定“玻璃球罐”(marble jar)
對策三制定計劃
有時候,家長被作業逼出內傷的另一個原因是:學校裡的作業實在是太多了!
我本人也嘗過作業千頭萬緒無從下手的苦楚。
英文作業倒還好,自從我家孩子上了中文學校以後,作業量一下子翻了好幾倍。
作業不光多,而且“品種”還特別齊全:漢字聽說讀寫,課外閱讀,寫讀後感,給老師打錄音電話……
我有個朋友告訴我,她家娃的作業都是根據作業本的顏色來分類的,其中“紅色作業”、“綠色作業”還分ABCD分冊!
頭好暈啊!
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張《任務完成表》了,掛在牆上,不光能提醒孩子還有什麼任務沒有完成,也有助於他時常檢查進度,給自己增加點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和未完成任務的緊迫感。
下面是我給孩子隨手列的一張表,自從有了它,孩子就沒有再落下重要的中文作業:
▲上面是特老師給自家倆孩子(Z和K是倆孩子的名字)的中文作業寫的任務表。您也可以後臺回覆關鍵詞“時間管理”獲得更多可列印的表格。
對策四提高效率
怎樣讓孩子儘量快地完成作業呢?
● 首先,要給他們一個少干擾的環境。
比如,我們家兩個孩子,一寫起作業來就喜歡互相聊天,我就把他們分到兩張桌子上去;
孩子寫作業還經常開小差。前兩天,我女兒甚至在寫作業的間隙,隨手裝飾了一個萬聖節南瓜!
對策呢?就是要把書桌上的小玩意兒給清理掉。比如,堅決不能在書桌上放南瓜!
● 其次,陪孩子寫作業,千萬不要一道題一道題地盯著寫,那樣你絕對會盯到腦血管直接爆炸的!
孩子有自己的節奏,你越盯得緊,他表現可能越不好;你還會把自己拖進無窮無盡的負面情緒裡去。
最好的陪伴方法就是不遠不近,若即若離。
孩子們只要坐下來開始寫作業了,我就在旁邊的桌子上寫寫文章看看書,自己給自己找點“作業”做。
有困難,孩子們可以來問我。
但至於孩子的作業寫得是不是完全正確,這個問題交給孩子自己,和他們的老師。
相信作業就應該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事情;儘量別讓學校把你給拖進作業裡去。
在你之前給孩子設定的“界限”(完成作業)之內,允許孩子享受選擇的自由,允許他們選擇認真寫,或者是隨便寫。
作為父母,你需要學會如何得體地後退。否則,孩子永遠無法學會“負責”二字。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
對學習成績的“在乎”和“自我激勵”一般來自於“自我掌控”的基礎上。孩子只有在感覺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的時候,才能學會自我激勵。
所以,如果他因為寫作業馬虎成績不好的時候,讓他自己去傷心就好了,不要表現得比他本人還要傷心。
讓他自己搞清楚什麼能夠激勵他,不要讓(你施加給他的)“恐懼”成為激勵他的唯一動力。
不要阻止孩子感受來自真實生活的打擊。你應該這樣想:如果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導致成績不好需要補考,這樣的經驗教訓總比“25歲的時候因為不努力工作而丟掉飯碗”要強得多。
對策五 尊重孩子的極限
個別孩子寫不好作業,是因為他們有學習困難。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備受煎熬,或者無論如何也達不到普通的學習標準,那麼就需要看看他是否存在學習困難。
我知道有個孩子,剛上三年級的時候,別的孩子兩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他很認真地寫到晚上12點也寫不完。
後來孩子媽媽發現,他的問題不是不會做題,而是認不全題目裡的漢字,而且寫字的速度也特別慢。
於是媽媽針對這個問題,加強了對孩子識字量和寫字速度的訓練,寫作業的速度也就很快提上去了。
如果孩子需要額外幫助,那麼家長可以近距離陪寫作業。但要儘量避免“過度幫助”,不要直接幫助孩子完成功課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訴他。
而應該一步一步地,啟發孩子自己找到答案。
最後,用我一位美國老師的話來結束本文,老師說:
我不要看到你們的“完美作業”,因為“完美作業”往往是“過度依賴他人”的結果;
我需要你們自己動腦思考,認真書寫,在作業裡犯各種愚蠢的錯誤……而我的職責就是和你們一起修正這些錯誤,讓你們獲得真正的進步。
本期福利
👇👇新增小助手進入「開學雞娃群』
每天分享各科學習資料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