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業寫不完就不用寫了?多地正在推行的這個“作業熔斷”政策,到底有多離譜?

我是七七,前美股上市公司市場總監,深耕母嬰行業12年了,努力工作的同時和13歲的兒子“糖球”鬥智鬥勇。育兒和教育的路上,咱們一起切磋吧~
“現在起,小學生21:00、初中生21:30未完成作業,都可以不做了!”
在幾家權威媒體刷到了這個訊息。作為一名初一學生的老母親,我一開始差點以為這是媒體在整活,仔細讀完發現竟然是教育局來真的
這個政策出自這幾天公佈的《蚌埠市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的七條規定》,被官方稱為 “作業熔斷”機制。
在這件事上,蚌埠市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作業熔斷”之前就已經在多地開始推行:
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在24年底專門發過給家長的告知信,明確寫道:
“小學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業的,請讓孩子停止作業,及時就寢,第二天和老師說明情況即可。”
武漢某區也已經正式實施了“作業熔斷”。
合肥、寧波、常州等地的部分中小學同樣釋出了相關通知。
總的來說,感覺這波“作業熔斷”潮有愈演愈烈、推行到全國的趨勢。
1
各地推行這個政策的初衷都是好的。
首先,有一些學校留的作業確實太多。小小年紀的孩子,寫作業得寫到11點甚至12點,比996的社畜還慘。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資料,中國的學生群體每晚平均睡眠時長為7.74小時,遠遠低於歐美的同齡孩子。
給娃們減負,急迫性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其次,不同孩子對於作業的敏感程度不一樣。咱們就來舉個極端的例子吧:
小A天生就不太擅長某個科目,並且做題速度很慢。
別的同學1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小A得花4個小時才能做完。
所以……那怎麼辦?小A就是做得慢,總不能為了做作業天天讓孩子熬夜吧。
之後影響上課聽講效率,也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得不償失。
我覺得政策的制訂者一方面是考慮給孩子減壓,另一方面也是想解決小A這樣的“困難生”孩子的問題,初衷絕對是好的。
然而,根據記者的回訪,作業熔斷政策實際推行的情況不盡如人意
作為家長,姐妹們都懂的。 這政策出來後,有幾個家長真正敢給孩子寫申請啊?
一想到自己家娃比別人家孩子每天少寫那麼多道題,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作為老師,他們也很難辦。以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不好好寫作業、不交作業的直接批評。
現在呢?對選擇“熔斷”的孩子,不能打不能罵,甚至不能表達不滿意。
那老師又怎麼管教其他交了作業但是質量沒那麼好的小孩?這個政策對老師管教學生相當不利。
倒是有些自驅力差、貪玩調皮的孩子會拿這個政策做文章。
有些孩子努努力原本是可以按時完成作業的,他們就拖著、磨蹭,硬生生耗到九點、十點甚至更晚,說自己寫不完,逼老師和家長同意他“熔斷”。
你說這該咋整?
2
真想給孩子減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比起“熔斷”,其實或許還有一些更實用的方法。
我覺得首當其衝的,是讓學校最佳化一下給孩子們的作業佈置

作業最好少而精,一些機械的、重複性強且不能讓孩子獲得太多提升的作業,乾脆直接剔除。
更進一步的是,對作業進行分層佈置
依據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和學習意願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
然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和型別的作業。
說點實在的大白話,像是高考數學的最後一道大題的最後一問,它就是給考清北的牛娃準備的。
如果作業分級佈置的話,就可以給牛娃佈置這種難題,給普娃佈置一些基礎題和拔高題。因材施教,既能保證孩子的作業量合理,對孩子學習的提升效果也反而更好。
目前,有些學校已經在嘗試這樣的做法,我家孩子糖球的小學母校就是其中之一。
學校會按照孩子的學習能力,把班級分成4個小組。除了日常課程外,每天專門安排一節課,由語數英三科老師分別針對各小組進行針對性教學,並佈置不同難度的作業。

寫作業的糖球
不過,這個方法也面臨一些質疑。比如,一些家長會問:
·根據什麼劃分學生的層級,憑什麼我家孩子被劃到所謂的“基礎組”學得少?
·老師是不是在班裡搞等級制度、搞歧視啊?
·都是一個班的學生,老師講課和留作業卻要分成好幾份準備,是不是浪費教育資源?
這也就決定了目前作業分級佈置的制度也還是在試點中,沒有大面積鋪開。
3
我有個00後的小侄女,是個考上了top985的學霸。
和她聊起“作業熔斷”這件事,她笑了笑說,她倒是幾乎從未有過這些關於作業的煩惱。
她們初高中的老師留作業都不檢查,作業的壓力形同虛設。
但是她從來沒有“擺爛”不寫作業。
她的做法是,從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挑出有價值的題目完成。
機械化的重複內容,以及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點對應的題目,她會跳過不做
考察新學的知識點、提供不同解題思路的題目,她不但認真完成,還會反覆研究
到了臨近考試時,她會主動找一些課外練習冊的題給自己“加餐”
圖源:《陪讀媽媽》
就這樣,初中高中六年下來,她的睡眠時間完全達標,但是成績一直很優秀
究其原因,她在有限的時間裡,把自己的學習效率壓榨到極限。
其實,追求給學生減負,真正要達到的目的不正是這樣嗎?既要保證孩子的睡眠和休息,又要確保孩子高效地學習了該學的知識。
所以我覺得,我們討論作業熔斷制度,考慮作業分層佈置制度,這些都是實現“減負”這個目的的“術”,但並非關鍵所在
關鍵是在於讓孩子自己有自驅力,主動追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要讓孩子明白,
學習不是為了老師,
學習也不是為了父母,
而是為了自己。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減負就不再需要搞什麼“熔斷”,甚至老師都可以放心地不再佈置強制完成的作業,完美實現減負目標。
不過話是這麼說,咱們成年人尚且經常控制不住自己,比如我今天,明明說好了要減肥,晚上還是忍不住去吃了炸雞和披薩。
所以,要求孩子們每天都能有自控力好好學習,確實太難了。
圖源:電影《墊底辣妹》
因此,估計之後關於怎麼在作業這塊給孩子“減負”的討論
還是會不斷地進行下去。
各種方法的出臺,也會層出不窮
這不得不說是教育界的一種無奈。
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還是儘可能地多和孩子交流
聊聊夢想,聊聊未來,
聊聊他理想的學校、理想的職業、理想的生活
如果能給孩子在心底埋下一顆願意為了美好未來努力的種子
很多事情也就不需要咱們老母親操太多心咯。

📕你可能還喜歡讀

原創不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多多點贊、在看、轉發支援
希望咱們的孩子
都能為自己學習、努力
擁有美好的未來✨
❤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