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明確拒絕與中國脫鉤!3月赴美遊客大跌,特朗普經濟政策支援率創新低,多地爆發抗議!諾獎得主等數十位經濟學家,簽署“反關稅宣言”

美國近期關稅政策朝令夕改,引發信任危機,關稅風暴衝擊全球貿易體系的同時,也令美元價值和地位受到負面衝擊,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4月20日,據央視網援引《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對自由貿易非常依賴:七大科技企業中,海外收入在總收入中佔比過半的有五家。韋德布什證券全球科技研究主管丹·艾夫斯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美國科技行業正因為當前的關稅政策,遭受一場供應鏈層面的“末日危機”,資本支出全面萎縮、新專案相繼擱淺,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將難以逆轉。

調查顯示特朗普在經濟問題上的

支援率跌至其總統生涯最低
當地時間4月19日,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CNBC最新全美經濟調查顯示,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關稅、通脹和政府支出的處理方式引發廣泛不滿,其在經濟問題上的支援率創下總統生涯新低。據悉,有4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未來一年的經濟將惡化。
調查發現,44%的受訪者認可特朗普的處理方式,51%的受訪者表示反對。在經濟問題方面,特朗普的支援率為43%,反對率為55%。
參與此次調查的民主黨民意調查機構哈特事務所(Hart Associates)的合夥人傑伊·坎貝爾表示,特朗普二度執政的初衷就是改善經濟,但到目前為止,人們並不滿意他們所看到的結果。
該民意調查於4月9日至13日對1000名美國人進行,誤差幅度為3.1個百分點。

反對特朗普政府

全美多地舉行抗議活動

當地時間4月19日,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多個城市舉行抗議活動。
抗議活動組織者表示,他們抗議特朗普政府侵犯公民權利和憲法的行為,包括驅逐大量移民、透過解僱眾多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實際上關閉多個機構來縮減聯邦政府規模。
此外,抗議者計劃在特斯拉汽車經銷店外舉行活動,抗議埃隆·馬斯克及其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在精簡聯邦政府機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9日,美國華盛頓特區,數百名參加抗議示威的人士在白宮的圍欄前抗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諾獎得主等數十位經濟學家

發表宣言反對美關稅政策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當地時間19日報道,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數十位經濟學家簽署了一份“反關稅宣言”,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稱其“誤入歧途”,並警告稱這可能會導致“自我造成的衰退”。

在這份“反關稅宣言”中,作者警告說,取消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方面“不連貫和破壞性政策”迫在眉睫。
宣言中寫道:“現任政府徵收關稅的動機是對普通美國人面臨的經濟狀況的錯誤理解”,“我們預計,美國工人將首當其衝地受到這些誤導政策的影響,表現為物價上漲和經濟衰退的風險。”
宣言還批評稱:“美國威脅和強加給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是使用錯誤和即興的公式計算的,沒有經濟現實的依據。”
截至美東時間4月19日晚,已有956人簽署這份“反關稅宣言”。

3月赴美遊客銳減近12%

美國旅遊業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直保持著巨大的貿易順差,美國旅遊協會資料顯示,2024年美國旅遊業收入約1.3萬億美元,為美國創造了約1500萬個工作崗位。
不過受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的衝擊,以及美國政要對其他國家負面言論和愈發嚴格的邊境和移民政策的影響,美國旅遊行業正在面臨挑戰。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3月赴美外國遊客數量同比下降近12%,這是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大降幅。報道援引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際貿易署的資料稱,3月份中美洲的赴美遊客同比減少24%,來自西歐國家的遊客同比減少17%,其中德國遊客數量的下降28%、西班牙下降25%。
以上資料並不包含美國國際遊客最大來源國加拿大。美國旅遊協會估計,僅憑加拿大一國每年就為美國貢獻了約2000萬人次的遊客,許多加拿大遊客為了逃離寒冷的冬季,前往美國佛羅里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地旅遊,並在當地貢獻超過200億美元的消費。而在美國宣佈對加拿大徵收關稅後,加拿大政府呼籲公民購買國內產品並在國內度假。
根據加拿大政府的初步統計資料顯示,截至3月,與去年同期相比,駕車訪問美國的加拿大公民人數下降了近32%。從美國乘飛機返回加拿大的人數下降了13.5%。
由於赴美遊客數量大幅下滑,美國旅遊協會預測,2025年美國旅遊業收入或將減少720億美元,酒店、航空、餐飲等行業將面臨連鎖反應。此外,美國高盛集團預測稱,在最壞情況下,入境遊客和消費雙雙減少可能給今年美國GDP造成0.3%的損失,約合900億美元。
牛津經濟研究院旗下分析機構“旅遊經濟學”負責人亞當·薩克斯表示,美國政府種種言論和行為導致其盟友產生負面情緒,即使美國調整姿態,美國旅遊業也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好轉。

“這是本屆政府的態度” 

英國明確拒絕與中國脫鉤

英國《每日電訊報》18日刊登了對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裡夫斯的專訪,裡夫斯在專訪中表示,英國應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的夥伴關係,而非設定新的障礙,“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認為不與其接觸是非常愚蠢的。這是本屆政府的態度。”
裡夫斯還表示,她支援中國快時尚企業希音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在專訪中提到了中國電動汽車,她表示,“很多倫敦電動計程車在英國生產,所有者是中國公司。我認為倫敦擁有這些電動計程車是一件好事。它們也很受計程車司機歡迎。”
裡夫斯表示,她今年早些時候赴華參加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以提升英國金融服務企業在華運營能力。“這些安排顯然符合英國國家利益,我將用這種態度與世界任何國家開展貿易談判或金融對話。”她說。
《每日電訊報》寫道,這些言論進一步表明,工黨政府下定決心要深化與中國的貿易與金融聯絡,而這正是英國首相斯塔默數月來推動的議程。
裡夫斯定於下週赴美參加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等一系列會議,並將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會面討論英美貿易協議。

義烏女老闆對CNN霸氣喊話美國客戶:
美國要貨就給不要就分給其他客戶
據央視新聞4月20日報道,聶自勤在義烏商貿城經營了近20年萬聖節用品,已是頭部商戶,也曾被評為義烏最牛老闆娘之一。本週,有媒體採訪她面對關稅戰影響,如何處理美國客戶的退單時,她的回應在社交媒體上走紅。
義烏國際商貿城商戶 聶自勤:美國客戶年前訂的貨,是打算4月底就要出貨的,但是現在就是待定。待定,看看,然後怎麼解決還不知道,我們就是跟他確定,他要,那我們就做,不要,我們就出給歐盟的其他客戶。
正是這番堅定果決的回應,直到本週五,她的店裡迎接著國內外媒體的密集採訪。包括美國CNN的新聞記者都在好奇,這位店內出口銷售總額近一半在美國的老闆娘,將如何面對此番考驗。
義烏國際商貿城商戶 聶自勤:CNN記者問我,美國的生意對我有多少影響,然後我也告訴他了。我說您看到了,如果美國不要,那我就分給我們其他客戶,我這句話可能說得霸氣了一點,我認為美國關稅增長影響可能暫時停不下來,那我們就先找出路,先改變自己。
“我們遇到困難不要等,遇到困難找出路,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眼下聶自勤正主動出擊,一方面聯絡歐盟客友分銷訂單,一方面積極拓展國內傳統節慶產品市場。
“改變自己,先找出路”,這也是當前眾多義烏老闆所要面對的現實。
今年43歲的傅江燕,和丈夫一起經營襪子店,在網上做跨境貿易。每天8點多,傅江燕都會到商貿城的外語角學習阿拉伯語;9點多,再回到店鋪錄製介紹產品的影片,並用AI轉換為36國語言。她說,已經有外國客戶看到影片後下單:“哪怕是成交一兩個訂單,那也是增加了一些客戶。”


在義烏商貿城的二十多萬名從業者中,65%以上是女性。面對困難,她們展現出不尋常的韌勁兒,努力尋找突圍之路。“我們義烏女老闆就是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不會退縮。第一時間就是想對策,再苦再難,也不會撂挑子不幹。得使勁幹、有規劃地幹、有方向地幹,一年要比一年幹得好!”
編輯|程鵬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網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