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誠懇向所有的讀者道歉,上篇講“天水幼兒園血鉛超標事件疑點”的文章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我必須更正,茲事體大,必須用更大的聲量發出!
上次我質疑檢測報告中的鉛含量資料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鉛含量,會讓做出來的饅頭“硌牙”,再結合園方動機,我嚴重懷疑新增工業顏料的說法不可信。
我承認,當時寫這篇文章手速太快,做的調研其實很不充分,自己的理性思維被一種憤怒的情緒所抑制,導致我犯了一個經常被我自己抨擊的錯誤:先有結論後再去找證據。
經過一天的冷靜思考和查證,我必須對我此前的觀點做出修正,我最新的觀點是:
天水事件中,幼兒園的廚師將工業用檸檬黃(中鉻黃)新增進麵粉中做成饅頭,導致幼兒出現慢性鉛中毒的可能性,從技術上來說是完全存在的。
請聽我解釋。
第一、鉻黃能不能用來給饅頭均勻染色?
很多人說,鉻黃不溶於水,所以不可能給饅頭均勻染色。這個說法很容易證偽,因為很多人都用影片監控中的做法,將極細的鉻黃粉和麵粉先充分混合,然後完美復現了顏色均勻一致的饅頭,驗證為實,無可爭議。
第二、鉻黃做出來的饅頭有沒有異味?口感正常嗎?
同樣的道理,實驗證明,沒有異味,口感正常。如果你不信,可以自己做實驗。
第三、鉻黃很難買嗎?
一點都不難,只要在購物平臺搜尋“檸檬黃”甚至“食用色素檸檬黃”,第一屏就能出現。且很容易買到,價格比食品級色素更便宜。

某電商平臺搜尋結果
第四、饅頭中 1300 mg/kg 的鉛含量會導致急性鉻中毒或者鉛中毒嗎?
有人指出,如果按照檢測報告的含量。幼兒吃完會立即出現急性鉻中毒或者鉛中毒的症狀,不可能隔了那麼久才曝出來。這種說法看似很有道理,因為幼兒急性鉛中毒的攝入量僅為 7 毫克左右,而一個 50 克的天水毒饅頭,就含有 67 毫克鉛,這還不妥妥的立即急性鉛中毒嗎?實際上,這種說法忘記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吸收率。鉛只有被吸收到血液中,才會造成中毒現象,如果只是停留在腸道中,是不會中毒的。幼兒對鉛的綜合吸收率,我查了資料,是大約 2.7% (胃液可溶出比例約 9%,腸道吸收率約 30%,綜合吸收率約 2.7%),也就是說,一個饅頭中 67 毫克鉛,只能被吸收掉不到 2 毫克,剛好是慢性鉛中毒的劑量。
以上四條,足以讓我得出結論:從技術上來說,將工業用檸檬黃新增進麵粉中做成食品,導致幼兒出現慢性鉛中毒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可能聽到這裡,你馬上又會質問說:那他們的動機是什麼?他們的購買記錄在哪裡?包裝袋上寫著不可食用看不見嗎?一個廚師連這種常識也沒有嗎?等等等等。
這些問題當然需要解釋,但這已經不是我現在關心的重點了。因為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一個遠比天水事件真相更可怕的事情,甚至讓我突然背脊發涼、手心冒汗。
你們有沒有發現?普通人一不小心把工業用檸檬黃當作食品色素使用的可能性不僅存在,而且極大。
注意,我沒有說天水幼兒園的廚師是誤用,他們的動機我根本無從得知,而且官方也通報了他們是明知故犯,我根本無意替他們洗地。
但一碼歸一碼,他們是不是誤用和這種有毒物質是不是容易被誤用,完全是倆回事。你們看,當我在某主流電商平臺以“食用色素檸檬黃”為關鍵詞進行搜尋時,搜尋結果中竟赫然出現了工業染料“鉻黃”的商品。這讓不熟悉這類產品的買家很容易發生混淆。

某電商平臺搜尋結果
更令人心驚的是,部分“鉻黃”商品採用了與食品新增劑極為相似的簡易包裝——透明塑膠袋或普通塑膠瓶,粉末狀的形態與檸檬黃幾乎無法用肉眼分辨。檸檬黃色的鉻黃,準確的稱呼應該是檸檬鉻黃。

部分商家雖然錯誤使用了“檸檬黃”這個商品名,但起碼在主圖上標註了商品的用途,也就是顏料。

但一些商品的標籤上不僅直接標註“檸檬黃”,還直接省略了“不可食用”、“工業級”和“顏料”字樣。讓買家很難與食用色素區分開來。

在混亂的網購環境以及不規範的商品標註下,鉻黃與檸檬黃的混淆成了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食品安全炸彈。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兩種“黃”之間,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食用檸檬黃,學名“酒石黃”,是一種國家標準允許使用的水溶性合成著色劑。在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劑量和範圍下,可以應用於飲料、糕點、糖果等食品的著色。它的存在是為了讓食品呈現出更誘人的外觀。
而鉻黃,其化學成分是鉻酸鉛,是一種鮮豔的黃色顏料,因其穩定性和遮蓋力,被廣泛應用於油漆、塗料、塑膠和油墨等工業生產中。然而,它的美麗外表下隱藏著劇毒的核心。鉻黃中含有兩種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重金屬元素:鉛和六價鉻。鉛中毒會嚴重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腎臟,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更是有不可逆的傷害。而六價鉻則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和腐蝕性,長期接觸或吸入會引發肺癌、鼻咽癌等多種癌症,並對肝、腎等器官造成嚴重損害。
面對這一明確存在的風險,我們不應繼續保持沉默。在此,我們發出最緊急的呼籲:
1、呼籲廣大消費者提升安全意識,請務必在購買食用色素時,請仔細檢視產品說明,確認商品有明確的“食品新增劑”字樣、國家強制的 SC 生產許可編號和生產廠家資訊。對於價格異常低廉、包裝簡陋、資訊模糊的產品,要抱持百分之二百的警惕,做到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2、呼籲電商平臺履行責任,對“食用色素”、“檸檬黃”等高風險關鍵詞進行精準干預,隔離食用級與工業級產品的搜尋結果。同時,對涉及食品新增劑和工業化學品的品類的商品主圖、標題、警告標識等進行清查,從源頭上杜絕混淆的隱患。
3、呼籲市場監管部門展開行動,對所有銷售工業化學品的商家,強制其在商品主圖、標題和詳情頁的最顯眼位置,以紅色、加粗等醒目方式標註“工業專用,嚴禁食用”等最高級別的安全警示。對任何標識不清、存在誤導消費者嫌疑的商品,應立即下架處理,並追溯其源頭,嚴懲不法商家。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立即在網上用跟我一樣的方法搜尋“檸檬黃”時,已經看不到我在本文截圖中的那些“可怕”的結果,那說明,有關部門或者電商平臺已經跟我一樣意識到了問題。如果,你搜到的結果跟我搜到的大同小異,那麼,請轉發本文,讓更多的人看到,這可能是一個比天水血鉛事件更加可怕十倍的大問題!如果不解決,雷還會一個接一個地爆。
(本人發毒誓:沒有被任何人收買,完全出於自己的良知而下筆)
您怎麼認為?歡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