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為什麼新的一年,要從“心態”開始
回想一下,在今年的熱點中,哪個內容最觸動你?
-
是哪吒百億票房,振奮人心,展示國漫榮光。 -
還是宇樹機器人,神奇表演,秀出中國技術。 -
或是DeepSeek,火爆全網,掀開了全民AI時代的大幕。

與此同時,你會不會也有一種感覺,彷佛時代真的變了,自己不知覺中產生了一絲焦慮感。
特別是回到工作崗位,面對全年的業績目標、面對降本增效的現實環境、面對越來越大的風險挑戰,很多人發現自己既不是天賦異稟的哪吒,也不是苦苦修煉的申公豹。
更多人,還是那個努力排隊,認真乾飯的“土撥鼠”;或者是認真努力,只為守住3秒的“結界獸”。而現實世界中,既沒有太乙真人的法寶,也沒有龍族的魔力,關鍵時刻還是要靠自己和團隊,堅韌向前。
而其中的心理韌性就特別重要。如何用更堅韌的心態、更積極的情緒面對新的一年,是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02 什麼是心理韌性
清華大學教授,積極心理學專家彭凱平老師有一段名言: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在社會競爭的過程中,前期靠體力,中期靠腦力,後期靠心力——心理韌性。
其中心理韌性的“韌”字,在古文中有“刀切牛皮”之意。形容用銳利的刀子切割熟牛皮的那種感覺——似乎能夠劃得動,但卻總是拆不開、劃不爛。
在今天的語境中,我們往往會把它理解成“能扛事”、“耐挫折”、“打不倒”,一個人特別有韌性,往往就說這個人很“皮實”,不會有玻璃心。
而在積極心理學領域,則是把韌性理解為三個要素的總體,如果用一個公式來形容,就是“心理韌性=復原力×堅毅力×創傷後成長力”。三者缺一不可。

其中,復原力(Bounce-back-ability)是指人在經歷了重大挫折後,迅速恢復的能力。
其中,堅毅力(GRIT)是指人面對風險挑戰,能持續承受困難,適應變化並堅定前行的能力。
其中,創傷後的成長力(PTGD)是指人在重大不幸或創傷之後,仍然能夠奮發崛起的能力。
03 測一測,我們的心理韌性怎麼樣
理解了心理韌性,很自然的我們就想知道,自己(或團隊)的韌性怎麼樣。關於心理韌性的測試,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比較簡潔的是RS-13“韌性量表”的十三道問題。

請做幾次深呼吸,平靜的完成上面的測試。在將所有分數加總起來,你會得出一個介於13與91之間的分數。分數愈高代表韌性愈強,愈低則代表心理抵抗力愈低。
-
【如果你的分數高於72分】
沒有什麼事情能很快將你擊倒。你可以應付大多數挑戰,滿足你人生遇到的大多數要求。某些情況在你看來-絕對是困難的,不過你有能力靈活地對厄運做出反應,進而找出一個適合你,並且能夠讓你進步的解答。
-
【如果你的分數介於67與72分】
你具有中等的抵抗力。多數時候,你能夠為自己遭遇到的問題找到解答,縱使有時得花不少力氣。一般來說,即使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你也能夠重新找到生存的勇氣。
-
【如果你的分數低於67分】
可以意識到我們需要有計劃的提升心理韌性,以便降低罹患憂鬱症和身體方面疾病的危險,以及提高對自己人生的滿意度。若分值過低,請務必尋求心理方面的協助。
04 提升心理韌性的基本原則
無論我們的心理韌性“評分”如何,其實都只能代表一個時點下的狀態。分高者不必得意,分低者也不用失落。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一系列風險的挑戰,我們總需要掌握能夠自主提升韌性的方法,以求讓自己想得清楚、活得積極;也可以讓我們有賦能團隊和家人的技能。
在這方面,積極心理學專家,塞裡格曼教授提出個四個重要原則,能夠提升我們自己,也能夠提升團隊成員的心理韌性。

第一類:積極自我認識
包括創造瞭解自我的機會,發現真實的我;確信自己的直覺及能力,發現自身潛在的天賦;自我照顧和關心自己的需求,情感和健康。
第二類:提倡積極思維
避免災難化思維,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自我改變的力量,聚焦自己可以改變的地方。
第三類:加強關係建設
包括加強與其他人(親人、朋友,組織)的聯絡與接觸,增強積極的社會聯絡。
第四類:未來導向
包括著眼未來,試著從長遠去審視自己當前的處境;保持對最好結果的期待,培養樂觀主義精神;為實現目標,有規律地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行動的習慣,心動不如行動。
05 生活中提升心理韌性的有效方法
也許你會說,這些原則我明白了,可是有沒有一些更加可以落地的方法、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心理韌性呢。
沒問題,接下來,我會結合積極心理學和我們中國企業管理者的典型特徵,分享一些親測好用的小方法,這些方法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是可以融合生活場景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1:調整認知(轉念)
人的行為,受到ABC法則的影響。A(Activating events)是誘發的事件;B(Beliefs):是即個體對事件的認知和信念;C(Consequences),是由情緒行為產生的後果
一個事情的發生,會觸發我們的某個(些)信念,進而帶來某種情緒併產生影響。很多我們的消極情緒,都是因為對某個事情的成見或固有認知所致。因此,面對“看起來不可改變”的事件,或者讓人憤怒的事件,只要調整我們的認知,就有可能恢復到正常的情緒狀態,進而帶來積極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轉念。

以《哪吒》中的申公豹為例,面對不公平的待遇,如果只是覺得人心中的成見就是大山,改變不了什麼,那可能最終只好選擇妥協甚至成為幫兇;而一旦相信成見也可更改,瞬間可能就化身為挺身而出的英雄。
以一個同學老陳為例。新年一開始,領導就讓他們承銷一個新產品(A),他原本的思路就是覺得很倒黴,其他團隊不安排,偏偏選擇自己的團隊,這一定是領導偏心(B),於是就想向團隊吐槽和抱怨(C)。
但是轉念一想,面對更復雜的市場環境,賣新產品雖然費勁,但也擺脫了巨大的回款壓力,這也許是一個新機會(B),於是乾脆積極接受這個任務,但也給團隊爭取更多資源和機會。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裡面是要說明,轉念是認知的切換,而不是“阿Q精神”一樣的逃避,其本質是堅韌、積極、成長型的思維方式。
比如,我怎麼這麼倒黴,(轉念)也許是在磨礪我;我做的太糟糕了,(轉念)其中有一點還行;我恐懼被人批評,(轉念)受批評才有進步;我對未來迷茫了,(轉念)天生我材必有用……
用好這種方式,關鍵是保持心態的平和,別害怕、別擔心、別較勁。當生活中出現無力改變的風險時,不要害怕,要相信我不是惟一的相關方;當目標太高無法現即時,別擔心,降低一點目標反而會提升韌性,為創新打造空間;當相關方卡在一些事情上過不來,那麼也別太過鑽牛角尖——山不向我走來,我就向山走去。
方法2:評估風險,早做準備
大家經常都在談風險,那麼風險的本質是什麼呢?按照國際標準風險管理指南《ISO 31000》的說法,風險是不確定性對於目標的影響,簡稱UOE。
-
U(Uncertainty):不確定性
包括已知和未知的不確定性,例如我們對於明天的天氣是有所瞭解的,大概什麼時候下雨,心裡是有認知的;但是DeepSeek這樣“橫空出世”的技術產品,以及AI對於人類世界可能帶來的變化,就是屬於未知的不確定性了。
-
O(Objectives)目標
這是不確定性作用的主體,我們經常關心的目標如家人健康、財產安全、業績合格、現金流充沛、團隊穩定、合規合法等…很多時候我們說的“風險”其實本質上擔心的是目標,尤其是和健康安全相關的目標。
-
E(Effect):影響
這是不確定性給目標帶來的真實作用,包括負面和正面兩方面。對於很多從事金融或者投資工作的人來說,更看重不確定性的積極因素;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從心理韌性的角度,我們一定更關注負面的影響。
積極心理學認為,提升韌性的一個重要技巧,就是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負面場景”有所準備。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對風險進行快速的評估——以下提供三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幫助您和團隊(或家人)快速發現負面的風險,並做出準備。
-
問題1:未來會有哪些風險,重大風險是什麼? -
問題2:萬一真發生怎麼辦,有預案嗎? -
問題3:最糟糕會怎麼樣,不能夠接受怎麼辦?
《哪吒2》中,申公豹對於風險的評估是比較謹慎的,當李靖提出要向元始天尊彙報時,他第一時間猜到了其中利害並加以阻止;而當他看到弟弟傷口的一瞬間,也就想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風險,並強忍悲憤,第一時間做出最理智的選擇。
回到現實,讓我們繼續用“老陳”來舉例子。他的銷售團隊天然面對“資金風險”、“合規風險”、“團隊風險”這些固有風險。其中最讓他擔心的就是團隊人員離職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偏偏過去也沒有更適合的預案,那就更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知道了風險,就便於穩住心態,更好的化解風險。正如查理芒格所說,哪裡會死,就不要去到那裡。但老陳也不懂具體的應對措施,為此他把問題真誠的交給了DeepSeek。
而後者也沒有讓他失望,僅僅用10秒鐘,就給出了5條可行的應對措施。包括:提升管理許可權,改變薪酬結構,打造個人IP,精準解決痛點,製造競爭危機感等。以下的截圖,展示出了真實的人機對話過程。


作為一個風險管理領域的“老司機”,我看到以上內容的時候,也不得不由衷感嘆,DS在提升韌性、應對風險方面的能力太強了。
但並不是有了DS,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關於2025年的風險,我想說: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業務別貪多,回款最重要;勝負經常有,人才不多見;不管走多遠,合規是底線。
方法3:提升審美,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如果你說2025年,有什麼提升積極情緒、提高心理韌性的簡單方法。我一定會推薦你:“提升審美”。
按照積極心理學原理,當我們在欣賞經典音樂、優秀電影和藝術作品的時候,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會讓我們更容易面對壓力,緩解焦慮,提升心力。
欣賞音樂作品,不用考慮“懂”或者不懂,只需要調動我們的“本能”——例如聽到某個旋律,你體會到了什麼情緒?讓你聯想到了什麼東西?激發了你哪些獨特的感受——都可以提升我們的心理能量。

欣賞電影作品,不用考慮票房問題,公認的經典電影、你特別喜歡的老電影、有助於調節情緒的治癒系作品都是很好的選擇(不建議選擇太血腥暴力的)。
如果你特別需要勇氣面對困難,《哪吒》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正在組織的變革期,不妨考慮一下《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或者《流浪地球》。
如果你需要探索團隊/子女優勢的管理者,可以看看《嗝嗝老師》;如果你希望老闆給你支援,但卻資源有限,或者面對團隊內部大量的反對聲音,可以看看布拉德皮特的《點球成金》……
欣賞電影作品,關鍵是放下評判心,讓自己保持沉浸的狀態,和這些作品裡的角色產生共情,感受相似問題的解決歷程,從而得到積極的能量。

欣賞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如雕塑、建築、繪畫,詩歌等,也不用考慮我能不能看明白這些藝術品。因為藝術品就是在用「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表達想法的東西——它就是希望你能夠切換一種視角來看待問題。
比如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的經典作品《紅黃藍》,當你欣賞這幅畫的時候,其實不用考慮作者在表達什麼。你完全可以首先發掘具體形象背後的含義,你感受到了什麼?再去凝視那些被隱藏,被忽略的東西,讓你感受到什麼?
也許你是一個有焦慮感的產品經理,會發現所謂作品,就是舊要素的新組合;也許你是一個煩惱家庭關係的職場人,會發現其實自己的生活中已經有了各種顏色,關鍵是進行調和。

或許你的工作非常忙碌,但還是希望你能夠過欣賞“音樂”,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透過欣賞“電影”,與人物美好品格共情;透過欣賞“藝術”,開啟多元的思維視角。
06 方法N:其他在日常提升心力、增強韌性的小方法
提升韌性的方法還有很多,下面再選擇一些大家便於實踐、便於應用的方法,以供參考。
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
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腹式呼吸。深吸氣時,先使腹部膨脹,然後使胸部膨脹,達到極限後,屏氣幾秒鐘,逐漸撥出氣體。呼氣時,先收縮胸部,再收縮腹部,儘量排出肺內氣體。反覆進行吸氣、呼氣,每次3~5分鐘。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於與人溝通,做決策之前,可以透過讓杏仁核降溫,使我們的情緒狀態保持穩定。
森林浴:運動中享受大自然,恢復身心狀態
積極心理學高度認可“森林浴”的價值。您可以在週末,多和家人去到綠色資源豐富的樹林,公園或者其他場所,透過適當的慢跑、打拳、冥想,讓自己從高度的壓力之中解脫出來;如果是搞團隊建設,提升團隊韌性,選擇這樣的模式也會比單純“喝大酒”要有效的多。

展笑容:用積極的行動迎接困難
做出成功的樣子,展示自信的神情,用笑容迎接困難,這是很多高韌性人士的行為特點。所以不妨在日常的工作中,嘗試讓自己的步伐更沉穩;身姿更挺拔;笑容更明媚。這些舉止投足間最簡單的變化,既會影響我們自己的狀態,也會影響團隊和家人的狀態。

真體驗:感受小事中的美好
當壓力增大的時候,是否可以讓自己有一點獨處的時間,以便用心的品一道菜,飲一杯茶?用心的玩個單機老遊戲?完整的唱完一首熟悉的歌?認真的清理一次桌面?或者放空心態,單純做好手頭的事情……越是那些我們熟悉且簡單的事,越容易讓我們產生幸福的心流。
助他人:利他是快樂之本
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天然就需要靠協作生存,因此當我們發揮優勢,幫助他人,收穫笑容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給我們獎勵的激素;而透過幫助他人所構建出的和諧人際關係,又會提升我們在挫折時候的包容感,以及應對變化時的人力資源。
所以主動支援我們的上級;幫助自己的員工;支援那些要協作的團隊,甚至是在生活中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都會提升我們的心理韌性。如果是在困難的工作中,多想想我們的工作會為其他人帶來什麼意義,有哪些人會因為我們的工作而受到幫助、得到好處,多思考那些被客戶、使用者感謝時的場景,也會讓我們有更大的心力去面對挑戰。

寫下來:記錄我們的進步和美好體驗
積極心理學非常鼓勵人,用記錄文字的方式,提升心理韌性。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記錄“三件好事”,這些事請沒有多麼偉大,可能就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可能是我們幫助他人所得到的反饋;可能是我們自己感受到的進步。比如,以下是我寫下來的三件好事:
第一件,家裡的小貓咪在我出門的時候蹭了蹭我的腿;第二件,地鐵裡給老人讓了個座,她對我點了點頭;第三件,吃到了朋友送來的特產,是一種東北的西紅柿,味道很特別。
簡單,但是很幸福。堅持7天以上,就會明顯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
說出來:和我們信得過的人,分享真實感受
無論人工智慧如何偉大,人與人真實的溝通是無法被取代的。面對業績的壓力、面對子女的教育、面對嚴厲的客戶、面對老人的健康、面對兇猛的AI,面對突發的疾病……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壓力,沮喪,迷茫,憤怒……
這時候,不妨邀請幾個知心好友,真實的傾訴內心感受(也傾聽對方的無奈),這種彼此之間真實的吐槽,有時候就是幫我們恢復狀態的好方法。
當然,除了以上的正向方法,我們還可以透過遠離“一些人”,或者減少與此類人接觸的次數,從而降低風險,減少削弱韌性的因素。

07 筆者的祝願
在過去,給大家分享過如何做好年終總結,做好工作計劃……說到底,就是希望能夠透過文字,陪伴創新創業者,帶著積極的情緒和創新思維,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一點點成績。
最後,想用莫泊桑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