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記錄了我2025年3月的生活。
這個三月,我摔了一跤,進了醫院,也終於鼓起勇氣做了凍卵。
抽了很多血,打了24針,生活被迫按下暫停鍵。
也就在這個時候,我走在理療的路上,遇見了滿街的櫻花。
一百塊加幣的意外與溫柔
住在西雅圖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開車去 Whistler 滑雪。
3 月初的雪況不算太好,尤其是早上有點結冰,但下午就好多了。我越來越能享受蘑菇道的起伏,雖然轉彎還不夠標準,但那種上下起伏的凹凸感讓我很開心。天氣也很給力,偶爾能滑到雲層之上,看見大片雲海,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中午在 lodge 吃飯時,遇到一個小孩因為只有現金,無法付款。我提議可以幫他刷卡,結果他把 100 加元硬塞給我,然後拔腿就跑——穿著滑雪鞋,我是真的追不上。那一天我都在想,這 100 塊我該怎麼花。
後來,我請朋友吃了冰淇淋,又幫一家衣服店的店員專門排隊買了一份冰淇淋送給他。最後還剩下 44 塊沒花完。
“禍”不單行。最後一天第一趟滑雪就出了意外。我沒意識到雪況已經和前一天不同了,又冰又硬,而且我沒有熱身就上了黑道,還急著避開身邊的朋友,結果一個彎沒轉過來,直接摔了下去。雪板沒脫落,膝蓋被狠狠扭了一下。當我滾停下來,需要深呼吸才能忍住疼痛。我本以為歇一會兒還能繼續,嘗試站起來去穿滑落的雪板,發現受傷的腿完全無法借力。最後只能求助工作人員,讓他們拉我下山。

這是我第一次進加拿大的醫院。護士很友好,告訴我可以選擇走急診,也可以選擇等醫生——後者費用會友好很多。她大概也知道滑雪扭傷通常沒那麼緊急。
醫生說骨頭應該沒問題,但膝蓋的多個韌帶都有損傷。診斷單上幾乎把膝蓋相關的韌帶全列了一遍。賬單是 290 加元。可能是前交叉韌帶、半月板或後交叉韌帶受傷了。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冰敷,等待它慢慢恢復。
摔倒之後我學著慢下來
在美國看醫生不是一件直接的事。
我對就醫幾乎沒有經驗,一直以為自己很堅強,玩飛盤幾乎沒受過傷。這次受傷讓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折騰了一番,終於約到了Virginia Manson裡的骨科醫生,但時間是在17天以後。如果不先做核磁共振(MRI),醫生也沒法判斷是哪條韌帶受傷。MRI 又是一個星期後的事。等到月末,我才大致知道受傷情況。其實MRI也不能百分百確診,只能提供一個參考。好在目前判斷是部分韌帶損傷,醫生建議我先透過理療恢復,如果不行,再考慮手術。

這段時間最難的,是心態的切換。以前我非常活躍,跑步、飛盤、滑雪是我主要的鍛鍊方式。現在這些都做不了,還要面對可能需要做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風險。我聽說這個手術恢復時間非常長,如果想回到以前的狀態,可能至少需要一年。
24針10天一次暫停人生的選擇
我快要滿 35 歲了。這個春天,我終於邁出了那一步,開始了凍卵的過程。
其實比我想象中要簡單一些。
2 月初,我第一次和生育醫生溝通,隨後做了抽血和基因檢測,一切正常。3 月中旬,例假開始後的第二天,我正式進入促排階段。每天打針,抽血監測激素水平,整個週期持續了 10 天。
我一直對針頭有強烈的恐懼,抽血時從不敢看。前幾次注射是男友幫我打的,雖然不太疼,但我總是緊張。有一針特別疼,我下意識地躲閃,結果越躲越痛,也更害怕了。
我不得不學會自己動手。

起初很緊張,但慢慢發現,其實自己來反而更容易。可以控制節奏,深呼吸,慢慢推進針頭——過程竟然比我想的要簡單,要平靜。10 天裡,我總共打了 24 針。
最後一天打了所謂的“trigger 針”,36 小時後進行取卵手術。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全麻。診所的工作人員非常友好,整個過程讓我感到安全。當麻藥推入身體,不到 5 秒,我就沉沉睡去。20 分鐘後醒來,完全不記得中間發生了什麼。身體不疼,也不慌,甚至感到放鬆和平靜——只是有點頭暈。
我發現,最難的其實不是打針,而是心態的調整和情緒的起伏。
整個過程中不能做劇烈運動,而我又剛好膝蓋受傷,兩件事意外地配合得很好。好像身體替我按下了暫停鍵,讓我更專注地經歷這一切。
風吹過櫻花落在我身上
到了三月底,西雅圖到處都充滿了生命力。
好像無論走到哪兒,都能看到櫻花。UW Quad 裡的櫻花樹應該是最古老的了,旁邊是校園,人很多。
我更喜歡 Queen Anne 社群那些安靜的小街道。


3月30號,我從家裡步行去理療中心做物理治療。走到第六街和 Lee 街交匯的路口時,正好趕上了一整排櫻花盛開的時節。微風吹過,花香淡淡地飄散在空氣中,整條街一個人也沒有,安靜得像一幅畫。
我放慢了腳步,看著花瓣隨著風輕輕飄蕩。就在經過樹下的那一瞬間,一片花瓣剛好落在我身上。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了一場只屬於我的春天——風是柔的,花是開的,疼痛、恢復、等待,也都會慢慢展開,不用著急。
三月的疼痛還在,但春天來了。
有時候生活不會先問你“準備好了沒”,它會一下子推來疼痛、決定、等待,還有春天。但就像站在櫻花樹下的那一刻,我知道,我還在,好像也可以慢慢來。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慢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