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條來自創業者的經驗之談|100個革新產品(12/100)

投資筆記是紀源資本關於投資、商業、科技的所見所聞所想,探討關於世界的一切。
在這裡,你可以收穫:
全球優秀科技公司管理經驗、一線調研;
頂級風險投資人&創業者經驗分享;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人文歷史、商業見聞……
#100個革新產品是《投資筆記》的全新子欄目,在這裡,我們將為您呈現優秀的科技產品,深度剖析它們在創新上的獨特之處。
本文是#100個革新產品的第12篇,蒐集了前11篇內容裡頗有趣味和哲理的31段內容,再次分享給大家。
👉點選回顧:【AIGC時代的賽博遊樂園,BUD想用人工智慧重塑元宇宙想象力】
1.創造力從來都是年輕群體裡的社交貨幣。用全新的工具,創造酷炫的內容,在同齡人社群裡獲得關注的目光,無論任何一個世代的年輕人,這都是底層需求。2017、2018年,抖音剛剛崛起的時候,在這個新興的平臺上,最火的內容,來自當時可能還在讀中學的00後們。他們用花哨的技術流剪輯,無縫銜接的轉場,各種酷炫的效果,定義了早期的抖音: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潮酷社群。正如在QQ最流行的年代裡,90後們以擁有最酷的QQ秀搭配,最獨特的QQ空間設計而自豪。
2.過去數十年裡,遊戲行業一直在試圖向“真實”靠攏,不斷最佳化的物理引擎,越來越炸裂的光影畫質,開放世界帶來的多樣性玩法,VR/AR帶來的沉浸體驗,都在挑戰遊戲世界與真實世界的邊界。在AI的賦能下,玩家將不再是“玩遊戲”,而是真正成為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建設者和參與者。

3.遊戲不是真實世界——關卡Boss的行動永遠有規律,NPC的對話文字總是固定,再開放的世界也總有邊界,遊戲內容也總是有限。但隨著生成式AI的跨越式發展,遊戲行業彷彿找到了突破現實與虛擬邊界的方式。如今,利用AI生成真正有對話能力的NPC,建立更擬真,更龐大的3D世界,擴充套件豐富的玩法,為玩家使用者提供工具來搭建自己的遊戲世界,成為新的創業方向。
4.影刀認為,有三種技術能力,共同塑造了AI智慧。第一類是生成式AI技術,比如大語言模型和擴散模型,這是整個AI智慧的核心。第二類是傳統AI技術,比如影像OCR,語音轉文字,也很重要,與生成式AI技術配合,共同發揮AI的能力。第三類是非AI的技術,比如檔案內容提取,影片語音提取,主要提供輔助支援。
5.今天的AI在企業場景裡究竟可以做什麼?從具體應用層面來看,企業大體上有四類事情是可以交給AI去做的。第一大類是知識搜尋問答,也就是幫助企業員工獲取一些相對專業乃至私有的知識、系統的資料。這也是大多個人使用者對於AI最直接、最簡單的認知——有問必答。第二大類是文件分析處理。有一些工作是和翻譯相關,另外更多的工作則是要做識別、提取和解析——把繁雜的資訊從多種格式的文件中拆解出來,重新組合成形式統一的文件。在影刀的客戶中,在海關報表、簡歷篩選之類的工作中,都可以用到相關技術。第三大類是內容創作生成。比如生成一段文案、一張圖片、一個影片,或者自媒體上的複合型內容。正如我們所知,已經有很多自媒體平臺上的作者在用AI幫助自己進行創作。第四大類則是程式碼編寫生成。AI會根據使用者的要求來寫作生成任何型別的程式碼,包括Python,JS,Java,SQL等等。程式碼生成是生成式AI的一個主攻方向,透過程式碼再進一步完成更多工,可以極大地提升AI智慧的能力。
6.“業務人員可以不用懂AI技術本身,只要把AI當成一個黑盒子就行,一端輸入進去,另一端輸出出來,就像魔法一樣,我們把AI能力封裝成了元件,對業務人員來說只要關注輸入輸出就可以把AI能力用起來。”
7.中國人飲用植物漿液的歷史極為悠久,豆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紀,是中國最廣為接受的大眾飲品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的植物蛋白飲料產業開始啟動,以維他、露露、銀鷺等品牌為代表的大豆、杏仁、花生等植物奶品類,多年來也在國內取得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在中國傳統飲食裡,就存在素雞、素燒鵝這樣的“仿肉”產品,以及國民級大品類豆腐,品類十分豐富,可見中國消費者對植物蛋白產品的接受度天然就很高。
8.亞洲人是否真的存在某種口味偏好?OATSIDE對此有非常深入的思考。比如,東南亞市場就和中國市場有一定區別。在中國,消費者喜歡說“甜食的最高境界是不那麼甜”,但東南亞的飲料文化裡,甜飲料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9.虛擬現實VR反映的是數字世界的映像。AR則是增強現實,更多是基於現實世界以數字映像進行的增強和補充。而MR,Mixed Reality,顧名思義,是對於VR和AR的一種結合。
10.比如近兩年大熱的Apple Vision Pro,就可以被看作一個MR裝置——既可以透過攝像頭將真實的物理世界反映到自己眼前,也可以暫時隔絕真實世界,以完全虛擬的世界觀去打遊戲、看照片、看電影等等。而XR——Extended Reality,則是對以上這些裝置型別的一個統稱。
11.“摸著蘋果過河能少走彎路”。Apple Vision Pro樹立了一個正規化,背後是XR、MR、乃至VR與AR賽道的廣闊前景。
12.效率,當然是衡量一件工具優良與否的重要指標。而我們都曾太多次地看到,當效率的提升突破了一定的閾值,給個體與社會帶來的很可能是質的改變。
13.人的眼睛,是作為個體與外界產生連線的最重要器官。一雙眼睛足夠強大,由眼至腦的資訊處理能力足夠強大,將對於個體乃至社會群落意義非凡。
14.消費級XR眼鏡的市場意義早已不止侷限於打遊戲、看電影等娛樂功能。它對於現實世界的擾動,對於人類原生能力的質的提升,更加令我們激動。
15.消費級XR眼鏡的未來會是怎樣的?會是在娛樂領域持續帶給人們更驚豔的體驗?會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使用者實現遠在千里之外的“實地”購物、看房、會友?又是否能成為新一代的效率工具,促進更多辦公者的生產力提升?我們相信,需求是不會被單向創造的。XR將與每一名個體乃至時代發生積極的碰撞,推演出令人叫絕的思路與方案。

16.在數碼硬體領域,有一個經典的不可能三角,也就是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效能、尺寸與價格三者很難做到平衡,如果想把其中某兩者做到極致,那第三個要素一定無法讓人滿意。
17.賽富樂斯CEO陳辰認為,優秀的硬體產品從來不會是偏科生,並不是只是晶片強、互動流暢、系統完善就能征服消費者的,而是各方各面的優勢一點一點疊加起來,量變產生質變。而消費者購買產品,最後只看一點,就是整體的使用者體驗。
18.這是一個“多屏化”的時代,當下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遊走在無數螢幕之間。從一兩英寸的智慧手錶,六七寸的智慧手機,十餘寸的平板電腦和筆記本,二三十寸的桌上型電腦,四五十寸或者更大的電視,再到寬高數米的各類商顯屏乃至戶外大屏。隨著智慧汽車普及,車載顯示也會成為廣泛存在的場景。
19.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目前XR眼鏡背後意義最重大的三個技術板塊,分別是:光學技術、顯示技術,以及晶片。
20.對於汽車這樣一種極度複雜、容錯率極低的工業產品而言,沒有哪家企業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完成全車所有零部件的生產。而任何一個整車廠,都需要聚攏眾多可靠而優質的零部件供應商,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整車製造過程。尤其在智慧汽車時代,一臺車在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都各自需要術業有專攻的零部件供應商。而在這些供應商之中,就可能誕生汽車行業中的隱形冠軍。
21.一臺汽車可以隨著技術的進步、政策的發展、人們需求的變化而不斷進化蛻變。就像智慧手機,不再像傳統功能機那樣,從一齣廠就被固化了能做哪些事,而是可以隨時升級系統,下載新的應用,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
22.將來駕駛員坐上駕駛位,繫上安全帶,方向盤會自動彈出在面前。汽車熄火後,方向盤自動收回到儀表盤下方,駕駛位的座椅自動後移,為駕駛員下車騰出空間。一整套動作都極具儀式感和科技感。
23.汽車就像人一樣,需要有大腦(智駕域控制器)、小腦(底盤域控制器)的不同分工。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攝像頭等感知系統就相當於眼睛、耳朵,用來觀察情況。
由智駕域控制器來處理感知系統的眾多訊號,分析運算,並規劃運動路徑,這就是大腦的工作,然後把路徑指令發給底盤域控制器,由這個小腦根據路徑,具體控制制動、轉向、懸架、驅動系統(相當於手和腳)協調工作,去保證汽車按照這條路徑執行。
就像我們要去抓住一個正在逃跑的人,大腦只需要分析逃跑者的方位和動向,並決策按什麼路線去追他。而我們的手應該如何擺動,來與腳的動作協調,保持身體的平衡;在奔跑中要轉彎時,為了對抗離心力,身體應該向哪邊傾斜多少度?這些都不需要大腦來思考,而是小腦的職責。
24.如果說人類的DNA像是一臺汽車的操作手冊,那麼蛋白質便組成了讓車子開動起來的各種零部件。反過來,一旦科研機構能夠改造蛋白質,或者設計出新的蛋白質結構,它們就可以在醫藥和生物製造中發揮更多作用。
25.宋樂將蛋白質比喻為一條珠鏈,組成生命體中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正如珠鏈上有20種不同的珠子。然而20種的搭配組合還不夠,形成一條鏈之後它會摺疊,呈現出不同的三維形狀,而這些都會影響到珠鏈的具體功能,使蛋白質有超越想象的搭配組合數量。

26.一臺燃油車所需的晶片數量大概在600到700顆之間,車窗的升降,啟動的點火,發動機的溫度,都仰賴晶片發揮作用。一臺電動車所需的晶片數量大概在1600顆左右,相比燃油車成倍提升。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未來智慧車需要的單車晶片數量會達到3000顆。與此同時,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近700萬臺,中國在其中佔據近半份額。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臺,中國預計能達到1000萬。根據海思的資料,預計2027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總額將接近1000億美元,中國市場也將突破千億人民幣,2022年到2027年,汽車半導體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
27.雖然晶片很小,但一臺智慧車上,要用到的晶片總量加起來高達3千克。如果只看大類,也有主控晶片、功率晶片、模擬晶片、感測器晶片、儲存晶片五個大類,而在其中,感測器晶片位於汽車的各類感測器之中,負責將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等轉換成電訊號,撐起了一臺車的資訊輸入系統。感測器就是一臺車的感官。感測器晶片不止用量大,細分功能也非常多。因此車企更傾向於一次性採購全家桶,降低供應鏈管理難度。
28.國內高速公路70%的交通事故是由爆胎引起的,胎壓過高或不足因素又在其中佔據77%。對高速行駛的車輛來說,胎壓監測很大程度決定了駕乘者的安全。
29.在2018、2019年,的確出現過比較頻繁的電池自燃事件,行業內將電池自燃稱為熱失控。對此,國家出臺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也就是GB38031,提出規定,單電芯熱失控後,需要對乘員進行報警,並且規定在報警後5分鐘內電池系統不能威脅到乘員安全。
30.什麼樣的產品才是優秀的?這一點上,Moka有自己的看法:軟體行業並不是一個過度貪婪的行業,當一款軟體能夠解決或輔助團隊負責人80%的日常工作,或者覆蓋員工80%的工作場景,產品本身已經足夠優秀了。在其他的20%工作中,企業管理者將會依靠自己的思考與經驗去做決定。畢竟,管理是一件極度依賴思考與判斷的事情。這就是軟體行業裡遵循的“二八原則”。

31.從2000年前後HR軟體的初生,到二十多年後,如今以Moka People為代表的一體化趨勢,這個行業經過了幾輪發展。早期辦公軟體的主流功能是財務與ERP,HR只是其中邊緣性模組。在當時,需要軟體輔助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會選擇與管理諮詢公司合作定製軟體,此後,用友、金蝶、東軟等巨頭也開始著手HR軟體的研發。隨後的幾年中,這個市場逐漸出現了細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各自有了針對HR軟體的不同需求。2010-2015年的行業迭代,標誌著人們正式進入了人才管理時代。企業的三支柱理論(企業三支柱:即COE即專家中心、HRBP即人力資源業務夥伴與SSC即共用服務中心與六邊形)與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組(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係管理)促使HR產品疊加了更多模組。海爾、阿里巴巴等中國巨頭企業獨特而又先進的管理方式逐漸嶄露頭角,也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更多創新空間。2015年到如今,HR軟體市場正在逐漸被HR SaaS所取代,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移動化帶來了基於技術的巨大變數。整個市場的需求更加細分,如今又進入一體化趨勢。未來的變化只會更多,從社會機構變化帶來的靈活用工,到AI發展,都讓這個行業飛速運轉起來。其中,以AI所帶來的震撼最為明顯。
*頭圖及封面圖來源於“周鎣”
往期回顧
-洞察行業-
消費品的新趨勢
新消費
-市場判斷-
融資建議
-100個革新產品-
Moka蘑菇物聯探跡
OATSIDE琻捷電子賽富樂斯
影刀BUD
-個人成長-
如何做決策?
個人成長的秘密
聰明人的特質
迭代思想

溫馨提示:雖然我們每天都有推送,但最近有讀者表示因平臺推送規則調整,有時候看不到我們的文章~
歡迎大家進入公眾號頁面,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點亮⭐️,收藏我們的公眾號,新鮮內容第一時間奉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