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關於未來的想象力:增程、AI晶片、飛行汽車和機器人

頭圖來源 | 作者拍攝
作者 | 伍文靚
編輯 | 蘇   鵬
何小鵬,這位理工男今天將「浪漫」發揮到了極致。
小鵬汽車10週年,何小鵬重回華工母校,將舉辦了多年的「1024科技日」正式升級為「AI科技日」。同時,他還敞亮地對外界披露了關於AI汽車、AI晶片、飛行汽車以及人形機器人等業務的重磅資訊。
舞臺上的何小鵬意氣風發。
30年前,他在這裡敲下第一行程式碼“Hello Word”。30年後的今天,他在這裡迎接一個全新的十年。
“AI時代才剛剛開始,小鵬汽車將會成為全球化的AI汽車公司。”何小鵬信心滿滿地說道。
基於智慧汽車產品的出海,小鵬汽車已在三年前進軍歐洲。
根據最新資料,2024年前三季度,小鵬汽車在歐洲市場取得了中國高階純電車型的銷量NO.1的成績。
從出發歐洲為起點,這家中國車企目前的足跡已遍佈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45家海外售後服務網點。
為了進一步擁抱全球化,小鵬汽車明年將擴張至60個國家和地區。
當然,除了路上跑的汽車,天上的飛行汽車、AIOS還在做更多的出行探索。
AI汽車:要做「有意義」的增程產品
過去十年,小鵬汽車的產品以純電為主。新十年,何小鵬官宣佈局增程路線——此後純電、增程兩條腿走路。
作為上述目標的重要環節,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應運而生。
未來汽車Daily攝
其中,鯤代表超級增程系統,採用下一代增程技術;鵬代表著小鵬一直領先全球的純電體系。
“再做一輛普通的增程車已經沒有意義,”何小鵬坦言,市面上的增程汽車產品已足夠豐富,而他對鯤鵬超級電動體系的期望在於,讓使用者續航焦慮成為過去式。
2022年,小鵬汽車率先佈局了800V超充平臺。眼下,800V已成為行業主流配置。
在今天的AI科技日期間,小鵬汽車釋出了新電機技術——混合碳化矽同軸電驅,電驅CLTC效率93.5%,做到了行業領先的水準。
在新電機以及全平臺800V技術加持下,鯤鵬超級電動體系的純電續航可達430KM,是目前同類產品中最長的純電里程,整體續航最高可達1400KM。
如此一來,使用者一週只需充電1-2次,即可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在充電方面,小鵬汽車將採用5C超充AI電池,實現補能快速。1秒充電超1公里,充電12分鐘,便可以從10%低電充到80%電量,充電效率堪比手機。
同時,小鵬AI電池醫生還能監測電池狀態以及最佳化電池效能,減緩電池衰減的速度,實現電池使用時長增加30%。
雖然鯤鵬超級電動體系並非純電系統,但由於使用了超靜音增程器,解決低電狀態下電動機介入的噪音與抖動,能夠達到幾乎無聲的效果,噪音僅比純電模式增加了1dB(A)。
據何小鵬介紹,這套系統將作為小鵬汽車加速全球化的重要一環,後續會在全球普及。
目前,國內已有1307座小鵬超充補能站。2025年,小鵬汽車還會加速建設國內外S5超級充電站,而海外超充站將面向全部品牌汽車。
除了動力體系的大更新,小鵬汽車還迎來了新的全棧自研圖靈AI智駕體系。
小鵬圖靈AI智駕體系,包括小鵬自研的雲端大/小模型、面向大模型開發的AI晶片及底層架構。
據瞭解,小鵬端到端大模型路線上與OpenAI一致,遵循尺度定律,提升模型大小、資料規模、增加訓練計算量,從而使得模型效能提升。
經過長期的努力,目前小鵬汽車雲端大模型的引數量達到車端的80倍,能夠進一步輔助車端大模型的迭代。
何小鵬還預測,2025年小鵬雲端的算力會達到10Eflops,智駕體驗實現百公里接管1次。
AI晶片:一顆頂三顆通用晶片
輕地圖、輕雷達、重算力已經成為當下智慧汽車行業大部分玩家的共識。
基於對智慧汽車未來發展的判斷,何小鵬認為,端到端大模型對車端算力需求極大,公版晶片的大量通用算力被浪費。汽車AI晶片越定製、才越極致。
正是出於上述考慮,小鵬汽車內部早早便開始著手AI晶片相關的研發。
如今,40核處理器的圖靈晶片正式亮相,可本地執行30B的引數的大模型,整合2個NPU以及面向神經網路的特定領域架構。
據介紹,圖靈晶片能夠讓AI汽車安全加倍,獨立安全島,即時檢測車輛安全;2個獨立影像ISP,能夠應對黑夜、下雨天、逆光等光線不足情況,感知更清晰。
未來汽車Daily攝
更重要的是,一顆圖靈晶片能夠滿足AI汽車、AI機器人、飛行汽車三大應用場景。經過深度定製,圖靈晶片算力可達到100%極致利用,未來AI汽車將搭載至少3顆圖靈晶片。
10月份,小鵬汽車已經在圖靈晶片上跑通了智駕功能。
在圖靈晶片的加持下,小鵬滄海底座的落地和應用就有了可能。
滄海底座是小鵬汽車面向L4場景設計的AI汽車神經系統,它打通汽車各個底層軟體,能夠帶來更穩定的資訊互動,更快的資料傳輸與響應。
具體表現為攝像頭出圖速度更12倍、360影像啟動速度提升10倍,哨兵模式能耗減少72%,為未來的AI汽車綜合能力做好鋪墊。
作為圖靈AI智駕應用的重要載體以及小鵬邁向智駕全球化的第一步,小鵬P7+將在11月7日正式釋出,不區分Max和Pro版本,全系標配高階智駕。
隨著 P7+ 的上市,小鵬汽車也為老車主提供了晶片煥新眾籌方案,從11月11日至12月12日:
單 Orin 車型付費升級到雙 Orin 晶片,支援城市 NGP、AI 代駕等功能,智駕能力隨OTA升級;
820A座艙晶片車型付費升級至8295,車機流暢度提升2倍,座艙功能隨OTA升級。
除了量產L2,小鵬汽車也在推進L4自動駕駛落地,包括研發取消/隱藏方向盤的車型、以及面向全球的Ultra車型。
座艙方面,小鵬汽車打造了天璣AIOS,把類“GPT-4o”能力放進智慧座艙,為使用者在座艙中提供擁有主動思考能力的AI管家服務。
小鵬天璣AIOS將適配全球,面向全球場景、全球語言、全生態互聯,小鵬AI汽車體驗將實現全球普及。
永無止境的想象力
除了汽車,外界對小鵬的關注還聚焦在充滿科幻感的飛行汽車和人形機器人。
本次AI科技日期間,何小鵬也對這兩大產品線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首先是飛行汽車:
說到飛行汽車,大家最關心的不外乎以下四個問題——關於“能賣嗎”“怎麼飛”“航線呢”“安全嗎”。
目前,「陸地航母」飛行體已經完成適航合格證申請受理,期望未來儘快取得中國民航型號合格證;2026年有望實現一鍵報備即可飛。
未來汽車Daily攝
在操作層面上,飛行汽車可快速上手,只需5分鐘就能上手,3小時就可以出師。飛行過程中,智駕系統能夠自動規劃線路,同時多維智慧感知和碰撞預警也會啟動;降落時有降落視野輔助系統加持。
為了讓低空飛行變得更加讓人放心,小鵬飛行汽車還做了全域安全冗餘保障,高管率先試飛5000公里。
全球首款量產的分體式飛行汽車11月全球公開首飛,12月正式啟動預售。
飛行汽車已經足夠有技術難度,但做AI機器人的要求還要更高。
何小鵬認為,“沒有500億投入做不好AI機器人。”在他看來,AI機器人是第一個有自主能力的交通工具,是未來出行探索的重要一環。
今天,小鵬的人形機器人Iron也正式對外亮相。
未來汽車Daily攝
該機器人尺寸上用的是1:1類真人尺寸和比例,擁有178cm的身高,體重為70kg,有62個主動自由度。
此外,機器人Iron的“大腦”採用了圖靈AI晶片,能夠像人一樣思考記憶,控制手腳的自主活動;還採用了AI汽車上的鷹眼視覺系統,可以720°無死角看世界。
目前小鵬Iron已經進入工廠工作,後續將率先在工廠、門店等場景落地。
總體看下來不難發現,小鵬汽車正在構建一個「AI+出行」的願景,無論應用場景是天上還是地上。
也許我們並不能預見未來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會如何發展,但在時代的催化之下,以及一部分人的塑造之下,AI出行的全景圖已經躍然紙上。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