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研究成果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於5月5日釋出,並於4月29日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Brain Stimulation》。
【抑鬱症仍是全球最常見心理疾病之一】
根據Inserm的資料,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經歷抑鬱症,其中“重度抑鬱發作”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精神障礙型別。
法國國家公共衛生署的調查顯示,僅2021年,18至85歲的法國成年人中有12.5%經歷過重度抑鬱症狀,較2017年明顯上升。
儘管抗抑鬱藥物不斷發展,約三分之一患者對藥物療效反應不佳,且常常需等待數週才出現效果,遠遠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臨床需求。
【利用“超聲波透顱刺激”代替開顱手術】
此前,醫學界已嘗試透過刺激大腦相關區域改善抑鬱症狀,但大多依賴在腦內植入電極,屬於侵入性手術,存在較高神經外科風險,僅適用於極少數患者。
此次研究聯合來自巴黎大學精神健康聯盟(GHU Paris)、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巴黎城市大學和**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學院(ESPCI)**的科研團隊,基於25年研究基礎,提出一種全新技術路徑:使用特製“聲學透鏡”精準引導超聲波穿透顱骨,實現深層腦區非侵入性刺激。
Inserm介紹,每位患者所用透鏡均為個性化定製,可有效修正超聲波穿越顱骨時可能產生的波形偏移,使其精準聚焦於目標區域。這項技術首次實現了**“行動式、精準、非侵入”三者結合的大腦刺激方式**,在醫學個體化與神經科學領域具有重要突破意義。
【初步試驗:5名患者中抑鬱症狀平均緩解超六成】
在為期五天的首次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選擇了5位重度抑鬱且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進行測試。
結果顯示:
-
第五天結束時,抑鬱症狀平均減輕超過60%;
-
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也未感受到明顯疼痛或不適。
【研究尚屬早期,仍需更大規模驗證】
儘管結果令人鼓舞,研究團隊也呼籲審慎解讀。Inserm指出:“本次研究僅為安全性驗證,樣本量有限,且缺乏安慰劑對照組,尚不足以得出療效定論。”
後續,研究人員計劃開展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以進一步確認療效與長期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