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河四省的C位古都,竟藏著如此放肆的碳水盛宴

最放肆的碳水天堂


還得是河北的“北京”
在資深乾飯人們的“美食雷達”中,北京南邊有另一個“北京,和被他們戲稱為美食荒漠的首都有天壤之別……都說“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城市似乎也如此。這個地處河北邯鄲,曾作為北宋陪都而被稱為“北京”的古城,五步一個餐飲店,有著上百個傳承小吃,並永遠與“美食荒漠”絕緣,這裡就是——
河北大名
大名古城坐落於縣城中心,
古牆內外無時不刻都是碳水的狂歡。
北方人獨愛麵食,大名也不例外。作為盛產小麥的山河四省地理“C位”,這裡的碳水盛宴也絕對超乎想象,餄餎、火燒、燒餅、肉餅、饅頭、燒麥、餜子、粘壯饃、麻花……從蕎麥到小麥,從燙麵到老面,從主食到配菜,在大名的一日三餐中香得你合不攏嘴。
面香與鹹香,是大名碳水宇宙的底色。
大名將自己大地中的優勢物產,化為一個“花樣碳水宇宙”。它們藏在山河四省土地的精粹之中,優質小麥的繁衍之地造就了大名美食“面面俱到、醬香濃郁”的底色;也在南來北往的千年食旅裡,這個隋唐大運河的重要節點之地,以“北京”之姿承下東南西北的人文底蘊,又在本地物產之中開拓創新,讓無數本地“招牌”洶湧而出。
在大名,大多小吃店都承載著歲月的考驗
小吃頭牌“二五八”在其中最是久負盛名。
譬如讓外地品牌完全擠不進來的老祖宗嚴選“二五八”(二毛燒雞、五百居香腸、郭八火燒),在各自領域將美味“淬鍊”到極致。
當然,招牌背後是傳統,是人與城根脈相連的明證,也是濃縮了時光的文化和故事。北方碳水主流皆匯於此,這個“北京”路邊的隨意一個小吃,都能讓你感受食物最純粹的“飯張力”。
不信,你看——
一碗香到胃的碳水,開啟大名美食之旅的一天!

碳水花樣之都的一日三餐
百種小吃到底有多豪橫?
到大名旅遊,要做好扶著飯館門出的覺悟——在一個花樣百出的碳水宇宙,美味與快樂翻倍的碳水+碳水吃法只是基本操作,不止是軟爛滷牛肉堆到冒尖的餄餎面被當做饅頭的“配菜”,還有豆皮裹油條、大饃夾燒餅……
在老十字街,一盤餜子足夠讓你扶牆出。
為什麼大名這麼愛碳水?吃一碗當地的“饊”就知道:濃郁的牛羊肉脂油香味只是其次,重要的是麥仁獨有的甘甜香氣特別驚人,而緊接下來的綿密嚼勁,會讓你越嚼越香——當然,若浸入一塊饅頭,那個暢快感更是直衝腦門!
一碗饊中煮至軟爛的麥仁,
糯香的同時依舊不失綿密嚼勁。
當地人說,不到大名吃不到這一口複合濃郁的香氣。他們十足的底氣,或許就在於這片土地的豐饒之上。
地處華北平原之中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有著冀魯豫三省交界的特殊位置,而再將目光放大,在山河四省的“版圖”中,她的地理還位於中心“C位”。這也造就了大名能集華北最具特色的物產於一身的地位。漳河、衛河、馬頰河縱貫全境,加之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小麥、玉米、花生、芝麻、大蒜、山藥等都成為這裡一張張閃亮的名片。
大名位於華北“中心位”,
不僅物產豐茂,美食也集眾家所長。
製圖/兩個黑眼圈
是肥沃黑土,也是滾滾麥浪

,華北與麥面打了幾千年的交道,地處中心的大名更是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總部設在大名的一家麵粉集團佈局全國,日加工麵粉總量達

7.6萬噸

,傲視全球!

同時,大名優質土壤中種出的芝麻籽粒飽滿,使得這裡數百年前便成為知名的小磨香油出產地。如今,大名每年出產4.5萬噸香油佔了全國總產量近四分之一,純正的油質濃郁的香氣讓這裡的碳水食物在其浸潤中更加油潤噴香,這也是大名碳水美味“公開的秘密”。

大名是被官方認證的“小磨香油之鄉”

可謂“大名小磨香油,油香磨小名大”。
攝影/秦山之味;供圖/圖蟲·創意
因此,無盡的面、饃、餜、餅等充滿能量且美味的碳水,能完美解決大名的一日三餐。除了餄餎與饊,在五步一個的大名早餐攤點中,還有多到讓人眼花的選擇:光是餜子(當地把油條也統稱入餜子)就可以吃到長條形、方形、圈形,甚至還有能加雞蛋的布袋形與用豆腐皮覆蓋的包裹形……
多樣的餜子與餅饃,是大名盛產小麥與麵粉的真實寫照。
老十字街油條豆沫店,早上7點便大排長龍。每日新鮮的蔥香芝麻油外加秘製糖面(抹上白糖的麵糰),拿捏於分毫之間的油溫與炸制時間,都讓炸出的餜子無一例外均酥脆香甜。一般在這裡吃早點的,都會加上一碗用小米漿、花生、黃豆與青菜熬煮的豆沫,醇厚的小米香,伴著豆香、蔬菜香,鹹香利口。咬一口餜子,喝一口豆沫,大名的整個早上都充滿能量。
朝陽下的豆沫泡餜子,是冬日最溫暖的幸福。
早餐高峰期過去,大名的餅店又開始熱鬧起來。即便在數百種碳水的“狂轟”之中,大多數本地人也能第一時間想到郭八火燒——有著潤口的油脂,又兼具脆香,火燒在這裡似乎更適合登上餐桌。
火燒是以麵粉、食油、花椒麵、茴香等調味品經燙麵、成團、擀薄、加料、翻烤而成。大名城內有著眾多的火燒店,而從清代傳下來的“郭八火燒”,則更將這種美味做到了極致:層更多、皮更薄,每張火燒餅被鋪至二十餘層,邊烤邊抹油,最終形成色澤金黃,皮酥裡勁且焦香可口的口感。
在反覆地鋪層、擀薄、加料後
郭八燒餅最終用高溫的石頭來烤制。
大名人對做餅是真有心得。大街上放眼望去,一家餅店旁極有可能是另一家餅店——除了火燒,這裡芝麻焦燒餅、雞窩燒餅、肉餅等等都各有特色。
雞窩燒餅在特製的烤爐內不斷吸收熱量
烤出的燒餅外脆內嫩,口感十分神奇。
吃芝麻焦燒餅是獨屬大名的“解饞時刻”。它無論是原料的選擇,還是揪劑成型、粘芝麻的手法,皆有十足的講究,這樣才能做到鼓鼓囊囊,甜酥可口。在大名,芝麻焦燒餅是一種純正的家鄉味道——在南關大名風情街步家糖燒餅門口,排隊的顧客正在按箱往外搬,最多的甚至一口氣帶走幾十箱。“送給即將外出的親朋”,這是在詢問中得到最多的回答。
大名的芝麻焦燒餅均極為酥脆,入口化渣。
當天色漸暗,大名的碳水依舊可以撫慰忙碌的腸胃。如果說燒餅是可以隨身出行的精妙小吃,那麼肉餅就是這裡正餐餐桌上尤為點睛的一道珍饈。
在古城西邊的會存肉餅店,你會看到與各式燒餅店完全不同的畫面:寬敞的飯廳藏於其中,樓上的雅間與圓桌“庫庫上菜”,炒菜、肉湯、燒雞一應俱全,但這裡桌上的C位,永遠是飽滿的肉餅:攤開翻烤的圓餅,用羊肉作餡,加入雞蛋,邊烤邊抹油……烤好的肉餅皮薄、肉餡肥而不膩,一口下去,滿是肉汁香醇。

肉餅是大名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
肉香撲鼻,不管是配胡辣湯還是豆沫都是一絕。
這些可以讓你吃滿一天不重樣的選擇,還不及這裡“碳水花樣”的分毫。羅列開去,這個名單還有很長:饅頭、粘壯饃、麻花、燒麥……或許一旦到了大名“開炫”,你就不是隻想吃一日,一日只吃三餐這麼簡單了。
不管是餜子、肉餅,還是火燒,無論幾點,只要你站在大名鋪子前那熱烘烘的爐子或油鍋前,只需先聞其味,你的口腹都會告訴你:“穩住,我還可以繼續吃!”

大名的碳水美食相當受歡迎
“高峰期”不少店鋪前都會排起長隊。
不止有碳水盛宴,這裡還有
吃不夠的燒雞、香腸、牛羊肉……
大名的“碳水搭檔”有多美?
本文出自地道風物
點選下方名片
關注他回覆【大名】檢視完整內容
“地道風物”《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平臺,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作為行走的風物百科,立志踏遍中國每一寸土地河山,探尋風物美食,傳播地域文化。
介紹一下我的朋友地道風物,他來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足跡遍佈全國上千個市縣,只為探究中國每一寸土地的不一樣。
風物君的2000多篇原創文章,還寫了啥?
如果你發現在派出所等正式場合有一個“媽祖評理室”,請不要詫異;如果你看到考生將准考證的影印件放在供桌上一起拜,也不用慌張;如果發現路旁騎車大媽突然停下車,對著廟宇拜了一拜,再若無其事騎車離開,請謹記這是日常——因為這裡,是閩南。
老爺保號”的魅力,沒人不懂吧?
▲掃描上方二維碼,回覆“祭祖”檢視全文
x

每年夏秋季節,是食物中毒最高發的時期。提到食物中毒大省,你肯定提前想到了最能“見小人”的雲南。但真正的結果其實是……中國食物中毒省份前三甲,雲南僅位列第二?
山東:“你們真的不吃發芽的土豆?”

雲南:“菌子煮熟就沒問題。”

浙江:“我已經是吃河豚的老手了,這個河豚我一定要買來嚐鮮!”

不用質疑,浙江也是憑實力選入“前三甲”的!
▲掃描上方二維碼,回覆“食物中毒”檢視全文
x

你可能聽過這個笑話:當你跟朋友說自己心情低落,大多數人都會安慰你別給自己太多壓力、多多休息,只有廣東朋友會說你溼氣太重,甚至準備煲湯給你喝。



是的,炎熱漫長的夏季、多雨潮溼的氣候造就了廣東人對“溼”與“熱”的獨特理解。心情低落是溼氣,喉嚨痛是熱氣,消化不好是溼熱,總之一切精神和身體不適都能概括為:溼氣、熱氣、溼熱。

廣東“祛溼三件套”,你瞭解多少?
▲掃描上方二維碼,回覆“祛溼”檢視全文
x
作為中國夜市的“鼻祖”,這裡充斥著各種傳說與門派,但每一個小吃,都能讓橫穿夜市的人邁不開腿,不論是年輕人們鍾愛的炒涼粉、紅薯泥,還是本地人最愛的灌湯包、桶子雞,杏仁茶……最地道的“開封菜”,讓隔壁的“KFC”黯然失色。
這座北方城市,如何在千年前就開創了宵夜先河?
▲掃描上方二維碼,回覆“北方夜宵城”檢視全文
x
江西,在諸多吃辣大省的角逐中,被網友們熱評為“最能吃辣的省”,“連鍋都是辣的”。辣椒在江西人的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種植辣椒,生產辣椒製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份火辣。
到底去江西哪座城,才能領略贛菜的辣度之巔?
▲掃描上方二維碼,回覆“吃辣最狠”檢視全文
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內容平臺
專業是風物君的最基礎要求
用最專業的攝影作品
最用心的文字
把最地道的中國風貌展現給你看
點選下方公眾號
開啟你的風物之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