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終總結|北京人均500以內的開心飯…

轉眼又是一年,到了年終餐廳總結的時候。
今年北京開的新店確實不多,倒是餐廳閉店的訊息接二連三聽了不少。但幸運的是,今年好吃的飯不少。挖掘到了一些低調餐廳的正確開啟方式,也看到一些老店,在自己擅長的方面著重發力,提升口味。
總的來說就是,在北京吃飯的質量有效提升了。
今年的年終總結依舊是上下兩篇,以價格為分水嶺。
上篇是人均500以內(其實大部分在100-300)的餐廳,適合大家日常喝個小酒,聚個小會。
下篇則是會寫到偏高人均的餐廳為大家的紀念日、酒局、需要儀式感的生活提供一些選項。
二零二肆 (上)
那些人均500內的好吃飯
中餐
京華樓
楚膳四季 · 24節氣餐廳
一坐一忘 閩中閩 🥂
清水亭 🥂
雞記餐室 🥂
中式小酒館
壯壯酒館 🥂
春至 🍺
鯉承 Bistro🥂
居酒屋、西餐
美醉堂 🥂
青小山 Food Sake🍶
猁XMCC 🍺
PizzaMama
Laksa Queen
京華樓
正統血脈宮廷菜,炒菜面席撐起北京人的排面
今年請來京朋友吃飯,機率最高的選項就是京華樓。
在烤鴨逐漸被商務化的日子,京華樓算是我心中可以撐起北京人排面的京菜,宮廷菜的加成也讓它成為了在北京請客吃飯不可替代的餐廳選項。因此不管朋友們是從天南海北來自哪裡,甄師傅的京華樓總得安排一頓。
京華樓的菜品甄建軍師傅和他的弟子們負責,甄師傅光是學藝,就花了22年的時間,而餐廳的選單也是集傳統京菜和宮廷菜於一身,有家常,又看手藝。
冷葷和熱炒可以提前排好,預定時也可以向餐廳要來隱藏選單,不乏很多外頭找不到的功夫菜。花樣很多,油爆雙脆、醬爆肉丁、芫爆蟄頭、抓炒大蝦、醋溜海參都是會來回點的炒菜,火候拿捏的極好,單挑起一片看,會發現改刀整齊漂亮。
人多一點的時候可以約個面席,最多可以疊到24個面碼,配上醋面滷。有著北京人宴客的“排場”,又能在整齊漂亮的面碼中看到宮廷菜細節。
是吃不膩的喜歡,明年還要經常去,經常帶朋友們去。
楚膳四季 · 24節氣餐廳
“不用打招呼就好吃的餐廳”,24個節氣都有新菜
楚膳四季算是今年為數不多新解鎖的餐廳,是個大寶貝。
選單更新速度快(以節氣為單位,每兩週就會上一些節氣新菜)出品發揮穩定,每次都多多少少能有些新驚喜,也是北京少有“不用打招呼就好吃”的餐廳。
人少的時候,楚膳的雙人餐是最舒適的開啟方式。
前菜的蘋果木燻醬板鴿是不折不扣的最喜歡,趁熱瓜分,皮糯種帶點膠質感的彈牙,肉緊實但不柴,細細咀嚼起來,煙燻與醬香平衡的剛好,耐嚼下酒。
魚雜魚腸北京能做的店很多,但楚膳的新鮮和嫩度真是一擊制勝。魚籽大且飽滿,中心的部分還是粉嫩的,湯底的辣度拿捏的剛好,香氣更勝一籌。配碗米飯,一個人就能吃下一鍋。 
此外還有紫蘇黃貢椒、野山楂帶皮羊肉、柴火高山冷水甲魚、手工餈粑、毛芋頭燴青菜、柴火高山冷水甲魚…
楚膳的選單真是常去常見新,明年的目標是吃滿的24節氣菜!
一坐一忘
十八一枝花,三里屯店重開啦~
年末,一坐一忘北小街店在兩個月的裝修後,重開了。
開業趕擺的標題寫著“18一枝花”轉眼十八年的雲南菜老店,真是每年都能折騰出些新花樣。
前年搬辦公室,順便開了總參謀部,聚攏了天南海北各有所長的朋友。去年因為美國財政部長抵京第一餐,連吃四盤見手青,推出了財神爺套餐,火遍大北京。
今年,看上去好像老闆在四處採風玩耍,實則一刻沒歇的在挖掘著原產地的風味,鞏固菜品,還順帶手在武漢開了個新店。
一個從未停下來的團隊,看著老闆永遠九宮格塞滿的朋友圈。這大概是為什麼,在想吃一口雲南菜的時候,總是會直奔坐忘。
麗江雞豆粉、香茅草烤鱸魚、麗江臘排骨鍋、景頗烤雞、普洱酸菜酥紅豆、泡魯達,還有拉滿整個夏天的菌子選單。
選單似乎每年都是不變的內容,卻總是能在熟悉的菜品間一次又一次的挖出新的喜悅。
明年也還要多去坐忘吃飯~
閩中閩
米其林餐盤閩南菜,多點人去吃流水席喲。
閩中閩的老店一直是戳人心窩的喜歡,充滿著樸實感,但又踏踏實實做每一道小菜,是個一絲不苟的小館子
老闆是來自閩南的兄妹三人,食材和菜品都是在一次次飛回閩南採風,一次次請教阿嬤阿公中親自一點點打磨出來。石碼五香卷用漳州的豆腐皮裹住滿滿的餡料,肉條緊實又不柴,細滑鮮香。薑母鴨用的是180天的散養紅面正番鴨,鴨肉濃香,薑片辛香。紅蟳蒸米糕裡蟹的油脂和鮮甜一起滲進彈軟的糯米,不愧為閩南宴席的壓桌大菜。
自從紅街新店開業以來,氛圍也走出了不一樣的風格,環境更加輕鬆,節奏放慢,再加上閩南菜本就鮮香下酒,特別適合晚上臨著窗戶小酌一杯
今年下半年,餐廳推出了閩南流水席,可以自行預約,每個月的選單都會有細微的更新。又聘請了新的甜品師,剛剛推出的巖茶巴斯克可以說是火到要提前三天預定
把傳統中式風味與西式甜品融合在一起,在一個小小的地方菜館可以吃到一塊好不敷衍的巴斯克真是意外之喜
用心的小館子,明年也值得期待呢。
清水亭
可以撐起整個夏天的白腮小龍蝦
小時候最喜歡吃丹江漁村,長大了能在工作日跟國貿吃上一口清水亭,每次即使排大隊,也要解對湖北菜的饞。
清水亭跟老牌子丹江漁村其實是父女店,早期丹江漁村開在西四環時,就知道他們以自身可靠的食材供應鏈保證了魚的新鮮。
可以說兩個品牌都贏在食材新鮮,口味地道,價格親民。並且對於那些需要花時間,花人力去準備的菜也是一點不敷衍。
當家的魚頭用的是鮮活的丹江口鱅魚,魚齡要做到三歲以上,魚唇、魚下巴、魚鰭、每個部位都是不同的口感,膠質和肥美交錯在一起,總是越煮越香。
熱滷黃牛肉,點睛的是搭配在一起的泡辣椒,酸辣中帶著脆韌和清香,還要來一份油香,把肉和辣椒夾進去,又辣又上癮。
招牌的辣滷豬手,先滷後炸,皮彈肉軟,滿滿的膠質感,罪惡又滿足。還有夏季限定的小龍蝦,沒想到在北京能吃到個頭足夠大,漂亮白腮的小龍蝦,每年夏天屬於武漢份額的快樂,在北京也不落。
如果有人幫忙排隊,清水亭我真是願意天天去。(喂)
雞記餐市
開了分店,排隊是不是可以短一點?
雞記在北京算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是一年四季都在排大隊的火鍋,是米其林主廚們下班後的食堂,老闆還是北京頂級燒鳥店的貨源供應商。
在這個港風裝修的餐館裡,用著土陶灶生火,大瓷盆上菜,又是幾乎桌桌開著幾瓶葡萄酒,真的是接著地氣中冒著洋氣
一份鮑魚雞煲,先喝湯再吃雞。湯底又暖又鮮。雞肉選去骨的扇雞,再加雞白子、鮮打雞血和響鈴新鮮的雞白子涮過真是爆汁,雞血嫩到透亮,響鈴則是能把湯裡的濃郁全都集結起來。一鍋就顯現出了這家店的食材優勢。
此外店裡的燒烤也不容小覷,不止雞肉,羊肋排外焦裡嫩,油脂爆著香氣,此外還有小炒的牛肉、酸辣雞胗無論是功夫和食材都遠超人對於一家火鍋店的預期。
北京的動態冬天,怎麼能少了一煲和朋友們暖和又熱鬧的雞鍋!
壯壯酒館
有西北菜的豪放,也帶著小酒館的洋氣。
壯壯是每一年的年度總結上從未缺席的店。相比開業前兩年時不時翻天覆地的改選單。如今的選單更多是追求西北的本源本味。
年中也開出了賽特分店“二壯”,相對藍港老店“大壯”,新店囊括了更多樣的食材,更廣域的風味,但最拿手的西北菜做的也是更加穩定好吃。
老店有著那些穩定好吃的西北菜,肉酥盒、燒麥、羊雜燴飯、手扒肉、羊肉串配饢,有著西北菜血統裡大口吃肉的豪放感。新店則是推出了甲魚燉羊排、油炸腸頭、辣椒煸沙地黃牛、辣烤羊腩,將天南地北的食材與西北的烹飪方式捏在了一起,更下酒,也更上頭。
熬到了冬天羊肥起來的日子,還搞起了羊肉火鍋
二狼山白絨山羯羊,羊排、西冷、羊腿三個部位,當天早上高鐵進京,餐前手工切割。鍋底用餐廳自己熬的羊骨鍋泛著淡淡的奶香。新鮮的羊肉涮在鍋裡幾秒就可以撈出來,可以完全不用蘸料,空口吃著就是一個香和嫩。
這裡悄悄地預告下,年後第一局,讓我們一起熱熱鬧鬧在壯壯,提前過個年~
春至
九哥招待,昊天做菜。
好吃的京腔雲南私廚。
作為一個不能喝精釀的人,春至這個精釀酒館卻是每年都要去很多次的。
選單上常駐的肥腸煲、辣子雞、貼骨肉、牛乾巴釜飯,罪惡又美好,怎麼都吃不膩。
而每年最重頭的菌子季選單也是反覆刷。昊天的選單彷彿是多啦A夢的百寶箱,短短的一個月菌子宴選單就換出了大半頁的新菜,就連一道菌子湯,也隨著多變的氣候調整著用料和味道。
有幾道菜,到了冬天都還在惦記。金耳和木姜子做的熱沙拉雲南特色紅油做睛,鮮脆軟嫩香,同時又清新爽口。青頭菌燒在紅酸牛肉中,自制的紅酸微微鮮辣,和牛肉格外搭配,青頭菌的汁水融入酸湯裡,讓整道菜的酸度和鮮度上開啟到了另一個維度。還有野生雞樅以江城乾巴小炒,香料感外加一點菸燻和發酵,把雞樅的甜鮮襯托的下更加明亮。
店裡也會時不時做一些“突發奇想”的隱藏菜。比如閃現的稀豆粉,小料備齊毫不敷衍,立馬回到雲南街頭。正宗的臺式滷肉飯,沒有賣相,但吃到的都喊香。
聽說明年的春至,會有專門的“私廚日”,昊天的百寶箱,九哥來招待,好生令人期待~
鯉承Bistro
掛著Bistro的招牌,披著小酒館輕快的氛圍,藏著社群店的溫暖感,卻也做出了地地道道的福建家常菜。
這家福建菜小酒館是到年底才解鎖的寶藏。幸福村中路溜達了多少遍,才發現這家藏在小區門口,低調又帶著微醺感的神仙小店
年輕的老闆兄妹二人來自泉州的鯉城區,於是有了餐廳現在的名字,任性中自帶著家鄉感。
而他家菜好吃的秘訣在於,老闆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
開心的和一票朋友,一次刷了小半本選單,在熱鬧中越吃越High。
前菜的熟醉蝦個頭大得很,白嫩緊實,蝦線也是很乾淨,浸在汁中保留了蝦肉微彈回甘,又疊加出更多的鮮滋滋。閩滷拼盤有著滿載的節日感,不同於北京人的滷味,閩南的滷味更多保留了一分食材本身的特質,也帶著微微甜辣,甚是下酒。
熱菜開始則是升級成抱著砂鍋上,一品鍋層層相疊,豬頭肉、雞爪、滷蛋的香蓋在上面,最絕的是挖到底墊著的檳榔芋頭,柔軟中吸滿了湯汁裡的濃郁。薑母鴨別看黑乎乎一鍋,肉把鍋底的香氣都抓起來了,特別下酒。富貴蝦和大龍蝦下面墊著糯米粉,溼潤和綿密中鮮味簡直可以溢位來。
還有麻油豬肚、拌豬肝、姜爆烏雞。以及最後端上桌的,還在跳動這的生嗆蝦
這家店真是掛著Bistro的招牌,披著小酒館輕快的氛圍,藏著社群店的溫暖感,卻也做出了地地道道的福建家常菜。
美醉堂
燒鳥店的高標準出品,小酒館的浪漫氛圍。
美醉堂是那種去過一次就會喜歡上,時不時嘴饞一下,想要讓人當做食堂的餐廳。
Beyound Yakitori的氛圍更好,微微暗的氛圍令人放鬆,適合三兩人小聚喝一杯,菜品更加多元,有不少融合了地中海料理的前菜和主菜更加下酒。Fukumimi則更像是居酒屋該有的樣子,打杯啤酒,暢快聊天。
從燒鳥的出品來看,在北京已是很能打。美丸子是必點,心管、橫膈膜、雞生蠔、雞尾,喜歡的部位都能拿捏住當的火候,還有北京很少有餐廳會單獨拎出來的赤肉。
而前菜和主菜的選單是以季度更新的。基本每個月去刷,都能吃到幾個新菜。
比如夏天有小海膽做酒餚,拿準了時令的鮮甜細膩。紅魔蝦豬排的存在把滿足了人對海鮮和油脂的期待。以及話梅冷麵,冰涼酸甜之餘,話梅口的調味帶來了些鮮度,撐起了屬於夏天的味道。
入冬則是換上了鴨肝,搭配著樹莓醬在酸甜和柔軟中一口幸福,就連配角的麵包也處理的毫不敷衍。黑松露鮑魚,鮮彈下酒。還有主食的海鮮雜炊,鮮鮮暖暖,很是落胃。
可真不是家簡單的燒鳥店,從來都不讓人失望。
青小山
打工人的午間食堂,下班後的微醺安全港。
青小山就是理想中的社群小店。自帶著些愜意的氣質,在忙碌而又沉悶的CBD,是個可以溫暖人心的小角落,同時這裡又是清酒愛好者能夠捕捉到最新酒款的秘密基地。
午間有便捷落胃的簡餐套餐,晚上在結束掉一天的忙碌後坐下來點些下酒菜,一杯小酒。
夏天可以坐在室外,曬曬太陽吹吹風。到了冬天則是可以躲進屋子裡,煮上一鍋味增鍋或壽喜燒。
店裡的主線以清酒打頭,沒有頑固不變的酒單,每週去都能在冰箱裡發現些新上的玩意,國內剛剛進口的新品可能釋出當天就能在店裡看到,可以說是回回有驚喜。
此外還會有些中國葡萄酒和啤酒的選項,都是老闆一個個產區自己挖掘出來的小眾寶藏。
黑胡椒雞胗雞心、清煮蔬菜、味增雞鍋、藤椒牛肉、打算多春魚、烤牛舌、大蝦炒麵…一道道像是日劇裡走出來的,看似普通但美味的小料理,撐起了在青小山一個又一個溫馨的晚上。
猁XMCC
一家對食物毫不敷衍的腳踏車生活方式店
猁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沒有被太多人發現的寶藏小店。
騎行、精釀、雞尾酒還有美式燒烤,有全北京最棒的腳踏車改裝技師,自己的精釀釀酒裝置,每一季都更新的雞尾酒單,還有非常正點的烤豬肋排。
猁在自身的定位上是多元的,且每一項都在領域內做到了優等生,讓人相信它有無限的可能性。店裡時常的更新著動態,總能晚出些新花樣。
比如今年的新菜,香菜香菜香菜,以大把的香菜蓋著牛肉,調味中加入更多種的香草平衡了味道,造型和味道都很有記憶點。萬聖節的女巫湯意麵,不僅有賣相,湯底也下足了海鮮,滋味十足。冬天推出了煙燻牛尾鍋,比曾經擅長的烤肉多了一份暖滋滋和熱騰騰的味道。還有聖誕肉塔,從廚房端上桌的一路都在飄著香氣。
店裡還時不時地會有些小活動,除了一直堅持的騎行,還有手作巧克力的Work Shop、咖啡品鑑、精釀大師班
本週六還有蛇年郵票設計者,非遺傳承大師的剪紙活動,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新增客服微信ewc007報名瞭解哦!

騎車的時候會想到這家店,饞肉的時候會想到這家店,閒來走到附近,也會想拐去店裡喝一杯咖啡。
猁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在大北京獨樹一幟的寶藏。
Pizza Mama
拿資料說話,這家店承包了我今年份所有的Pizza。
這兩年義大利菜在北京的熱度下降,也越來越難在北京找到一張合格的那不勒斯披薩。
餅要有韌勁,也要有充實的氣泡感。有足夠的乳酪撲上去給足風味,烤的火候更是考驗了餐廳的功夫。
紅街上這家小店,滿足了一個Pizza腦子對那一口大饢(喂)的所有期待。
PizzaMama的餅底用了義大利00號的小麥麵粉和麵,麵糰保證70%的高水分,老酵母發酵3-4天。從漂亮的黑斑就能證明麵糰中水分和酵母的存在。
趁熱扯開,餅皮很薄,乳酪還是淌著的,能拉出細絲,真是一口就上頭。
除了當家的Pizza,這家店在其他的菜品也發揮線上。比如菠菜鮮蝦沙拉個頭超大且彈嫩的蝦,生牛肉的新鮮一眼就可以看到,燴貽貝在湯頭裡就可以感受到鮮度。
認真又講究,是令人歡喜的意式小館。
Laksa Queen
開業即驚喜的馬來小館
以MULU團隊做背書的Laksa Queen,把東南亞的風情和民間味道紮實的落地在了北京。
街頭風的裝修,更像快餐的模式,餐廳裡笑盈盈的馬來西亞小姐姐,碗裡載的則是來自老闆家鄉的秘密配方。
餐廳對於叻沙湯底的要求很特別,評判基準是可以讓客人“把湯喝完”所以Laksa所有的湯底都是自制的(聽說用了老闆娘本家的Recipe),保證了乾淨、營養和健康,避免了增味的使用,但依舊做到了味道複合又平均,以還原了馬來西亞家常味道。
除了經典叻沙,咖椰吐司配溫泉蛋的微甜和斑斕味,咖哩雞的香料感。冬陰功湯底的鮮辣味…每次去Laksa想吃的都得有半本選單。
寫在文末的一些碎碎念。
在翻找照片的時候才覺得這一年過的真的很快。這一年吃到了很多用心的飯,也遇到了不少可以一起認真分享面前食物的朋友們。
吃飯總歸是件治癒且享受的事情。
那麼,明年也要珍惜好朋友和好吃的餐廳們。
◆ ◆ 失傳的剪紙手藝 ◆ ◆
Time:1月18日 週六
10:00 – 12:00
Place:猁XMCC
Price:198元/位  限10位
以後見誰跟誰說,我剪的!真不是買的!
報名新增微訊號 ewc0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