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kTok上喊“我愛越南”是新的財富密碼

前兩年,伏拉夫依靠著甲亢式的“我愛中國”把流量吃盡,那叫一個財運亨通。
然而盈虧同源,讓伏拉夫發家的東西也成為了讓他翻車的原因。伏拉夫在影片中種種過度的表現讓大家覺得很不自然,是在刻意討好迎合,是為了獲取流量而不擇手段。久而久之他便引起了大家的反感,最終被流量反噬。
現在伏拉夫已經泯然眾人,但江湖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可以說伏拉夫是一種符號,一種傳承,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
如今這種文化傳承到了越南。
最近有很多老外熱衷於在TikTok上表達自己對越南的愛,也因此獲得了很多流量。
第一個出場的是ID為“daioii”的德國小夥。
有25萬粉絲,越南人口為9885萬,也就是說這人放在抖音上粉絲量大概是325萬的水平。
這種越南國旗的變裝影片是這條賽道的標配,基本上吃這碗飯的老外人手一條。
接下來就是大網紅出場了。
340萬粉,放抖音上妥妥的4000萬大網紅,標配影片當然也得有。
還有一條影片是他爬了很高的山上去就為了看一眼山頂的越南國旗。
接下來是本身就在越南有一定知名度的模特,後來也成為大網紅的“Andrea Aybar”。
如果說上面兩位的影片是尬的話,這位的影片就稍微有點唐了。
除了標配變裝影片外,她還拍過一條對著越南國旗敬禮的抽象影片,影片中她請了幾個人花很長時間在牆上畫了一幅越南國旗,最後莊重地敬上一禮。
西班牙模特不僅請人畫國旗,還喜歡請人吸毒。11月10日,她因為組織別人吸毒而被胡志明警方拘留,目前她的TikTok評論區已經全部關閉。
如果說上面幾位是尬和唐的話,下面的就是純屬逆天了。
這是一個美國人,代表作是穿著越共老式軍服跪拜胡志明雕像。
這美國老哥播放最高的一條影片有1700萬,內容是他在餐館裡吃粉,但不會用筷子,老闆娘見狀熱心的親手喂他吃。(其實這是一種越南擦邊服務,叫“癱瘓餐”指顧客吃飯全程由服務員餵食,自己不需要動手)
他還表示自己因為太愛越南所以放棄了美國國籍。

正當這老哥在越區TikTok如日中天時,他的雙面人行徑被越南網友扒出來,引來了大量謾罵,越南網友紛紛叫他滾出越南。
因為他一邊在TikTok發愛越南,一邊又在Instagram發抹黑越南的內容,想兩頭吃最終東窗事發。
這美國老哥剛開始發了道歉影片表示自己要退出TikTok乖乖回美國,後來他乾脆吃起反向流量,發了好幾個被打、被欺負的影片,讓越南網友們看了解解氣。不得不說這財真的該他發。
目前反向流量已經不好恰了,他直接遁入越南佛門,企圖透過相同信仰來讓越南網友原諒他。
跪拜的本事自然也不能丟,這老哥最近跪拜了越南佛陀的家人以示虔誠。
越南伏拉夫賽道的眾多競爭者中,最逆天的當屬這個韓國人。
他拿著胡志明的小相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爹走了呢,也有可能這是朝鮮半島的傳統——對著照片哭。
越南網友看了表示“感謝您尊重我們的偉大領袖”(谷歌翻譯)。
他最近還把頭髮都染成了越南國旗的樣子。
他撕的那個國旗是越南內戰時期越南共和國的國旗,其首都西貢目前已改名為胡志明市,其政府已經流亡美國。
除了自己撕越南共和國的旗,他還讓別人打。
更抽象的是他還把手指甲塗成越南國旗,腳指甲則塗成越南共和國國旗。
越南網友對此也是喜聞樂見“他意思是越南共和國就是一個腳指頭”。
緊接著就是他用這個腳指甲各種整活。
在上面倒高度酒或者卸甲油。
要是實在沒活了韓國老哥就會變著花樣地擦擦牆上掛那些照片,播放量也是蹭蹭往上漲。
越南人真的很吃他這一套,甚至都有人邀請他參加線下活動了。
前陣子這人還用蹩腳的中文喊話,目前已經被嘲諷到刪影片了。大概內容就是咱們國家說要給他很多錢,讓他拍類似的影片,但他拒絕了,因為他不愛錢,而是單純的愛越南愛胡志明。
總的來看越南版本落後較多,還在簡單粗暴地打直球。他們大部分連伏拉夫都不如,伏拉夫起碼可以說流利的中文,整的活也沒有他們那麼抽象。
而咋們這邊這個賽道門檻是越來越高了,不僅要會中文,還要會認識中國各地的傳統文化。不然就是外國親戚系列,什麼某國岳父岳母來中國,給某國公婆做中國菜之類的。
經歷過國服環境的人,把目前最新的版本理解搬到越南,豈不是無敵?這不,剛好就有那麼一位,他成功打破技術封鎖,成為了咱們自己的伏拉夫。
這哥們是跟一個會說中文的越南人合作,這個賬號就是以越南人的視角來呈現。
與其他人不同,這哥們最開始是以在越南丟了護照的中國遊客身份出現,然後劇情就隨著號主上前給予幫助徐徐展開,主打一個潤物細無聲。
剛開始號主遠遠的看到一個慌亂的中國人在用中文四處找人說話,但沒人聽得懂。作為會說中文的越南人,號主此刻感受到使命的召喚,毅然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經過交談後得知這老哥來越南旅遊,結果一大個雙肩包落在出租車上了,護照也在包裡,還沒有越南電話卡,無法打電話給司機尋問,然而他不去警局,就這樣在大街上漫無目的亂找人問。
然後號主用自己電話試圖聯絡司機,結果沒打通,號主就說先帶著他去酒店開個房,但是跑了好幾家酒店都因為沒有護照不能辦理入住。
最後號主就把這哥們帶回自己家住了,並再三拒絕了哥們的付錢要求。
第二天早上號主貼心的給他買了早餐。
吃著吃著司機來電話了,聽到包和護照還在後哥們激動的無以言表。
打完電話號主就騎摩托帶著他去找司機,成功拿到了遺失的護照,司機同樣也是嚴詞拒絕了他要給錢的請求。經過兩位熱心腸的免費幫忙,哥們感受到了越南人民深深的善意。
然後就來到了吃飯環節,這哥們為表感謝請號主去吃了一頓越南春捲。吃飯途中就是他各種不會吃,萌萌噠,最後在號主的指導下成功發現了美味。
是否感到似曾相識?這不就是老外在中國遇到一些不會吃的東西,經過指導吃下後來一句“Oh My God!”
可能是因為評論區很多人質疑他們在演,於是號主又發了一條影片,大概就是讓這哥們別生氣,因為號主沒經過他同意把前幾天幫助他的影片拍下來發到網上了。而這哥們表現的是一副不知道之前被拍的樣子。
要我說這就有點過分了,前面幾期影片那麼多懟臉拍,居然能不知道?
這條影片也成功打破了那些質疑,越南網友開始相信這是真的,至此這號就算成功起步了。
緊接著他們就開啟了“帶中國人體驗越南100件事”系列,套路就跟國服現在一樣,吃各種美食,喝越南咖啡,體驗越南按摩等等。
來都來了,當然也少不了經典的國旗變裝影片。
這條賽道的傳統藝能尬吹也不能丟,他表示在網上看過越南閱兵後感到震撼,這感覺就像巴西總統前陣子說經常關注中國足球一樣。
還說越南很強大、很自信,值得任何一個國家去學習。
這哥們還誇過越南的新能源車,一箇中國人看到越南電車,估計是抓破腦袋才想出了“可愛裡面帶著霸氣”這種形容。
這類影片說到底就是一種自信稅,在大多數國家都行之有效。人們通常對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著天然的好奇心,想了解他們的想法、價值觀和生活狀態。
外國人在適應本國文化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困惑、驚訝、讚歎等行為都具有很強的戲劇性,特別是外國人誇讚本國的美食和發展時會讓本國人產生強烈的自豪感。
目前中國人出海尬吹這條賽道才剛剛開始,未來也許是小語種的就業方向,很多國家還是一片藍海。等哪天朝鮮開放了,可以進去第一批吃螃蟹,開場就是“我是中國人,將軍的光芒同樣沐浴著我。太陽的光輝灑在朝鮮人身上,自然也可以照耀在外國人身上。”
不開玩笑,現實一點的還得是印度。印度人口基數那麼大,而且他們還有一種迷之自信,一迎合一個準。
“我們印度真是太祥和啦”,恆河上流淌的逝者,見證著這裡千年的祥和”,“這老鼠也太多啦,印度人真是善待動物呢”,“哇塞,滿大街的汽車喇叭聲,也太有煙火氣了吧”
哪位老鐵只要能狠下心來去印度發展,發家致富指日可待,
精緻窮2.0時代,年輕人去迪士尼上自習
抖音新晉頂流Rapper,坐擁華語說唱最後的“金山銀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