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視廣東、廣西為“故土”,荒謬觀點為何在越南頗有市場?

全文共5047字 | 閱讀需10分鐘
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是和中國關係最特殊的一個。歷史上,越南曾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其長時間與中國兩廣地區屬於同一個行政區,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一個隸屬“漢字文化圈”的國家。
10世紀獨立建國以來,越南始終對廣東、廣西懷有覬覦之心,從兩宋到明清,越南不斷蠶食兩廣領土,越南多任君主表示兩廣是越南的“故土”,甚至試圖發動戰爭奪取兩廣。
▲越南個別民眾對領土的“狂想”
除了封建王朝時期的戰爭,越南還在歷史、文化等層面“積極發掘”自己擁有兩廣主權的“證據”。
時至今日,在一些越南人的史觀中,兩廣是越南的故土,這種錯誤的認知依然在越南國內非常有市場。越南為何要把兩廣地區視為本國領土?越南為了奪取兩廣地區又進行過哪些嘗試?
▲越南與兩廣

一、開端:一部越南人的偽史
先秦時期,從華南到紅河平原的廣大區域生活著百越族群。越南北部就居住著百越人的一支——駱越,即今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前身。
在越南歷史傳說中,越南人的祖先曾建立過疆域遼闊的文郎國、甌駱國。除越南北部,其疆域還囊括了今中國南方的大部分,但已有考古發現無法證明兩個國家存在過。
▲越南人想象的文郎帝國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發兵50萬征伐百越,將華南到紅河三角洲的廣闊土地納入中國版圖,秦朝在當地設定南海、桂林、象郡3郡,越南屬象郡管轄。 
秦朝對全國的統治僅僅維持了15年,在秦末戰亂中,秦將趙佗割據嶺南四郡建立南越國,該政權疆域囊括今中國兩廣、越南北部。
▲秦朝版圖 
當時嶺南的主體人口仍是百越各族,因此在南越國的宮廷中,除了上層的漢族統治者,還有大量的百越貴族、官吏。 
南越國首都位於今廣州,其將領土擴張至今越南中部地區,並在當地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行政架構,一些駱越(百越一支,今越南主體民族京族前身)貴族進入南越行政系統。
▲位於廣州的南越國都城遺址
如今的越南人認為,百越是南越國政權的重要參與者,當時駱越(越南京族)規模較小,但畢竟京族屬於百越的一支,這成為越南脫離中國版圖後,其宣稱對中國兩廣地區主權的“依據”。
在11世紀後的越南官修正史中,南越國被當做越南歷史的一部分,越南稱其為“趙朝”。
▲南越國 
秦漢易代後,西漢由於國力尚待恢復暫西漢由於國力尚待恢復,承認了南越國的藩屬國地位,南越國暫時保持了獨立。
公元前111年,南越國權臣呂嘉(百越族人)殺南越王並扶持傀儡,決定對抗漢朝。漢武地分賓五路南下,立國93年的南越國就此滅亡,版圖併入西漢版圖。
▲西漢滅亡南越國
雖然南越的最高統支者是漢族(趙氏家族),但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南越的統治必須依靠當地的百越族人。例如,南越的末代權臣呂嘉就被越南看作領導越人獨立的領袖,在今越南多地都有祭祀呂嘉的寺廟和以呂嘉命名的道路。 
在如今的越南人看來,南越國的滅亡,是古代越南獨立程序中遭遇的一次重大挫折,越南再次併入中國版圖。實際上百越是甌越、荊越、邗越等十餘支大型越人部落的統稱,越南京族(駱越)只是其中規模較小的一支。
▲百越分佈
南越國滅亡後,西漢持續完善境內行政區劃設定,在郡縣的基礎上,西漢將全境分為13個刺史部,行使監察職權。今兩廣到越南的廣大地區,統歸交州刺史部管轄。
東漢建立後,各刺史部逐漸發展成正式的行政區劃,由於越南和兩廣地區長期屬於同一行政區。兩漢時期,交州的主要人口又集中在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行政中心位於紅河平原的龍編(今越南河內),這被越南看作是其擁有兩廣主權的又一個歷史依據。
▲交州刺史部 
隨著東漢滅亡,天下三分。佔據江南的孫吳政權調整了其境內行政區劃。
公元226年,孫吳分隔交州,越南中北部地區仍稱為交州,而兩廣地區從交州境內劃出,成立廣州。吳國的“廣交分置”對後代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兩廣地區和越南自此分家,結束了越南和兩廣長達335年同屬一個行政區的歷史。
▲廣交分置 
另一方面,越南成為中原政權的邊疆行政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隋唐。
“廣交分置”前,交州漢族人口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隨著兩廣地區劃出併成立廣州,交州(越南中北部)的京族人口比重大幅增加,京族地方勢力膨脹,為日後越南脫離中國統治埋下伏筆。

二、高潮:越南獨立建國
隋唐時期,越南是大一統王朝的最南邊疆,特別是唐代在此設立安南都護府,將越南變成帝國南大門,都護府(節度使)集行政、軍事等職能於一身,京族本土勢力也愈發壯大。
▲安南都護府
公元907年,藩鎮割據下的大唐王朝氣數終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兩廣被割據嶺南的南漢政權統治。
京族豪族驅逐漢族勢力,越南脫離中國控制。當時割據兩廣地區的南漢政權試圖再次征服越南,但被越南豪族武裝擊退。
▲南漢
公元971年,北宋滅亡南漢,將嶺南收入版圖,至979年吞併北漢,北宋基本恢復中國的統一。
公元981年,宋太宗趁越南內亂出兵南下,試圖將越南再次納入中國版圖。
但相較於此前的漢唐等大一統王朝,北宋軍事實力較弱,宋軍最終折戟北歸,北宋被迫承認了越南的獨立地位,越南從中國的領土變成了中國的藩屬國。
▲北宋征伐越南
獨立之初的越南,有著強烈的領土擴張慾望。當時越南的領土範圍僅限於今越南中北部,受地理條件限制,越南東為大海、西為高山,其只能選擇南北兩個方向擴張。
一方面越南不斷南下,與占城爆發戰爭,兩國互有勝負。另一方面,越南持續北上,蠶食中國廣西等地的少數民族區域,還試圖扶持壯族的儂智高對抗北宋。
▲北宋
當時北宋朝廷內也有再度征伐越南的呼聲,最終在1075年引發宋越熙寧戰爭。
1075年11月,越南以北宋王安石變法政策荼毒百姓為由,水陸並進,率先對宋朝發起進攻。
北宋在宋越邊境軍事準備不足,至次年3月,越軍連克欽州(今廣西欽州)、廉州(今廣西北海)、邕州(今廣西南寧),三城中超過7萬平民被越軍屠戮。
▲熙寧戰爭
北宋的整體國力能夠碾壓越南,但南下伐越的宋軍因水土不服損失慘重,宋越兩國最終罷兵言和,越南再度迴歸中國主導的宗藩體系。
如此看來,越南獨立僅僅一個世紀,就多次試圖向兩廣地區擴張勢力,廣西也因此輪遭兵燹,損失慘重。
但越南清楚自身體量無法與中國大一統王朝對抗,因此其對兩廣擴張只能選擇蠶食,而無力選擇鯨吞。
▲獨立之初的越南國土狹小
越南對兩廣有領土執念,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第一,歷史上越南與兩廣曾同屬交州,兩地經濟文化聯絡緊密。越南又將兩廣看作百越故地,越南產生了兩廣與自己應是一體的錯覺。
其次,越南獲取兩廣能夠為其提供更廣闊的戰略縱深以及經濟發展基礎。
第三,中原王朝對少數民族眾多的廣西的控制力較弱,這是越南敢於不斷挑起邊釁蠶食中國兩廣領土的重要原因。
▲宋朝時的兩廣
熙寧戰爭後,北宋為安撫越南,將原屬兩廣的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割讓給越南,越南在兩廣的擴張取得一定成果。
11世紀後,隨著越南封建體制的日漸穩固,越南開始構建本國曆史敘事,即越南不承認此前一千年自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把自己看做一個被中國“強行吞併”的獨立國家。
▲越南古都華閭
為此,越南積極尋找自己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證據”。
10~15世紀,統治越南的李陳兩朝透過統治者的詔書、官修正史等方式開始人工造史。
越南官修史書中,將自己想象出的先秦時期的“鴻龐氏”、“文朗帝國”納入本國曆史敘事,將其看作統治兩廣的依據。當然,越南最為重視的是所謂的趙朝,即中國歷史上的南越國。
▲越南陳朝
南越國是秦末漢人所建,定都番禺(今廣州)。但該國內漢人規模有限,必須依靠百越人支援。越南人的祖先曾參與南越政治,因此,越南獨立後在官修正史中將南越國(趙朝)看作本國曆史的一部分。
1007-1175年,在168年的時間中,宋朝始終會追贈越南亡故君主“南越王”的王位,這也讓越南人不斷強化與南越國的歷史聯絡,以強調自身的正統性。
▲南越國顯然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13世紀初,越南女皇李昭皇下禪位詔書,開篇就是“自古南越帝王,治天下者有矣,惟我李受天眷命,奄有四海,列聖相承,二百餘年”。
這道詔書沒有延用“大越”、“皇越”等自稱,也未使用安南國號,反而將“我李”歸入到了“南越帝王”的歷史敘事中來進行定位。實際上南越國的建立者趙佗,本人來自今中國河北。
▲趙佗是今河北人
越南現存最早的官修正史是13世紀初成書的《越志》和《大越史略》。該書將南越國諸王的本紀稱為“趙紀”。負責編修的黎文休在該書中提出:“趙武帝能開拓我越,而自帝其國……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業”。
越南封建王朝產生了收復南越國全部疆土的思潮,即吞併中國兩廣地區。越南沒有實力從中國奪取兩廣,但越南歷朝歷代從未放棄蠶食兩廣土地,越南官方教育也不斷灌輸“趙朝是越南人的王朝”、“越南應奪回兩廣”的論調。
▲越南在地緣上無法忽視兩廣

三、未完:越南人的野望 
16世紀後,越南陷入南北分裂,但越南割據政權持續向南蠶食占城等國領土,越南領土大幅向南擴張。18世紀末,西山朝建立,越南才恢復統一。
▲越南南進 
西山朝自恃武力強大,意圖對外擴張。西山朝君主阮惠曾遣使拜訪清朝兩廣總督福康安,申明兩廣是越南“舊疆”。
▲福康安與阮惠(右)
福康安表示中越已劃定邊界,不存在兩廣是越南領土的說法。阮惠大為惱火,開始訓練軍隊、大修戰船,同時暗中資助中國華南海盜、廣西的天地會起義,試圖削弱清朝實力。 
1792年,越南以和親為由,要求中國割讓兩廣作為嫁妝。阮惠此舉是想激怒清朝,給越南入侵兩廣製造藉口。但阮惠不久後因病去世,和親信件未能送到北京,越南入侵兩廣的計劃也不了了之。
▲清朝地圖 
1802年,西山朝滅亡,取而代之的是越南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阮朝。
此前越南對外長期使用安南國號,對內使用大越國號。作為中國的朝貢國,阮朝遣使清朝,希望取安南之“南”與大越之“越”,請求清朝賜與“南越”國號。 
嘉慶帝認為“南越”範圍過大,安南國不過是古南越範圍的一隅,廣東廣西“自漢以來皆為中國”,因此拒絕了阮朝的請求。此時廣西巡撫上奏,可根據“百越之南”將阮朝國號定為“越南”,也算沒有完全駁回阮朝的申請。 
嘉慶帝採納建議賜下“越南”國號,並明確該國號意義是“百越之南,與古所稱南越,不致混淆”。
▲嘉慶帝 
阮朝時期,隨著越南民族認同感加強,開始將南越國(趙朝)定義為“入侵的漢族建立的政權”,19世紀初,越南持續向寮國、柬埔寨等地擴張,同時仍將趙朝所統治的兩廣認定為越南失去的舊疆。
據《大南實錄》記載,1824年冬,越南京城人士阮春振攔駕上書,請求帶兵奪回兩廣故地。時任越南君主的明命帝令焚其書,下詔不準狂妄陳言,否則治罪如律。但阮春振只是戴枷懲戒一個月就釋放了,這說明越南並非放棄了奪取兩廣,只是實力不濟不敢有所行動。
▲阮朝極盛版圖
最好的證明就是,阮朝第四任君主嗣德帝在20多年後閱覽阮春振的上書後感慨:“統觀前後,則我越地之淪入中國已幾太半……然終不能收回寸土……悲夫!”
但此時,隨著歐美殖民勢力進入遠東,東亞傳統的宗藩體系解體,越南在19世紀末淪為法國殖民地。
▲列強殖民東南亞 
殖民統治將近代民族主義思潮帶到越南,越南精英階層在救亡圖存的同時,也在積極宣傳越南歷史的獨特性,試圖擺脫中國文化對越南的影響。
二戰後越南南北分裂,走先後經歷法國、美國的入侵。直到1975年,北越吞併南越,越南再度統一。
▲越南戰爭
越南在蘇聯的支援下產生了稱霸中南半島的野心,除了控制寮國、入侵柬埔寨,越南還不斷入侵蠶食中國廣西、雲南等地,最終引燃中越戰火。
開戰之初,越南的一些激進分子認為,自己先後打敗了法國和美國入侵者,擋住中國的攻勢也不成問題。
越南所謂的王牌部隊還叫囂要佔領廣西在南寧過春節,越南奪取兩廣的論調一度又甚囂塵上。但在絕對國力面前,越南最終戰敗。
▲對越自衛反擊戰 
隨著中越關係降至冰點,越南將古代中國行使宗主國權利的行為全部認定為入侵,在歷史上與中國做切割。
越南社會科學院編著的《越南歷史》是越南大學的指定教材,將史前文明追溯至與中國“北京人”同期, 意在凸顯越南具有和中國同樣悠久的人類起源史。
越南官方將神話傳說中的雄王歷史確立為越南國家起源。在越南看來,雄王建立的政權疆域囊括了整個中國南方,這一觀點得到越南官方背書,不斷向越南學生灌輸。
▲越南歷史書
21世紀以來,在越南政府的助力下雄王信仰被推向高潮,2000-2018年,越南國家層面推動的雄王祭祀就高達12次,南越國(趙朝)仍出現在越南歷史課本中。
這意味著,雖然越南官方不聲索兩廣主權,但通過歷史教育,越南繼續潛移默化的向國民灌輸著錯誤史觀,即兩廣被雄王政權、文朗國、南越國統治過,是越南的“故疆”。
▲雄王祭祀 
當然,在絕對國力差距和兩廣全面漢化的情況下,越南奪取兩廣只能是痴人說夢。但越南透過持續不斷的“人造歷史”教育,將雄王信仰、趙朝疆域等觀點傳輸到越南年輕人心中,使奪回兩廣“舊疆”就如同一個無法拂去的夢魘,縈繞在越南人的心頭。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新中國援外第一戰:越法邊界戰役,陳賡建議圍城打援
穿越近兩千年的“說唱明星”——東漢擊鼓說唱俑
史上最強逆襲:鐵木真是怎樣崛起的?
流動中的民族主義研究——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曉律教授訪談
工業革命的寶貴經驗——工業化仍然是強國之本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