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修運河這事沒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徹底分化越南南北!

【拉攏了越南北方親中派,削弱了南方反華派,激化了越南南北兩方矛盾,長遠來看將越南打向了分裂的邊緣。全文約3500字。】
前言:
自從8月5號柬埔寨運河開始動工,國內網上一片歡騰:咱們老中,終於要制裁越南這個左右橫跳幾十年的,白眼狼二五仔了。
網上絕大多數聲音,都只提到柬埔寨運河建成後,寮國、泰國、柬埔寨甚至雲南的貨物出海,不再需要經過越南境內,因此將對越南經濟造成多大多大的影響。
其實,柬埔寨運河對越南經濟的影響還在其次,其核心在於對越南國內政治局勢的影響。
中國的這次出手,精準打在了越南這條蛇的七寸上,拉攏了越南北方親中派,削弱了南方反華派,激化了越南南北兩方矛盾,長遠來看將越南打向了分裂的邊緣。
咱們國家歷來的政治手段都是:要麼維持表面和平不動手;只要動手了就是往死里弄,滅九族那種。
1.越南領土法理性存疑,南北越統一的時間加起來不到150年,由此導致越南歷史上長期南北分治。
2.越南北方自古以來親中,南方自古以來喜歡作妖。越南獨立建國後,北方派與南方派矛盾重重。
3.越南歷來北方主政,南方主經濟。給柬埔寨修運河,斬斷南方派的經濟來源,削弱南方派的實力。給越南北部修鐵路,加速越南北方融入中國經濟體。拉一邊打一邊,分化南北越!
Part.1
如今越南的領土在古代分為三塊:橫山以北的北部地區,橫山以南的南部地區,湄公河三角洲。
古代越南的領土其實只有如今越南的北部地區,南部地區併入如今越南版圖的時間,兩次加起來不到150年。
1700年以前的大部分時間裡,越南以橫山為分界線,北部或由中國大一統王朝控制,或獨立為越南;而南部地區則屬於柬埔寨和占城國所有。
一直到1697年,越南的後黎朝滅亡了占城國,才將部分南部地區納入了越南的版圖。1698年,後黎朝南方的阮氏政權出兵奪取湄公河三角洲。
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美蘇雙方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量,把越南分成南越和北越,並把湄公河三角洲劃分給了南越政權。
1978年,柬埔寨和統一後的越南,因湄公河三角洲的歸屬問題等一系列原因而爆發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991年才結束。
嚴格來說,越南如今領土的法理性是存疑的,畢竟南部地區併入越南的時間一共不到150年,湄公河三角洲的歸屬更是爭議不斷,根本沒有什麼自古以來。
越南歷史上,因為橫山的阻隔,造成越南長期分成南北兩國或者兩個政權。
【越南歷史上南北政權對峙,史稱“阮鄭紛爭”(1627-1673)。後由清朝出面調停,南北分治,一直持續到1778年,西山朝滅亡阮氏和鄭氏政權。】
歷史上,越南北方地區曾經三次北屬中國大一統王朝。說越南與中國同文同種,其實指的僅僅是越南北部地區,越南南部地區則是妥妥的化外之地。
Part.2
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越南北方地區長久以來都是親中的立場,並且習慣背靠中國,安心做附屬國。
越南對中國的離心力,基本來自於越南南方地區。無論是阻止清朝干涉越南的西山朝(1778-1802),還是打廣東廣西主意的法國傀儡阮朝(1802-1945),以及後來與中國交惡併發起戰爭的黎筍集團,都來自越南南方。
地理上的阻隔和南北方對中國的不同態度,共同導致了現在越南南方派和北方派的矛盾。
1930年越南共產黨成立,但不到一年,越南國內的越共就接近全滅。
1934年,胡志明等人在澳門成立“海外領導委員會”,名義上領導越共。越共殘存組織則依靠越南國內的兩位領導人:長征和黎筍,來發展和組織。
【長征原名鄧春區,因仰慕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而改名為“長征”】

長征和黎筍在越南一北一南各自發展,從而形成了長征的北方派和黎筍的南方派。
1945年二戰結束,胡志明回國,越共南北兩派推胡志明為“共主”,政治上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
胡志明是越南北方人,又與中共領導人們的關係十分密切,加上中國抗法援越大力支援越南獨立。
中國與越共北方派關係良好,以長征為首的越共北方派順其自然地倒向中國,長征也成為了越共的二號人物,胡志明的接班人。越共北方派此時壓倒越共南方派。
但到1954年,事情變了。
1954年,美蘇中法英五國在日內瓦召開會議,討論朝鮮問題和印支問題。會議期間,越共取得奠邊府大捷,法國退出越南只是時間問題了,越南統一近在眼前。

可這個時候,蘇聯想和西方緩和關係,蘇聯和西方都認為越南效仿朝鮮半島的模式最合適,即以北緯17度線把越南劃分成南北兩方分治。
中國此時剛剛打完朝鮮戰爭,國內又是剿匪又是解放西藏又是清理國民黨餘孽,折騰了好幾年。還打算要解放臺灣,實在折騰不起了,也真無力顧及越南了。中國也同意了蘇聯的方案。
越共北方派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沒有中蘇兩位大哥的支援,自己肯定搞不過美國人,於是也同意了,統一的事可以等兩位大哥空出手了再說。
但越共南方派的黎筍集團不同意。
如果越南南北分治,南邊將歸屬美國勢力,北邊歸屬越共。
黎筍代表的越共南方派雖然屬於越共陣營,可他們是南方人,他的基本盤也在南方,一旦分治,那越共中的南方派何以自處?
回南方歸順美國?還是在北方寄人籬下,受北方派的擺佈?
黎筍出於對自身越共南方派的利益考量,跳出來反對美蘇中法英的南北越分治方案,舉起民族主義的大旗,並暗指越共北方派附從外國,損害越南的統一大業。
雖然黎筍確實解決不了美國人,後來還是靠中國出面才趕跑了美國人。但黎筍這招一齣,他在越南的聲望大漲,如日中天,黎筍甚至趁機一舉奪權,奪取了越共北方派長征胡志明接班人的身份。
越南北方派和南方派的矛盾自此公開化。
後來黎筍發動對中國的挑釁和侵略,也跟越南南北兩派的矛盾有一定關係。
越南軍中將領多是北方派,軍中更是有不成文的規矩:越軍總司令由北方派的人擔任。黎筍為了控制軍權,避免北方派習慣性地倒向中國,就必須挑起戰爭,迫使北方派或者說軍方不得不站在中國的對立面。
越南南方派與北方派,第二次大的矛盾在黎筍病亡後爆發。
1986年,黎筍病亡。北方派的長征憑藉無與倫比的威望和地位上位,但他年事已高,同年把越南的革新之父阮文靈扶上臺後,隨即退隱。
阮文靈是長征的下屬,但他1945年就去南方主持工作了,後來長期擔任南方局的負責人。所以阮文靈是個南北均沾的人物,他上臺,南北兩方都勉強能接受。
【越南革新之父:阮文靈】
多說一句,阮文靈曾因為反對黎筍而被降職。

阮文靈上臺後,越南開始革新。
北方派認為革新要對華和解,與西方合作但不選邊站隊。總之大體上就是效法中國,既改革開放,又獨立自主等等。
南方派則認為要照搬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思路,即全面倒向西方,搞搞休克療法啥的。
【現在事後來看,效法中國是對的,蘇聯那套都把自己搞解體了。】
南方派為什麼要照搬蘇聯的改革思路呢?
因為越南的經濟重心在南方,加上南方被美國控制多年,越南南方的買辦勢力很強。搞蘇聯那套,把越南賣給美國,美國和越南南方買辦獲益最大。
就像蘇聯搞休克療法把自己賣給西方一樣,苦了百姓,肥了美國,富了買辦寡頭。
最後在阮文靈的主導下,北方派佔據優勢,確定了越南革新的方向。
再後來越南南北兩派還有“二阮之爭”,也就是前段時間去世的阮富仲(北方派)和阮晉勇(南方派)的政鬥,雙方反正處處反著來。
Part.3
說了兩千多字,這些越南的過往跟中國幫柬埔寨修運河有什麼關係呢?
前邊說到幾個關鍵點,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1.越南北方曾多次隸屬中國,北方派習慣性親中。
2.越南南方從未沐浴王化,南方派總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越南整體大局,與中國對著幹。
3.越南北方主軍政,南方主經濟。
由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想要保證越南對中國的附從和歸屬感,就必須保證越南由北方派掌權。
可矛盾的點在於,越南的經濟重心在南方,也就是說越南的錢袋子捏在南方派手裡。南方派因歷史原因與中國素來不和,美國也常常從越南南方派入手,干涉東南亞的局勢。
中國想要解決越南這個隱患,必須做兩件事:1.斬斷越南南方的經濟來源,從而削弱南方派的實力,減少南方派對越南政局的干涉。2.幫助越南北方擺脫南方的經濟控制,讓北方派毫無顧慮地倒向中國。
寮國、泰國、柬埔寨甚至雲南,每年有大量貨物需要經過越南南部的抵達出海口。
一旦柬埔寨運河修好,貨物不經越南南部出海,越南每年光少收的過路費就將達20億美元。
要知道越南現在的外匯儲備金也就不到1000億美元,每年20億美元的純收入沒了,對越南南方派來說,那是真的肉疼。以後還想搞反華活動,真得掂量掂量自己兜裡剩幾個錢,惹阿中不高興了,怕是其他收入來源也要砍一砍了。
除了修運河砍南方派的收入來源之外,中國另一方面與越南最高領導人蘇林,簽訂了多項鐵路建設合作協議。
蘇林是北方派,而這次與越南達成的鐵路建設佈局,主要是為了連線廣西和越南北部。
也就是說,中國打算把越南北部納入自身的經濟迴圈中,帶北方派賺點錢吃點肉。省的北方派經常為了點小錢不得不向南方派低頭,配合搞些反華動作。
至於原來說要修的,連線越南北部和南部的,河內—胡志明線高鐵,現在已經悄無聲息了。
中國給柬埔寨修運河,砍了越南南方派的錢袋子,南方派自然不甘心,想拉著整個越南反華。可中國又給了越南北方派一顆甜棗,人家北方派本來就親中,這下更不願意跟著南方派一起反華了。
世界上任何一個組織內部,都不會是鐵板一塊,不同的人,利益訴求就不一樣。
中國這次一邊給柬埔寨修運河,一邊給越南北部修鐵路,從越南北方派和南方派不同的利益訴求出發,精準的拿捏了越南。
當越南北方不再依賴南方的經濟收入時,越南南方派會對軍政都佔優的北方派俯首稱臣嗎?
我看懸,以越南南北分治的長久歷史來看,恐怕越南南北的矛盾只會越來越不可調和,甚至走向分裂。畢竟南北越大部分時間裡都不是同一個國家。
當然啦,這樣的越南才是好越南。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