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愛的孩子,長大不可能有出息!

昨晚睡不著,回想起了自己的過往經歷,我發現,男孩子或多或少從小就會被溺愛,這種溺愛總的來說不是件好事。
我就是被溺愛長大的。
但是我的個人經歷有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在高一下學期。
因為受到班主任長期嚴重的校園霸凌,主要是精神打擊和侮辱,導致我厭學情緒嚴重,不想學習了,學習成績開始快速下降,從能考個好一本,倒退到了專科水平。
我爸媽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都沒有任何見效,尤其是我寫信給我爸寫了很多次,說自己被班主任欺負,但是他不僅不相信我,反而給了我兩耳光,這個問題始終都解決不了,他沒有能力解決也不想解決,更不想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給我轉校是不可能,所以只能透過咆哮和毆打來展現自己作為父親的權威以及無所不能。
而我成績下降以後,反而得到了很多好處,比如班主任不再對我進行發條橙式的思想矯正了。
因為一開始我學習成績好,他覺得我桀驁不馴有自己的思想不服從管理不服從上意,我這樣的人越厲害對社會危害越大,所以幾乎每天都要找我談話,長篇大論,要用他認可的社會現實來說服我,讓我服從,聽話,上頭全部都是好的,當官的都是雄才大略的,領導都是優秀超群的,這個社會是美好的,不可以對社會有任何不滿,不可以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服從領導,聽領導話,首先從服從老師開始。
我成績下降之後,他終於滿意開心了,不再找我做這些噁心的談話了。
可能他覺得我以後註定不可能有出息,在社會上也不會掀起什麼波瀾了。
但是代價是我和家裡人的關係開始變的非常惡劣。
惡劣到什麼程度呢?
從高一下學期開始到高三,整整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幾乎和爸媽沒有說過一句話,就是不說話,我試圖用沉默來表達抵抗,他們則對此毫不在意,因為看見我就煩,就難受,就不順眼。
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父母自始至終沒有拿我當一個人,或者當一名親屬看待,而是當一個理財產品看待。
當產品曲線上漲時候,他們又愛又樂,甚至會親吻手機螢幕上的K線圖。
當產品曲線下跌時候,他們垂足頓胸,破口大罵。
什麼樣的情緒都有,
唯獨沒有親情,和對人身基本的尊重。
這段經歷對我有非常大的幫助,讓我在16歲的時候就知道,社會不是那麼的美好,外界的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至親父母,也是不可信的,不能求助的。
當接受自己的親生父母是個混蛋的時候,你會發現人生一下子開闊天空,雖然對於16歲的男生來說非常難過,但這是一種猛烈的成長。
這讓我很早就有了這樣的覺悟,所以我的洞察,獨立性,做事的協調和行動力,一直都是遠超同齡人,甚至是遠超已經在社會上工作多年的所謂的職場精英的。
但是給我帶來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是有很嚴重的信任危機,我不會相信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所謂靈魂伴侶,也始終覺得不可信任。
其次是有比較嚴重的親密關係危機,沒有辦法處理好親密關係,因為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談何親密和長久。
對於這個問題我看了不少心理醫生,結果無一例外,他們都說不過我,反而被我給繞進去了,我自己的精神病差點讓醫生也瘋了,對此我深表歉意,只能多給紅包表示一下。
這兩樣對我來說都不算是有所困擾,真正的困擾是,
我的人生有很多體驗,
開心,高興,難過,低估,抑鬱,富有,輕鬆,無聊,充實,等等。
唯獨沒有幸福感。
當然我並沒有感覺很難過,只是接受了這個設定,我很難感受到幸福,也不知道什麼叫幸福,因為沒有任何一人可信賴。
另外我的父母最後還是得到了他們投資理財產品的鉅額回報。
但是這不是他們期待中的,
而是他們意料之外的,
屬於突然起來,出乎意料的回報。
首先是回報的形式,一個低學歷差等生是不可能有出息的,不可能取得任何職場和工作成就,但我還是以低學歷差等生的身份取得了鉅額的回報,這至今還在父母的理解範疇之外。
然後是回報的過程,過於曲折和不堪,成為家庭中的黑暗回憶沒人敢回顧。在我最落魄,最低谷,最倒黴的時候,得到的不是家庭的鼓勵,支援,幫助,信任,而是打擊,嘲諷,謾罵,反對。自己親生兒子不信任,信任外來的一個油膩中年班主任,無條件的侮辱和打罵自己的親生而已,以及無條件的信任和維護一個外面的班主任。
因為有過這段經歷,所以在我創業之後,父母對於我獲得的收入不是開心高興自豪和欣賞的,反而是畏懼和害怕的,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在我最差勁的時候自己做了什麼事。
這個就不是得償所望的回報,而是讓自己目瞪口呆,略帶恐懼的回報。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