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奸」是會反噬的

將軍好,我突然發現男朋友和我戀愛期間多次去找她前任……
原因是這樣的,我很喜歡視奸別人,然後前兩天看見男朋友的前任發了一個DY,她來我們這個地方了,我就很生氣,然後我用小號加了他前任的微信。
我本來只想繼續奸視朋友圈,但是慢慢的我們兩個聊起來了,從他前任口中得知我男朋友在他倆分手以後多次去找她(她並不知道我是現任),並且是在我和男朋友戀愛期間去找她。
我現在很糾結,首先我不好找男朋友問清楚,因為這件事確實是我有病去加人家微信,但我現在真的好懵,對這件事情很介意,我不能一味地相信他的前任,但也不能完全不信。
希望將軍幫我想想辦法,給我個意見,該怎麼辦?
將軍 · 答
這一切還要從“我很喜歡視奸別人”說起,為什麼喜歡做這件事?還挺有必要展開說說的。
看上去「視奸」這個動作並不是具有特殊指向性的,好像是無論哪個男友無論哪屆前任,你都喜歡去暗中觀察。可能還不限於此,比如某個你認識卻不熟甚至只是知道他存在的人,你也喜歡沒事兒刷刷人家的社交媒體。
雖然這個動作無傷大雅,但坦白來說,也能從中感受到你對他人或者關係的底層情感邏輯,既包含好奇和探究欲,也包含著不信任和掌控欲。
你的內心語言一開始可能只是出於好奇,很多人都會對現任的前任有好奇心,因為那算是伴侶過去的一部分,想了解想知道,這很正常。
而你不但要聽聽現任口中的前任,你還要親自去探索,看DY不夠,你還要加微信看朋友圈,最終你還聊上了。
此時你的內心語言已經不只是好奇了,你想的是“男友不值得信任,我要一探究竟”,你想要驗證一些事情,你想要判斷真假,可你也不完全相信男友的前任說的話,你對他人的不信任到處彌散,你得到的結果另你更加疑惑,「視奸」反噬了你。
同時,無論你是視奸還是加微信聊天,都有一種“我要了解清楚情況,掌握關係走向”的內心語言,即便你不是每次都這樣,但視奸都到了“喜歡”的程度,確實包含了一種“我在看著你/監控你”的動機,你是如此想掌握一個人,哪怕是知道TA的全部資訊、不作任何動作,也是一種掌控欲的體現啊。
從“視奸”這件事本身起頭,是想告訴你,你後續怎麼行動,是要基於你自身的情況去作為判斷依據的。
你不容易信任對方,充滿懷疑,你還有比較強烈的掌控欲,這在任何一段關係裡都是bug。
我做個假設,男友的前任告訴你他倆分手後完全無聯絡,你男友對你很專一,你大機率也不會百分百相信。你視奸、加微信聊,不就是因為你一早就覺得“他未必值得信任”嗎?
所以,這件事並不是終點,因為你不相信,所以還會繼續驗證,也許下次不是透過視奸了,是透過類似於“釣魚執法”的測試,你帶著這種疑慮談戀愛,你快樂嗎?
不信任已經存在了,透過視奸和微信聊,不信任感更強了,此時是否找男友問清楚,其實都一樣了。
我直接開大了,這段關係問不問結局都一樣,簡單粗暴地說,不信任一個人還跟TA談戀愛,一定會很痛苦,也很難避免分手的結局,因為沒有誰會喜歡被視奸被懷疑被驗證。
既然關係並不在一個健康的狀態,還不如爭取個清楚明瞭。直接去問男友,坦白真相吧。
說不定男友就是撒謊了,就是做出了不忠的動作,那你也有了確切做判斷的依據,一個違背了信任原則的人不值得你繼續關係了。
如果男友沒有去找前任,是前任在撒謊,那你就順勢坦白說說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容易信任別人,沒有安全感,你知道你做得不對,以後願意努力改變自己對待別人的態度,看看對方是否願意接受你的道歉和真誠改變的承諾。
我沒有什麼幫你明哲保身的建議,需要“工於心計”的關係會讓我覺得很疲憊,沒必要這樣,我想出不來這種主意,不想花時間搞這個。
你視奸加微信去套話,已經失去了「程序正義」,程式有問題了,結果大機率也是有問題的,你得承受你做任何動作的代價。
雖然你沒有展開說具體情況,所以不排除你男友做出了一些讓你不信任的舉動,所以你才去視奸的可能,如果是這樣,那就更輕鬆了。你跟他對峙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你找到了視奸的「正義性」,那你就更沒有什麼不好去找男友問清楚的理由了。
最後說說我對你的感受,你讓人心疼,總是把注意力和心思花在“視奸”上,肯定沒時間關注自己吧?一邊得到男友疑似不忠的資訊,一邊還作為他的伴侶相處,心裡肯定很彆扭吧?
而如果你真的很難相信別人,可能也是有你的合理原因,甚至勾連到以往的創傷。所以希望你把焦點放到自己身上,多關注自身的問題,試著去解決和改變,信任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
其實我也有點佩服你,能在社交媒體上跟陌生人順利互動,還能加上微信聊上天,讓陌生人向你敞開心扉,這種能力很不一般,你有很強的親和力和溝通能力,用在工作上或者人際關係上前途無量,但用在視奸驗證上,確實是浪費了自己。
名校相親,用理想島VIP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名校相親平臺理想島VIP註冊使用者超20萬人!其中,來自985及全球前200高校使用者佔80%。理想島VIP僅面向碩博和本科學歷開放註冊
理想島VIP核心功能是搜尋,想找什麼樣就找什麼樣。
關注公眾號後,可直接登陸↓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掃碼關注理想島,提升認知維度。
▼長按二維碼 關注理想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