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圖 | 《我們一起搖太陽》劇照
1
問:
馮叔,請教一個問題。過年期間和朋友吃飯,大家聊到一個話題:有些人,總是選擇相信別人,結果一路都遇到好人。可是,有的人僅僅是因為輕信了一次,就掉進坑裡,破財又傷神,甚至遭遇不幸。那麼,與人打交道,到底是先選擇相信,還是懷疑呢?分寸和尺度該如何拿捏?我們沒有結論。想聽聽您的看法。
馮侖:
信任是一個把事簡單化的方法,我們常說,「因為相信,所以簡單」。
如果選擇不相信呢?舉個例子,春節前,我們公司要籤一個合約,籤之前得請律師看。我們知道,律師是以不信任為前提的,所以經律師這麼一看,很多細節都得重新談,越談越複雜。越複雜,成本就越高。
二十多年前,我們剛開始在紐約做世貿專案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律師,律師就告訴我,「馮先生,不要著急,等到檔案摞得跟你一樣高的時候,這個專案就做成了」。
用了十幾年時間,我們把這個專案做出來了。那十幾年裡,我去了將近七十次紐約,就是因為對方選擇不信任,不信任到每一個細節。比如,每一分鐘電梯裡能停幾個人,他們都一定要管住,不能超過。如果超過了,怎麼罰你,都得在檔案中寫清楚。
他們是從不信任開始的。當然,從不信任開始,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很複雜,到後來事情也挺簡單。
我們的文化剛好相反,我們是一開始簡單,結果到後面很複雜。
比如說,美國有個富豪犯了作風錯誤,他的妻子怎麼防止他再犯錯誤呢?她選擇不信任。選擇不信任之後怎麼辦?找律師籤個合同。把對方身價算一下,兩千萬美金,那就寫好,「只要再出軌,咱倆就離婚,但是兩千萬美金給我。」甚至,很多人結婚的時候就要先簽一個檔案,就是在前面選擇不信任。這讓人不舒服,甚至很煩。但是到後來萬一要離婚,結束的時候很簡單,一不打二不鬧。
我們知道,中國企業家裡籤這種東西的可能不多,因為一開始都是選擇信任,選擇簡單,結果離婚的時候就撕得很厲害。
過去,有很多網路詐騙,我們發現,很多有文化的人都被騙了。照理說,他們不應該輕信,但是為什麼被騙呢?就是在做判斷的時候,他們把別的因素帶進來了。金錢的因素、親戚朋友當託……有很多別的因素進來。也就是說,總會有別人、別的因素影響人的判斷。
當然,好人的背書會讓人更加容易進入到一個「相信」的心理境地,最後把事情辦成。有好人背書很重要。我們在國外做生意時,有一個方法叫選擇合格交易對手。選擇合格交易對手,其實就是我們在選擇信任的過程中,先挑選好人。因為簡單會導致容易輕信,所以先要找到好人來做證明,要用經驗去審視一下,同時要了解他過往的歷史。
所以說,不信任好麻煩的,得籤很多協議,而信任就意味著簡單。但是一開始輕信,到後來就帶來麻煩。因為信任,所以簡單,這是開心的時候;但因為簡單,後來複雜,又是不開心的時候。
在這個過程當中,把握信任的尺度很重要,也很不容易。信任帶來簡單,但簡單到什麼程度?不能不信,但信任不是輕信。這個東西沒有人能教你這個度在哪兒,只能自己碰到事的時候自己判斷,想辦法解決。
2
問:
那,如何能取信於人呢?
馮侖:
這個話題,我以前也講過很多次,如果你想贏得別人的信任,獲得認可,你就做好兩件事,四個字——守信靠譜。
與人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守信靠譜。做好這兩點,根本不需要其他的多餘動作。
所謂守信,就是答應別人的事,你都做了。所謂靠譜,就是該你做的事,你都做好。
在現實中,往往是好人和好人扎堆,壞人和壞人聚到一起。一個不誠實守信的人和一群誠實守信的人交往,很快就會格格不入,難以融入大家的圈子裡。當你誠實守信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誠實守信的人越來越多,當你靠譜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靠譜的人也越來越多,於是你的路也會越走越寬廣。
如果再多講一點的話,信任是什麼?信任是給予,是買單,是扛事,是責任。
我認識一個很有意思的煤老闆。他當年賺了很多錢,於是就使勁「造」,花錢。朋友們問他,「你怎麼像暴發戶一樣,可勁地造?」他回答說,「這個世界我就相信錢,只有錢對我好。連我媽我爹都不如錢對我好。」
他為什麼這麼說?原來他曾經很落魄。破產的時候,東躲西藏,連他媽都不許他進門,因為他一進門,要債的就追來,弄得全家雞犬不寧。於是他不管躲到哪兒,親人、朋友都不搭理他。
等到他有錢以後,所有人都對他好。他覺得,「既然錢能帶來這麼多好處,那錢對我好,我得對錢更好」。怎麼對錢更好?那就是把錢都給出去,他就去付出。他信任錢,他相信錢能解決他的困難,幫助他改變一部分命運,於是他就花錢,也就是他說的,「這個世界上錢對我好,我也一定要對錢好」。
這是我碰到的一個真正愛錢,愛得還很有理由的人。他堅信錢能給他更多的安全感,並因此不斷地給予、付出,並且最終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當我們自己做生意的時候,我發現,其實信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該買單時買單,該扛事時扛事,該把責任攬下來時就把危險扛下來讓別人有一條生路。其實,只有這樣,你才能夠達成你的目標,你才能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人與人之間,到最後就可能會走向互相猜疑,甚至殘殺。
一起聊聊:
-
你覺得與人交往時,選擇信任還是不信任的度在哪裡?
📢馮叔的新書《人生的邏輯》上市啦!還沒入手的你,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