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關閉自己陷入怨恨,還是向學習和成長開放自己?”
共創活好的環境
『niwo』
*作者:Krish 和 Amana
*編譯:志飛
我們的不信任會深刻影響生活質量、自尊和人際關係。因此,我們在“學會愛”的工作坊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來處理和療愈這個傷口。我們今天在生活中體驗到的不信任,源於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經歷,以及觀察到的那些撫養我們的人——他們如何與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人相處。
1. 不信任的根源與影響
不信任是我們學會保護自己免受痛苦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會說,過去許多經歷都給出了理由。它保護我們免於再次受傷的可能性。但危險在於,不信任可能會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使我們與他人隔離,並阻礙我們建立有意義的連線。
不信任會縮小我們的視野,使我們以威脅和風險的角度看待世界,而不是機會和潛力。我們為保護自己而建造的牆也可能將那些促進療愈和成長的經歷拒之門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信任可能會變成憤世嫉俗、怨恨和孤立——即使在安全的情況下,也很難再次信任。
2. 轉化不信任的五個步驟
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探討了轉化這種強大的不信任傷口的五個步驟。
-
首先是看看我們如何否認、低估和埋藏它。
-
第二是看看它如何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表現出來。
-
第三是探索它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根源。
-
第四是在面對挑戰時,將我們的視角從感到受害轉變為擁抱成長。
-
第五是學習透過覺知、辨別力、建立自尊和信心來轉化它的工具。
通常,深入這種不信任傷口的深處並不容易,因為它可能被信念、幻想、否認、控制策略、投射、責備和抱怨所掩蓋。
3. 案例分析:不信任的表現與應對
例如,Andrew 是我們的一個客戶,他認為自己對生活和他人非常信任。他告訴我們,“信任是好的,如果你信任,事情就會變得更好。所以當不信任的想法出現時,我只是忽略它們。”但他的信任只有在他人按照他認為應該的方式行事和與他相處時才成立。每當談及伴侶的體重、她如何花錢以及當她不願意發生性行為時,他就會不斷與伴侶爭論。他對信任的想法就是這樣。當他參與政治話題的討論時,他會憤怒和咆哮,“他們都是白痴,整個系統都瘋了,你不能信任任何掌權的人!”
因此,第一步是看到我們如何避免承認我們的不信任,並走出我們生活在信任中的幻想。誠實地面對自己是很苦難的,我們看到的信任感實際上是一種幻覺,直到我們受到生活的考驗和挫折。我們需要誠實地認識到,我們有更深的不信任,並開始感受到生活在不信任中帶來的痛苦、憤怒、不安和孤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基本信任通常只有在某些事情觸發它時才會受到考驗,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因為它們通常始於雙方互相迷惑,並將他們的需求和願望投射到對方身上,天真地相信這些需求會被滿足。

例如,Peter 和 Diane 因為爭吵而來參加我們的治療。他們分享說,一開始,他們深愛著對方,幾乎從不爭吵,但在一起一年後,一切都變了。她聲稱她不能再信任他,因為“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有空、願意溝通和開啟自己。”他分享說他躲開是因為她所有的期望和要求“永無止境”。她堅信他需要改變,她才能再次信任他。他也認為,在她“不再糾纏他”之前,他不可能再次信任她。
當我們依賴外部事物或他人的改變時,我們無法深入我們核心的不信任。我們透過迷惑他人和生活,像 Andrew 那樣,或者透過使用植物藥物等物質從精神上繞過它,從而避免我們的核心不信任,直到再次回到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的不信任被觸發時,與其認為這是我們的不信任被觸發,我們可能會歸責於其他原因,並變得憤怒、痛苦、放棄、怨恨,覺得像個受害者。

Anna 在發現她的男朋友有外遇時感到背叛。在與我們工作一段時間後,她才意識到她被他的魅力和自信所迷惑,無法看清他是一個不能誠實承諾與一個人在一起的人。她的成長是學會更深入地信任她的直覺,並與她的羞愧感待一起,因為她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一個對她來說足夠好的人。

此外,當我們的不信任被觸發時,我們也可能會因為責備自己而分心,並反覆思考為什麼我們沒有早點看到情況或人的真實面目,併為此做些什麼。我們也可能會沉迷於為什麼我們總是吸引“錯誤的人”。我們沒有深入挖掘我們的羞愧和過去的傷口,仍然專注於他人的行為和他們應該如何行為,或者評判自己為什麼我們似乎找不到我們夢想的關係、工作、朋友和生活方式。
當我們的不信任無意識地主導生活時,我們很容易根據被生活和他人對待的方式來假設和解釋經歷,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例如,當 David 的母親來訪時,Sheila 注意到他突然開始打掃房子、洗碗,並比他們兩個人在一起時更認真地聽他母親說話。她得出結論,他並不真正關心她。其實她沒有意識到他只是退回到一個小男孩的狀態,想要他母親的認可。
有時,只需要某人發表評論或以某種方式對我們做出反應,我們的不信任就會產生。我們會解釋為我們被誤解、被麻木地、不可愛地或不尊重地對待。我們在與客戶的工作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因為治療環境是一個不信任容易觸發的地方。有一次,當一位女士在工作坊上分享時,我(Krish)對 Amana 說我們需要告訴廚房午餐會晚一點。這位女士非常生氣,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和我們說過話。
而我(Krish)與另一位女士進行持續的治療,感到我們的連線非常深厚和充滿愛。但當我和她的伴侶一起進行治療時,因為他們有很多問題,她覺得我花太多時間聽他說話,而沒有足夠的時間聽她說話。以至於她不再信任我並停止治療。不幸的是,她深深地陷入她的不信任中,無法看到它來自童年,即使我提供了一次免費治療來修復這個裂痕,她也不願意。
我們也很難誠實地面對被傷害或失望的方式,因為我們想要最小化、“寬恕”和理想化我們過去的創傷。被迫積極而不是坐下來感受不適、允許自己感受它是非常正常的。在治療工作中,我們看到,人們通常沒有意識到,由於他們童年時發生的一些事情,他們深深地學會了不信任自己、生活和他人。或者他們相信,不可能再次信任和開啟自己。
4. 不信任的童年根源與心理模型
學習轉化我們的不信任傷口的下一步,是找到它在童年經歷、印象和我們生活中被對待和相處的方式中的起源。我們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形成了關於生活、他人和我們自己的固定觀念,基於我們的認知。這些被稱為“心理模型”。它們非常強大,因為它們不僅是經歷和認知,還是我們的生存模式。
這些“心理模型”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對生活和他人形成的信念。另一類是我們對自己形成的信念。將它們帶入意識是有價值的,因為我們很少意識到它們是什麼或它們如何主導我們的生活。
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第一類——關於生活和他人:
-
你不能信任別人,因為他們會利用你。
-
人們真正感興趣的只是金錢、權力和性——善良是次要的。
-
如果我允許自己展示我的脆弱,我會被評判。
-
保持我的關係表面化很重要,否則我會被拒絕或侵犯。
-
沒有人足夠在乎我。我找不到適合我的人。
-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成功、出人頭地和擁有金錢——這就是你獲得尊重、欣賞並在這個競爭世界中生存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關於自己的負面、不信任信念:
-
我不值得被愛或擁有真正關心我的人。
-
我不夠有吸引力,無法得到我想要的人。
-
成功和愛是給別人的,而不是給我的。
-
我出了很大的問題。
-
我不希望任何人真正瞭解我,因為如果他們瞭解我,他們會拒絕我、評判我或傷害我。
-
當我與他人比較時,我總是感到自卑和不如。
如果我們能認同這些負面信念中的任何一個或全部,我們就可以開始理解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有如此多的不信任。下一步是看看作為兒童和青少年,我們是如何發展出這些信念的。為此,我們需要想象自己回到過去(稱為“心理時間旅行”),去看、感受和體驗這些信念的來源。作為孩子,我們接受我們所看到的和從“大人”那裡聽到的東西為真。我們沒有意識或資源去質疑它們。
我們經常問我們工作坊的參與者,他們在童年和後來看到了什麼和經歷了什麼,導致他們對生活、他人和自己產生了如此多的不信任。儘管每個人的經歷顯然不同,但在創造不信任方面有味道相似的答案。
以下是我們得到的一些最常見的答案:
-
“我看到我的父母一直在爭吵,老實說,我沒有學到任何關於健康的愛和相處的東西。”
-
“我父親無法處理他的憤怒,經常對我們和我的母親大喊大叫,尤其是當他喝了酒的時候。”
-
“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離婚了,我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長大,母親總是告訴我男人不可信。”
-
“我沒有學會信任自己。我被撫養長大以滿足父母的期望,並按照他們希望的方式思考和行事。”
-
“我父親因為我太敏感和不夠堅強而羞辱我。”
-
“我父親對我進行了性虐待,但當我告訴我母親時,她不相信我。”
-
“我父親對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進行了身體虐待,而我母親沒有保護我們。”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重現我們如何發展出對生活、對他人和自己不信任的故事很重要,但首先,我們必須揭開許多人所隱藏的否認和“過早寬恕”的毯子。當我們現在沒有清楚地看到我們作為孩子是如何被灌輸和條件化面對生活的負面信念時,我們最終只會責備自己,對他人和生活感到負面,而沒有意識到它來自哪裡。
5. 轉化不信任的實踐方法
轉化不信任的下一步是改變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面對的每一個生活挑戰都是一個邀請,去學習、成長並再次向世界開啟自己。透過轉變我們的視角,擁抱脆弱,並信任自己,我們開始建立與生活的信任基礎。這種視角有助於防止怨恨和不信任紮根,因為我們將困難視為通往更深智慧的墊腳石,而不是幸福的障礙。
轉化不信任的最後一個方面是學會愛和尊重自己,並培養我們在沒有投射、希望和夢想的煙霧的情況下看清現實的能力。這意味著成長。成長意味著:
-
看到生活是充滿激勵和挑戰經歷的混合體,這幫助我們找到內在資源去接受兩者。
-
開始獨立,不需要被拯救,也不需要拯救他人或需要他人改變。
-
清晰地看待他人,而不將我們的需求和願望投射到他們身上。
-
能夠獨處,並在經濟上和情感上照顧自己,即使我們與某人在一起。
-
注意到我們何時陷入負面信念、觀點和判斷,並認識到其後果。
-
愛和親密關係要求我們接受脆弱,即使有時我們可能會被拒絕、評判或不尊重。
-
學會設定界限,照顧我們自己的空間、身體和幸福。
6. 信任的旅程與成長
簡而言之,將不信任轉化為信任不會是一夜之間的過程——它是一個旅程。生活中的每一個新挑戰都邀請我們做出選擇。是關閉自己陷入怨恨,還是向學習和成長開放自己?以好奇和韌性擁抱生活的困難,我們不僅將不信任轉化為信任,還擴充套件了我們同理心、連線和內在力量的能力。
最終,不是躲避生活的挑戰,而是我們對它們的反應,塑造了我們對自我和周圍世界的信任感。透過以開放和願意學習的態度面對困難,我們發現信任——就像韌性一樣——是我們可以培養、成長和更新的東西,即使在它被打破之後。
7. 反思與行動,想自己提問
與其壓迫自己,不如問問自己:
-
這個挑戰讓我增加了對自己的認識嗎?
-
我如何透過這個經歷成長,而不是退縮?
-
我可以透過這種發生得到什麼力量?
導師夫婦

克里希那南達 (Krishnananda) 是一位美國人。擁有哈佛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位,曾是一名精神病學家,後來在加州大學受訓成為專業心理治療師。
阿曼娜(Amana)丹麥人,有著心理諮詢及身體治療的專業背景,將深度共情、敏感、直覺感知和冥想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風格。
他們從事心理治療和生命成長40餘年,是內在小孩領域內的先驅人物。著作包含《走出恐懼》、《擁抱你的內在小孩》、《真愛的旅程》、《愛的流動》等,並有多種譯本。

niwo工作坊精彩合集
【愛與連線工作坊】
【走出恐懼三部曲】
【重置三部曲】
【出離系列工作坊】
【企業定製工作坊】
報名細則
【課程時間】
各系列工作坊定期舉辦
(具體時間報名後專人服務通知)
【地點】
北京周邊
(具體地點報名後專人服務通知)
【滾動報名中】
👇👇👇

詳情聯絡
微信/電話:15120053091
niwo,共創活好的環境
www.niwolife.com
點選閱讀原文
瞭解最新活動
歡迎點選:贊/分享/在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