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養基場王場長
來源:雪球
唐朝的開國名將, 商朝的陳塘關總兵, 佛教的毗沙門天王, 道教的闡教三代弟子, 天庭的托塔天王。 這些跨越了千年歷史與人神佛三界的title, 都歸於一個人—— 李靖, 哪吒他爹。

更要命的是, 這些指數的收益率也是天差地別, 以最近一年為例, 有的指數漲了50%, 有的只漲了18%, 選錯了指數很可能就錯失了機會。
而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 分三步走, 化繁為簡, 幫助大家搞清楚如何選擇港股科技基金。
文章很長, 但一定值得您耐心看完。
01
由10到7, A+H股 or 純血H股
港股最大的魅力, 就在於其更靈活的上市規則以及更高的國際化程度。 這使得當年很多行業龍頭, 特別是那些收入很高、 盈利一般、 備受海外投資者青睞的網際網路巨頭, 都選擇去港股上市。 比如我們手機中常用的軟體, 騰訊、 阿里、 美團、 京東、 百度, 都只能在港股買到。
既然都決定買港股科技了, 那自然就是想去選擇國際投資者更認可的公司, 所以個人更建議選擇純血H股的指數。
因此SHS網際網路、 SHS科技龍頭、 SHS科技100就先淘汰掉, 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當中。 其中這個SHS是滬港深的縮寫, 意思就是在A+H股中選擇股票。 所以快看看你持有的港股科技基金, 名字中是否帶著滬港深三個字。
第二步就要上強度了, 看看指數的選股邏輯是否合理。
02
由7到4, 市值為王 or 考慮研發成長
指數是由一籃子股票構成的, 類似於一個美食團購套餐, 而股票則是套餐中的菜品。 至於什麼樣的股票能夠納入指數, 就叫做選股方法。
一般來說, 指數的選股方法都是先劃定一個選股範圍, 而後再按照市值從大到小去選擇股票, 市值為王。 但現在很多指數都增加了一些額外要求, 從而提升選股的有效性。
我把7個指數的選股邏輯和額外要求都整理成了一個表格。

從表格上可以看出, 有四個指數在選股時提出了額外的選股要求, 幾乎都圍繞著研發投入、 收入增速等關乎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及成長能力的指標展開。
對於科技企業來說, 研發投入決定了其護城河的深度, 而穩定的收入增速也能過濾掉一些質地不佳的企業, 因此這些額外的選股要求在投資原理上是說得通的。
那這些額外的選股要求對指數的表現有沒有幫助呢?我們透過指數的風險收益比來評估一下。 理論上, 當兩個指數收益水平差不多時, 更小的波動率, 也就是所謂的風險, 意味著該指數的編制邏輯更合理, 能夠帶給投資者更好的持有體驗。
從近一年的風險收益情況上看, 沒有額外選股要求的三個指數表現不佳, 也就是說在同等收益的情況下, 沒有額外要求的指數承受了更多的波動。

從近三年的風險收益情況同樣能夠得出類似的結論, 雖然恒生科技、 港股通網際網路、 恒生網際網路科技業三個指數都受到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的影響, 收益比較靠後, 但加入了額外選股條件的恒生科技, 其表現明顯要好於另外兩個指數。

因此, 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 指數在選股時, 如果能加入一些符合投資原理的附加條件, 就能夠過濾掉一些垃圾股票, 從而讓指數在獲得同等收益的情況下, 所面臨的波動更小, 持有體驗更佳。
兩輪篩選下來, 剩下的四個指數分別是: 恒生科技、 中證港股通科技、 國證港股通科技、 港股科技。 從名字上你幾乎無法窺探出他們四個到底有什麼不同, 而這就是我們第三步的工作, 也是最具有技術含量的一步。
03
賦予相應的標籤
兩輪篩選下來, 剩下的四個指數分別是: 恒生科技、 中證港股通科技、 國證港股通科技、 港股科技。
如果單純從行業分佈上來看, 其實挺難看出四個指數的區別, 至少我看了很多研報, 都不能說服我。 因此我準備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區分四個指數:

從結果上看, 恒生科技指數無論從ToC公司的數量上還是權重上, 都要遠超另外三個指數, 這也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 恒生科技釋出於2020年, 正是網際網路大廠如日中天的時候, 所以該指數就是奔著蒐集網際網路大廠去的。 所以, 如果你看好DEEPSEEK可能會讓軟體更智慧, 能讓這些網際網路公司賺更多的錢, 那可以考慮恒生科技。

依照四個指數前十大重倉股的資料, 我們對其在特定領域的權重進行了細分,
第一個看小米的含量, 自從出了SU7, 小米的股價也是一飛沖天, 所以, 如果你看好小米, 那目前港股科技是小米含量最高的。
第二個看看阿里、 騰訊、 京東、 美團、 快手、 百度、 網易這種大家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大廠的權重含量。 如果你想佈局網際網路大廠, 那可以考慮國證港股通科技。
第三個看看智慧車的含量, 包括比亞迪、 蔚小理。 如果你想在佈局港股科技板塊的同時, 兼顧電動車特別是新勢力電動車, 那可以考慮中證港股通科技。
第四個看看創新藥的權重含量, 如果你想在佈局港股科技板塊的同時, 兼顧創新藥的佈局, 那可以考慮中證港股通科技。
04
結論
綜上, 透過我們的層層篩選, 我們最終從十大港股科技指數中優選出了四個選股邏輯合理有效, 持有體驗更好的純血H股指數。

而這四個指數在投資港股科技的同時, 側重方向都有所不同, 具體的側重點以及追蹤該指數的規模最大或費率最低的基金我都整理成表格了, 各位自行查收。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