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來臨前,等待時機的恒生科技指數

臨近4月2日的關稅政策披露前,美股在上週短線的反彈後又再次下跌,隨著美股波動率繼續擴大,其他股票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例如,近兩年一直跟著美股科技股漲的日股、臺股、韓股今天都大跌4%。
而港股的強勢就凸顯出來了,儘管外圍市場大跌,今天恒生科技指數只跌了2%,這在過去幾年是極為罕見的,但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畢竟過去兩個月一直都在說港股這次的不一樣。
若從高位算起,恒生科技指數只回調了接近7%,回撥到2月中旬的位置,相對於納指100指數這輪15%的回撥幅度,恒生科技指數還是很強勢的。
強勢的原因是港股受這輪關稅的影響微乎其微,而網際網路股的AI敘事才剛剛開始,基本面改善正在路上。反倒這次外圍市場的恐慌大跌,可能會給港股帶來一次短期回撥介入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或恒生網際網路ETF(513330)好機會。

恐慌的全球關稅,淡定的恒生科技
港股目前第一輪行情接近尾聲,指的是過去兩個月的上漲主要由deepseek出現後的中國資產情緒改善,以及未來國產AI貨幣化的預期所主導;之前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普遍是10倍PE出頭,目前修復到15倍PE左右。
可以說第一輪行情是不太看基本面改善的,因為之前是極度的低估值,當前由市場情緒和預期主導的第一階段修復已經基本完成。
而港股接下來的第二輪上漲,市場會更加關注於有實際EPS盈利增長的公司,而市場交易的集中度可能會更加高,只著重於那幾家受益於AI的公司,例如美股的科技七姐妹。
目前來看,EPS盈利增長有明顯改善,且有新故事可講的行業,無疑是恒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說的更精準些是網際網路股公司。
根據中金統計,2024年下半年恒生科技成分股的盈利同比增長38.7%,仍維持著雙位數的業績增長,且遠高於MSCI中國指數和恒生指數。其中,騰訊、小米、美團作為恒生科技核心權重股,盈利同比雙位數增長,貢獻了恒生科技6成的盈利增量。
因此,接下來港股第二輪行情大機率還是圍繞網際網路公司為主。

再從ROE上看,恒生科技的ROE改善更為明顯。2024年MSCI中國指數ROE提升至11.4%(vs. 2023年10.9%)。

展望2025年,當前彭博市場一致預期MSCI中國2025年EPS同比增長7.3%(與2024年底時預期基本持平),恒生指數則同比增長5.1%(較2024年底上修1.8%),恒生科技同比增長25.1%(較2024年底上修1.3%)。
換句話說,恒生科技是EPS增長最快的行業。

那麼,回看最近港股的回撥,其實跟基本面沒多大關係,正如上述資料所顯示的,恒生科技的EPS預測是上修的,而市場主要圍繞三件事來演繹。
一是小米/比亞迪的高位配股,短期對漲多了的港股有情緒影響,二是中美科技股的估值差收窄,在高位追高不是機構的共識,內資外資的共識是港股回撥跌下來就買,買這輪AI敘事的核心標的科網股。
第三件事是臨近4月2日的美國關稅政策披露前,全球對沖基金在減倉股票的持倉,這是當下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也讓全球資金感到不確定性和恐慌。
從下圖中看,上週海外市場下跌,美股科技股領跌,韓國股市、臺股也跟隨。高盛PB資料中看到對沖基金在迅速的降低倉位降槓桿,尤其是在科技七姐妹上。

在此之前,trump曾說關稅力度可以談判,而昨天又說關稅力度誰都一樣,這嚇得高盛今天調整了對關稅政策的預測。
首先,高盛下調了對美國GDP的預期,這是一個月內第二次下調。高盛預計2025年美國的平均關稅率將上升15%,比之前預期還要高了5%。同時,下調美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下調0.5%至1%。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在報告中還提到,雖然上調了關稅的稅率預測,但這次與2018-2019年逐步實施的清單式關稅不同,這次中國商品的關稅已經提升了20%。而實際上,中國的反應更加剋制,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有效關稅稅率僅提高了3.6%。
鑑於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目前遠遠超過中國對美國商品進口的平均稅率,高盛預計接下來不會有對中國更大規模的加徵關稅,所以4月2日的關稅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審判日”一樣,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微乎其微。
與此同時,高盛發現外資對中國資產的興趣已經在顯著提升,預計港股在經歷了20%的上漲後依然有更多基本面的上行空間。但短期的走勢會因為宏觀的風險有所影響,也就是繼續看多,短期震盪。

那麼,從這三個短期影響市場的因素來看,其實對恒生科技的基本面並沒有影響,小米/比亞迪並不會因為配股發展而惡化了基本面,更多地是對市場短線情緒有所影響。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的敘事動搖是建立在雙方估值差很接近的時候,但當EPS增長加快+股價回撥後市盈率也對應下降,其實這個估值差又拉開了,這交易邏輯並沒有改變,在變化的只是投資者的倉位和成本。
換句話說,現在恒生科技指數的機會仍在,看的就是擇時能力,看是在什麼點位買的。

而目前市場擔心的關稅政策,其實對港股並沒有影響,尤其是對於國內AI貨幣化的敘事來說,更加沒有影響。
正如中金在報告中所說的,一是港股積極變化的是有託底,體現為底部不斷抬升,二是有科技行情為主線,市場不會像之前無頭蒼蠅一樣沒增長邏輯,而在一個牢靠的舞臺上,更加聚焦作為主角的結構就是更好的策略。
那麼誰是主角,正如上文所說的市場高度關注的恒生科技指數和網際網路股。
4月2日的關稅政策落地,能將市場的擔憂消除,那原本確定性高的港股就更沒什麼可擔憂的;若關稅政策壞過預期,地緣政治不敏感的港股同樣是外資的避風港,當下適當的回撥就是買入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聯接C:(013403)恒生網際網路ETF(513330),聯接C:(013172)的好時機。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識星球,您可以獲得:         
1、每日港(A)股覆盤,緊貼每天行情,時機在投資上永遠最重要
2、重要財經新聞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針對它對企業/行業/股市形勢的影響。 
3、有價值的第三方報告 + 紀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鑑與學習參考。         
4、每一週至兩週一篇分析員的股票報告,深入剖析投資邏輯和基本面因素。
真是港股圈商務合作微信:Real_hk_manager
(新增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真是港股圈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