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言,誰掌握了資訊差,誰就可以賺到錢。
港股、etf都非常值得普通人去投身,港股80%是機構投資者、尊重價值、業績,堅持長期主義,不是短波、短期賺錢。更適合普通散戶。如果你人在境內,想要看更多的金融產品,建議可以看看🇭🇰的金融產品。給你開啟天窗,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大陸國內投資者想要購買港股ETF,有多種方式,主要分為場外基金平臺購買和場內基金賬戶購買。
第一種方式:可以透過國內的場外基金平臺,如理財通等,直接購買恒生ETF等香港ETF基金。這種方式適合懶人投資者,可以設定定期定投,無需頻繁操作。
第二種方式:如果開通了A股賬戶,並且滿足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超過50萬的條件,可以申請開通港股通,透過場內基金賬戶購買ETF,實現T+0交易,適合喜歡日內波段操作的投資者。
第三種方式:對於希望直接交易港股的投資者,可以開通香港證券賬戶,人在境內也可以手機操作進行港股ETF的投資。【強烈建議這個方式】
比如,盈立券商可以直接註冊下載,人在境內可以操作,非常便利,資訊差的緣故很多人不知道。點選下面的連結直接註冊即可。
盈立香港註冊連結:https://m.usmart66.com/webapp/marketing/jump-register.html?register-ct=ic®istercid=4393&ICode=264878#/register
或者直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即可註冊:

具體如何開通可以點開看這篇文章👉:人在大陸直接開通的港美股券商【也可以後臺找我溝通】
為什麼要投資港股ETF?
2024年,港股結束了自2020年來連續4年下跌的紀錄。在步入2025年之後,港股科技板塊更是成為行情旗手,領漲全球各大類資產,恒生科技指數點位也創下2022年3月以來新高。究其原因,除了受益於去年924以來國內一攬子積極政策舉措的出臺,美聯儲開啟降息、海外資金迴流外,AI技術革新或是催化本輪港股科技板塊的主要原因。

港股ETF分類
透過梳理,目前主要投資方向在港股的ETF總計有102支,總規模約3300億,科技方向的規模最大,近2000億,佔比約60%,規模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紅利/高股息和醫藥。
收益情況來看,2024年以來科技表現最佳,其次為國央企、金融、恒生指數。醫藥、教育表現最差。
資金流入流出情況來看,今年以來科技板塊流出最多,資金收益兌現效應明顯,紅利/高股息策略雖今年以來表現最差,但流入資金最多,資金抄底逆向佈局明顯。

港股科技類ETF
港股市場憑藉其國際化定位和制度優勢,成為中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核心陣地。尤其是在科技領域,港股匯聚了從網際網路巨頭到硬核科技龍頭的全產業鏈標的,成為全球投資者佈局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視窗。相比A股科技板塊,港股的科技板塊有這些優勢:
1.稀缺性:港股囊括了A股稀缺的網際網路平臺(如騰訊、阿里、美團)和硬科技公司(如小米、中芯國際)。
2.估值價效比:受外圍流動性及政策因素影響,港股科技股長期處於估值窪地,PE(市盈率)普遍低於美股、A股同類公司,安全邊際較高。
3.機構主導的理性定價機制:與以散戶交易為主的A股市場不同,港股短期投機交易佔比不足20%(顯著低於A股的40%+),而機構投資者佔比長期維持在60%以上,其注重基本面研究、弱化短期博弈的特質,使得優質科技企業的價值發現更為充分。
透過ETF投資港股科技板塊,既能規避個股波動風險,又可一鍵把握中國科技升級與全球化擴張的雙重紅利
總結了港股和科技板塊相關的ETF,一共有31支,主要以追蹤恒生科技、中國網際網路等指數為主,這裡選取了其中規模較大、成交較為活躍的一些有代表性的ETF。


港股ETF的優勢
成本低廉、交易便捷
最少的錢買最優質的資產,如港股恒生科技指數就有目前最主流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包括小米、京東、騰訊、美團、阿里等,這些公司代表了中國科技的未來。相當於花一份錢團購了多隻優質標的,並且ETF的成本低廉,交易便捷,完全繼承了股票的交易靈活性,又具備了指數類基金的穩健性。
自帶槓桿、對沖功能
港股ETF非常靈活,尤其反向ETF可應對市場的調整風險,槓桿ETF還能在趨勢行情中加大收益。
用最少的錢買最優質的資產,只需要便捷開一個香港券商的賬戶,相對於文章開頭兩種方式來說,直接開通券商賬戶門檻最低最編輯,只需要下載券商APP,填寫個人資訊完成稽核就可以入金參與交易了。除此之外,這些券商還支援美股交易和打新喲,這樣港股和美股的股市成長紅利就都不會錯過了。
想要了解如何參與港股ETF的朋友,可以評論留言或直接掃碼聯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