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效果“說不清”?短期效益“難量化”?5大資料指標科學衡量品牌工作

品牌部門投入大量資源,經常強調“使用者心智佔領”,卻難拿出證明品牌宣傳效果的證據;用華麗的表層資料彙報成果,卻往往陷入與業務結果嚴重脫節的境地,難以從單一的資料中找到真正考核工作實效的指標——品牌效果說不清、考核憑感覺的困境,已成為品牌部門的重大難題。
以往大家都關注曝光量、互動率、轉化率這類基礎資料,現在這個傳統的評估體系已經難以解決上述效果評估與工作考核難題,在資訊碎片化、使用者決策行為複雜的數字化時代早已失效。當下市場競爭白熱化的階段,要打破這一僵局,就需要構建一套聯動業務邏輯的品牌建設可量化、可評估、可覆盤的考核模型——它不堆砌漂亮資料,而是用具體指標告訴大家:每一分品牌建設預算花得值不值?每一項品牌工作究竟沉澱了多少資產?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瞭解傳統的品牌評估標準可能存在的侷限性,進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家利用更實用的、可量化的品牌指標來破解這些問題。
傳統的品牌評估標準為何失效?
傳統評估體系正面臨三大困境:單一的基礎資料,難代表使用者對品牌的認知;跨平臺資料難聚合;品牌聲量與產品銷量難追蹤、關聯。在這種情況下,簡單的單向資料指標既無法量化心智滲透度,也難以驗證資源投入的真實效能。
1. 把表層資料當結果
曝光量≠心智佔領
以往曝光量、點選率等單一指標已經無法全面地衡量品牌傳播情況。非目標人群的無效互動、脫離業務場景的傳播內容,很可能讓品牌得到虛高的資料結果。而透過對這些不準確資料的分析,完全不能瞭解到使用者是否建立了清晰的品牌認知,給到品牌下一步精準的策略方向。
2. 跨平臺資料難聚合
區域性聲量≠全域性認知
不同內容平臺的使用者行為模式、資料統計邏輯、演算法推薦機制存在天然差異。這些割裂的資料就像散落的拼圖碎片,既無法拼合出完整的認知圖景,也難以換算成統一的品牌價值度量。對零散資料,非統一量度的統計,容易讓企業誤將區域性聲量等同於全域性認知。
3. 品牌宣傳與轉化結果脫節
聲量高≠銷量高
品牌聲量的起伏與銷售曲線的波動,往往存在複雜的關聯性以及時間差。高曝光、低轉化的現象也一直存在,如果無法建立聲量與銷量長期監測、觀察的視窗,就無法對帶來銷量的品牌動作進行定位、溯源。
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品牌評估體系,並且這一體系需要具備三大能力——穿透資料泡沫的洞察力、連線碎片資訊的整合力、量化心智影響的解釋力。接下來就詳細說下新榜聲量通如何幫助企業搭建科學的品牌評估模型,用具體的指標進行效果評估和工作考核。
新榜聲量通助力品牌破局
建立科學的品牌效果評估模型
早在20世紀,有著“品牌資產之父”之稱的大衛·艾克,在《管理品牌資產》一書中首次系統提出“品牌資產”的概念,構建了由品牌忠誠度、知名度、感知質量、品牌聯想和其他專有資產組成的分析框架。
隨著數字化時代使用者行為和決策路徑更加複雜,我們結合該理論框架,並參考目前數十家行業頭部企業的品牌評估體系,整理出了品牌3個維度的可量化評估體系,幫助品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評估品牌的營銷效果,解決傳統評估中資料虛假、割裂,聲銷分離等痛點,切實驗證品牌工作的價值。
1. 第一維度:品牌傳播指標
單一的資料指標難以對品牌進行較全面的評估,但是基礎的資料維度仍然是我們首先關注的。不過需要我們做好多平臺資料聚合、資料“脫水”和多維度內容分析。全方位追蹤市場品牌傳播資料、使用者對品牌的認知程度以及對品牌印象如何。
【衡量指標】
品牌傳播指標:指品牌內容傳播效果,即品牌資訊透過各種渠道傳遞給目標受眾後,內容產生的結果及影響力。我們可以透過各平臺數據表現及分析,全方位追蹤品牌社媒內容傳播情況。
新榜聲量通全方位獲取品牌相關內容,一屏查詢品牌各平臺數據表現,並且利用AI精準去除內容關聯性低、水軍刷量等“髒資料”,即時監測品牌在各平臺真實傳播情況,掌握品牌傳播效果趨勢波動,多維度分析內容曝光、互動等情況,幫助品牌及時最佳化、調整當下的內容策略。
2. 第二維度:品牌資產指標
在原有的“品牌資產”五星模型中,我們會重點展開對於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和品牌聯想度的量化統計方式。
【衡量指標】
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是指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的認知程度。我們可以透過品牌聲量趨勢及被提及情況,瞭解使用者對品牌的熟悉度,量化核心資訊在目標人群中的滲透率。
品牌美譽度:品牌美譽度是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與讚譽程度。幫助企業掌握使用者對品牌印象如何,解析使用者情感傾向與口碑推薦勢能。監測品牌正負情感趨勢及佔比,可以輔助品牌判斷品牌美譽度。
品牌聯想度:指的是消費者在接觸到某個品牌時,腦海中所喚起的與該品牌相關的所有想法、感受、認知、形象和經驗等。追蹤品牌sov,即可判斷使用者自主關聯品牌的場景和選擇優先順序。
首先是品牌知名度,在新榜聲量通中,我們可以幫助企業檢視7大主流社媒平臺品牌聲量趨勢,綜合判斷品牌知名度,瞭解品牌在市場的“能見度”和消費者腦海中的“深度”。
其次是品牌美譽度,新榜聲量通利用智慧AI分析品牌內容,精準判斷正負情感傾向(準確度高達95%),得出品牌相關作品正負面傾向,幫助企業評估品牌美譽度,充分了解品牌在網路上的口碑情況,發現消費者真實聲音,都在吐槽或者誇讚些什麼。
最後是品牌聯想度,一般我們會通過了解在特定聯想詞領域中品牌的佔有率(即SOV)來判斷。比如,小米手機主打價效比,那我們會在“手機 + 價效比”的市場中,看使用者提及小米作品的佔有率。
3. 第三維度:品牌商業價值指標
品牌對業務的助力,最直接的體現之一就是銷量的新增。但是由於如今平臺多、使用者購買路徑複雜,使用者很可能在A平臺種草、B平臺搜尋、C平臺下單,這使得原有的歸因模型難以捕捉品牌內容對消費決策的全鏈路影響。我們就難以將品牌聲量和產品銷量很好地結合起來,剝離出品牌建設的真實貢獻。
【衡量指標】
品牌商業指標:指品牌傳播後促使受眾採取實際購買或其他期望行為的程度。可以關聯社媒品牌聲量和銷量趨勢,就可以精準識別特定的品牌內容對消費決策的帶來的實際撬動作用。
新榜聲量通準確捕捉品牌多平臺社媒聲量趨勢,再與電商等後臺銷量趨勢進行分析對比後,就能找到其對應的因果關聯性,追溯到引起銷量波動的根源。從而將品牌效果與轉化結果關聯起來,用真實資料驗證品牌建設對轉化的促進作用。
新榜聲量通幫助品牌搭建完善的量化體系,從品牌內容、消費者、產品、市場多維度洞察品牌營銷動作的成效,即時發現過程中的品牌效果波動情況,建立長期監測與策略最佳化方案,幫助企業更加科學地量化品牌效果,更精準地考核工作效力。
點選“閱讀原文”即可使用新榜聲量
搭建專屬品牌評估體系
  關於新榜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