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2025年營銷,就是做好四個“效”

作者:尋空

來源:尋空的營銷啟示錄(ID:xunkong2005)
2025年的營銷戰場充滿挑戰。一方面,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獲客成本持續攀升, ROI 的壓力像大山一樣橫亙在每個品牌面前。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最大限度地吸引使用者、達成轉化,成為所有營銷人必須面對的難題。
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他們的消費行為變得更加理性,希望每一筆支出都物有所值。同時,他們也期待從品牌中獲得更多的情感共鳴和生活價值體驗。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品牌需要在諸多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推動可持續增長。然而,這並非易事。
品牌面臨增長和提效難題
最近,我在與一些品牌溝通 2025 年的規劃時,發現他們普遍面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構成了 2025 年營銷需要重點關注的挑戰。
其一是短期增長與品牌建設需要兼顧。
在存量競爭時代,品牌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品牌如果短期內無法實現業績增長,就會面臨巨大的外部市場和內部考核壓力。因此,短期增長是品牌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不容忽視。
然而,品牌如果僅僅依靠短期流量驅動增長,而不注重品牌建設,就如同空中樓閣,根基不穩。短期流量帶來的增長往往難以持續,一旦流量投入減少或競爭對手採取更激進的策略,品牌就會陷入增長瓶頸。
只有透過長期的品牌建設,才能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穩固的品牌認知,形成品牌勢能,實現可持續增長。
所以品牌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
其二是提效需求緊迫。
2025 年,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強,品牌面臨的經營風險也在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最佳化資源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品牌提效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AI可以幫助品牌精準定位目標使用者、更高效地進行內容創作和分發,並透過資料分析和預測,為營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然而,這也對品牌提出了新的挑戰,即如何快速學習並應用AI,將其融入營銷全鏈路,真正實現提效。
總體而言,2025 年,品牌既要做好短期投放效果,也要兼顧長期品牌價值,還要提升經營效率,歸根結底這些都在於一個“效”字。
2025 年,品牌營銷要做好四個“效”
最近,快手做了一個年終總結,名為“效效效效,笑贏2025”,透過“廣效、長效、有效、高效”四個維度,直擊品牌在短期與長期、投放與經營中的痛點,並提供瞭解決方案。這一總結還與非遺文化合作,打造了一系列有創意的案例,為品牌提供了有啟發意義的實踐路徑。
接下來,結合快手的案例,我們來看看,品牌在2025年如何解決“效”的問題。
●廣效:擴大聲量,搶佔心智
過去一年多時間,“長期主義”成為營銷領域的高頻詞,其核心就是要擺脫短期流量的路徑依賴,轉而進行長期建設品牌,搶佔使用者心智。而廣效正是透過品牌建設建立長期勢能,驅動可持續增長的關鍵。
具體而言,品牌需要藉助關鍵節點和大事件,打破圈層壁壘,觸達更廣泛的受眾,形成更大的品牌影響力。
在2024 巴黎奧運期間,快手攜手中國聯通推出《冠軍來了》訪談節目,透過運動員奪冠的高光時刻打造賽事爆點,實現了14億次的總曝光。
同時,聯通利用快手平臺的互動功能,如火炬會場、競猜會場等,發放品牌卡券,完成超額髮券任務41%,並推動品牌詞搜尋量激增105倍。
節目不僅擴大了品牌聲量,還將聯通“有夢有方向”的品牌理念與冠軍精神深度結合,成功佔領使用者心智,實現了品效合一。
另一品牌伊利則藉助快手平臺的奧運內容生態,透過創新互動玩法,打造了老鐵使用者的“雲上主場”。最終節目斬獲144億+的播放量,相關話題登頂快手指數食飲榜單TOP1,成為賽事營銷的影響力雙冠。
●長效:使用者沉澱,促進轉化
在當下的社交營銷環境中,無論是短影片種草還是直播帶貨,品牌的成功不僅要看內容能否帶來高曝光,還要關注如何將流量高效轉化為實際銷售。
長效意味著品牌在平臺上追求短期曝光的同時,還要注重透過內容生態和使用者連線,持續驅動銷量轉化。
北京同仁堂透過與快手村BA的合作,將五子衍宗丸與運動賽事結合,打造出“精力管理”這一創新概念。品牌透過挑戰賽、主題曲和現場物料展示等內容形式深度融入賽事場景,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億次,提升了品牌曝光度。
同時,透過內容共創和使用者互動,同仁堂與目標使用者建立了深層次的情感連線,成功地將品牌形象從傳統的“藥品”轉變為更具活力的“健康生活方式夥伴”。也為後續的使用者沉澱和電商轉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個案例,加多寶透過與快手村奧會的合作,展現瞭如何透過立體化場景營銷實現品牌聲量與銷量的雙贏。
在線上,加多寶發起#村奧寶你出彩 話題挑戰賽,話題播放量超過12.3億,強化了品牌認知;線上下,品牌透過人偶互動、產品植入和賽事現場展示與使用者深度連線。
此外,加多寶在直播間嵌入商品購買連結,讓使用者在觀賽的同時完成購買,縮短了轉化路徑。線上線下聯動的營銷方式,為品牌帶來了顯著的銷售增長,同時積累了長期的使用者資產。
●有效:構建流量池,實現品效合一
營銷要有效,是每個營銷人經常掛在嘴上的話,但要做到有效卻並不容易。有效的營銷模式,核心在於品牌透過精細化運營使用者流量池,將平臺內的高質量流量引導至站外,實現從興趣觸發到消費轉化的全鏈路閉環。
一汽奔騰小馬在快手經營的案例很好地詮釋瞭如何做“有效”營銷。
在內容運營方面,奔騰小馬透過快手平臺構建了包含“名人探廠”、“垂類KOL探店直播”、“品牌自播”以及“經銷商聯動”在內的多維度內容矩陣。
在直播期間,快手主播透過專業的車型解讀、互動抽獎和福利派送等方式,讓使用者參與度大幅提升,直播間觀看人數達到3647萬,總曝光量高達2.72億,有效地積蓄了流量池。
同時,快手的強大平臺資源整合推動了流量的高效轉化。從直播間內的掛件連結到平臺的熱榜資源位,再到“520告白日”特別返場直播,快手透過硬廣資源+超級運營位延續活動熱度,持續釋放購車政策,為奔騰小馬實現了1.4萬+的總下訂量。
內容運營+平臺資源整合+全鏈路閉環的模式,助力奔騰小馬打造了長效運營的流量池,也為後續使用者的深度運營提供了可能。
●高效:智慧化驅動,降本增效
AI技術已大幅滲透營銷領域,成為品牌實現高效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企業透過利用AI,可以高效地創作內容、更精準地實現人貨匹配,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投放效率。
AI從“輔助工具”到“核心引擎”的轉變,使其成為未來品牌營銷的必備利器,這是高效帶來的價值。
過去一年,快手在智慧化商業應用方面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從素材生產、分發到承接,構建了全鏈路AI解決方案。
例如,快手AIGC技術已實現日均生成10萬條商業短影片,AIGC影片客戶滲透率達24%。同時,數字人直播與營銷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大幅提升了內容生產效率與轉化率,助力品牌實現降本增效。
在美團外賣的“18神券節”專案中,快手利用智慧化資源最佳化,幫美團外賣實現了搜尋推薦、互動魔錶等創新玩法的精準觸達,助力1.4萬+訂單的高效轉化。
此外,快手在2024年清明節發起“Live Again 重生ID”公益專案,專案透過AI技術復原了已故主播小輝的聲音,開展8小時直播,普及高反應急知識。
這一技術創新不僅延續了逝者用生命傳遞的經驗,還呼籲社會關注卡車司機群體,成功覆蓋957萬線上使用者,總曝光量達12.1億,展示了快手AI生態在內容創作與營銷中的潛力。
以上快手的案例體現了“廣效、長效、有效、高效”在品牌營銷中的意義。透過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創新內容形式、最佳化資源配置和智慧化技術驅動,快手幫助品牌實現了品效合一的營銷目標,同時也推動自身生態的蓬勃發展。
2024年第三季度,快手日活躍使用者突破4億,創歷史新高,使用者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7.3%。與此同時,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0%,達176億元。這些成績顯示了快手使用者與內容生態的強大韌性,也反映了快手商業生態的活力與增長潛力。
結語:
要做好2025年的營銷佈局,關鍵就是抓住“效”的精髓,在“廣效、長效、有效、高效”四個方向上協同發力。
總結一下,“廣效”,即透過大創意或大事件擴大營銷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觸達更廣泛的目標受眾,搶佔使用者心智;
“長效”即以內容生態和使用者連線為基礎,將品牌聲量轉化為持續的商業價值;
“有效”即構建流量池,精細化運營使用者,打通從興趣觸發到消費轉化的全鏈路;
“高效”即藉助AI技術驅動人貨匹配與內容生產,降本增效,實現精準投放。
抓住“四個效”,品牌不僅是在為未來構建可持續的增長動力,更是透過系統化的創新路徑應對市場挑戰,從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求增長的確定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