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June
編輯:鳥哥筆記編輯部
2018年,我寫過一篇文章《在全球最大影片平臺YouTube上,我們能抓住哪些機會?》(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23289-1.html)。
文章中我提到:“對於運營而言,穩定而持續的更新很重要。影片是我們與使用者建立聯絡比較重要的一個方式。我們可以分享自親身體驗、專業知識或者產品及品牌介紹給我們的目標使用者,只要能夠保持內容穩定持續的更新,一定會獲得一批粉絲;資源互換永不過時。”
時隔約7年,至今我們仍然在YouTube平臺上開展資源交換工作,以提升產品及品牌的曝光。但如今,這一策略的執行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從單純的流量推廣升級為內容共創、跨平臺聯動,甚至線上線下結合的推廣模式。過去,資源交換可能是品牌和KOL進行一次性的產品置換,讓博主測評產品,以換取曝光。但現在,品牌更傾向於長期合作和深度共創,以提高內容的真實度和轉化率。

來源:pexels
這個背景下,經常有人問我品牌出海還不能做?如果是零經驗現在出海晚不晚?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這個問題——品牌出海,當下開始晚不晚?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市場格局:品牌出海的紅利期結束了嗎?
我覺得在思考“品牌出海紅利期是否結束了”這個問題時,本質就是思考要不要出海的問題。要不要出海,是個戰略問題。我不確定我對戰略的理解是否正確,但是我覺得戰略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統一思想和認知”,只有統一了,才能促使一致性。
今天的主要內容不是談戰略,所以我這裡簡單的聊聊,如果是我來思考“要不要出海”的問題,我會從下面幾個維度來思考:
1、長期目標是什麼,出海是不是符合公司利益?
2、我計劃從哪裡打開出海的出海的市場,我對這個市場、這裡的使用者、競爭格局瞭解嗎,如果我不瞭解,我應該怎麼了解?我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我瞭解?
3、我應該以什麼業務形態市場:小範圍試錯還是整合目前的資源,我應該聚聚在哪個區域,我應該關注哪個平臺?
4、我應該如何設定里程碑,去驗證目標已經達成進度。
5、我應該如何跟蹤落地,完成過程監控,確保目標達成。
總體來說,這些工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決定行動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長期目標,思考出海是否真的符合公司整體戰略。進入哪個市場、選擇什麼樣的營銷方式,也是必須仔細考量的關鍵,我們必須結合自身資源和市場特點做出精準決策。這個看起來很空,到但是真的很重要。

來源:pexels
那品牌出海的紅利期結束了嗎?我認為沒有,雖然競爭加劇,但增量市場仍然存在。
SHEIN、Anker等品牌已經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導致一些人認為出海已經“卷不動”了。但很多人仍然認為,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仍有大量未滿足的需求,本土品牌尚未完全佔據主導地位。品牌化、差異化、精細化運營成為新的競爭力,而不是簡單的價格戰。過去,流量獲取依賴平臺、依賴產品,現在社交媒體營銷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品牌曝光成本,這也為一部分中小品牌提供了機會。

品牌出海的關鍵變數:影響成敗的三大因素
① 渠道因素:獨立站、社交電商的機會
過去,品牌依賴Amazon等跨境電商平臺,但這使得品牌受制於平臺規則的變化以及高額的佣金費用。如今,DTC(直接面向消費者)+社交媒體營銷已經成為新的趨勢,允許品牌直接觸達消費者。成功案例之一是SHEIN,70%的流量來自其自建的App,而非依賴於電商平臺。這種渠道轉型不僅降低了對平臺的依賴,也為品牌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權與靈活性。
② 內容營銷:YouTube、TikTok如何驅動品牌增長?
同樣在過去,品牌營銷主要依賴於平臺廣告,流量獲取的成本較高。而現在,社交媒體成為品牌增長的核心工具。短影片平臺如YouTube Shorts和TikTok透過短影片、KOL合作和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的標準手段。結合短影片與長影片的內容形式,能夠形成完整的品牌故事鏈條,這不僅能增加品牌曝光,還能與使用者建立更深的情感連線,從而驅動銷售和品牌忠誠度。
③ 本土化運營:跨文化品牌塑造的挑戰
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在語言、文化、支付習慣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在出海過程中,品牌必須做到本土化。透過與本地KOL合作、生成UGC(使用者生成內容)、以及推出符合本地文化的廣告,品牌能夠提高在目標市場的信任度和認同感。透過本土化運營,不僅可以解決消費者的文化差異問題,還能夠讓品牌更貼近本地市場,增強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線。

來源:pexels

如何抓住品牌出海的新機會?
我認為可以綜合目前已經在國內運營的情況,第一步需要完成國內“老品牌升級迭代”。這個過程也是思考戰略的過程。
透過升級迭代的方式完成品牌新生,抓住出海機會。迭代升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涉及到品牌的長期發展和市場競爭力。在決定透過品牌升級出海之前,我們需要先進行一系列分析,瞭解現有品牌的優勢和不足,以及潛在目標消費者對品牌升級的期望。這樣可以確保升級的方向和策略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和使用者期望。升級的過程我們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1、市場洞察:市場環境、消費趨勢和技術不斷變化,品牌需要持續迭代以保持與時俱進,滿足新興需求。
2、品牌定位和戰略調整:隨著品牌的發展,企業的戰略和目標可能會發生變化。品牌升級有助於重新定位,傳達新的品牌價值和戰略目標,確保品牌與企業的發展方向一致,一次性解決現有業務和出海機遇探索。
3、加強品牌認同感:去分析和了解使用者,確保在品牌升級迭代過程中能夠增強現有使用者的品牌認同感,重申品牌的價值觀和使命,使使用者更加忠誠,便於使用者傳播。
第二步,我們要圍繞出海成功的因素開展工作。分析哪些層面需要去調整和最佳化,為全面出海做準備。
為了確保出海成功,我們需要在市場、產品、渠道、供應鏈也要做出相應的努力。需要深入研究目標市場,以確保產品和品牌能夠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並具有競爭力。同時還要對產品進行本地化調整,以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和文化習慣。根據不同市場特點制定差異化的品牌傳播和推廣策略。當然,還要確保遵循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要求。

來源:pexels
在進行這些分析和最佳化時,我們不僅要關注短期的市場開拓、入駐,更要從長遠角度建立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基礎,以確保在新開闢的海外市場中的穩步擴充套件,具體有以下幾點:
4、提高產品質量。質量控制:加強產品質量控制,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可以透過改進生產工藝和原材料選擇來實現。售後服務:提升售後服務,及時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增加客戶滿意度。
5、強化品牌故事和理念。品牌故事深化:進一步挖掘和宣傳品牌的歷史和核心價值觀,使品牌形象更具深度和親和力。環保和可持續性:加強對環保和可持續性的宣傳,迎合現代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需求。
6、增強品牌識別度。視覺設計:最佳化品牌的視覺設計,包括LOGO、包裝和廣告設計,使其更具辨識度和吸引力。品牌slogan:可以考慮最佳化或新增新的slogan,更加簡潔有力地傳達品牌核心價值。
7、加強市場營銷。多渠道營銷:利用社交媒體、KOL合作、線上廣告等渠道進行宣傳,提升品牌曝光率。情感營銷:透過講述真實的使用者故事和體驗,增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線。

結論:現在出海,晚不晚?
過去的“野蠻增長期”已經成為歷史,但如今的“精細化品牌出海”依然擁有巨大的機會。這一時期的關鍵在於精準定位市場、選擇合適的營銷方式,以及構建品牌的長期價值。
隨著全球化程序的深入,品牌不能僅依賴快速擴張,而必須注重長期的市場滲透和品牌積累。選擇合適的市場意味著要深入分析不同市場的文化、需求以及競爭態勢,確保進入的是具有潛力並且適合品牌定位的市場。而在營銷方式上,隨著平臺和社交媒體的不斷變化,品牌需要更加精準地投放廣告,選擇適合的營銷渠道,如獨立站、社交電商和內容營銷等,以確保高效觸達核心消費群體。
最重要的是,品牌必須在構建長期價值的過程中保持一致性,不僅要關注短期的銷售增長,更要著眼於品牌形象、消費者忠誠度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佈局。透過精細化運營、深度的市場洞察和創新的營銷策略,品牌將能夠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穩步而可持續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