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新智元
作者:新智元

【導讀】美國計劃推出更嚴格的出口管控措施,限制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代工廠向中國出口包含超過300億電晶體的先進處理器,而荷蘭則收緊對ASML高階光刻機的出口許可要求。這些新規旨在阻止中國獲取尖端半導體技術。
先進晶片進口與代理製造再受制裁!
美國工業和安全域性BIS發出全新禁令,要求加強對先進計算半導體的限制,以加強代工廠的盡職調查,並防止這些產品被轉移至中國。

簡單來說,新規將從源頭——即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全球半導體制造商那裡,限制先進處理器對中國的出口。
也就是說只要超過300億個電晶體,並且晶片是在14nm/16nm以及更先進節點上製造的,都將受到美國的管制。除非獲得了來自美國商務部頒發的出口許可。
和之前的「AI禁令」類似,這一齣口管制不僅包含了美國自身,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其他美國的盟友都需要受此約束。
據悉,新規將以拜登政府週一釋出的全球半導體限制措施為基礎,並最早於本週公佈。
總體來說,新規定主要針對的是更為複雜的先進處理器,特別是由中國公司所設計的AI加速晶片。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現任拜登政府是否會立即實施這些新限制,還是會做好準備工作留待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實施。
幾乎涵蓋所有現代處理器
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從簡單的固態硬碟(SSD)控制器到手機、電腦的CPU,幾乎所有現代處理器都或多或少要依賴於FinFET技術。
換句話說就是,它們都採用了14奈米、16奈米或更先進的工藝。
不過,由於大多數客戶端處理器(GPU除外)包含的電晶體數量少於300億個,且由美國政府可信賴的知名公司封裝,所以它們將不受美國出口管制。
目前,雖然新的出口限制與絕大多數客戶端裝置晶片關係不大,但它們迫使AMD、英特爾和英偉達在向中國實體銷售主流GPU時必須申請出口許可,即使該GPU的AI效能不足以被認為是值得受到限制的。
此外AMD、蘋果、英特爾、聯發科等企業,由於總部設立在美國或中國臺灣地區。因此,即便是電晶體數量達到或超過了300億,也有可能獲取美國商務部頒發的出口許可。
以蘋果公司為例,其推出的M4晶片,電晶體數量已達280億。
荷蘭同步跟進管制
與此同時,荷蘭政府緊跟美國老大哥的步伐,收緊了出口管制規定。
這項將於4月1日生效的新規要求,阿斯麥(ASML)出口特定測量與檢測裝置時,需要先向荷蘭政府申請許可。
雖然荷蘭的宣告沒有提到美國出口管制,但這些舉措與美國去年12月釋出的規定完全相符。當時,美國對受限技術清單進行了更新,把計量裝置與軟體列入其中,並且對中國多家晶片工廠施加了限制。
具體來說,根據美國的要求,荷蘭政府一直將無法對華出口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並在去年加入了針對次一級的浸沒式深紫外光刻機(DUV)的限制。
2024年第三季度,ASML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高達27.9億歐元,幾乎佔其總額一半。至於今年,公司認為,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將佔全年總收入的約20%。
ASML執行長在去年10月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美國極有可能加大對ASML的施壓,進一步限制其向中國出售半導體技術。
參考資料: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us-bans-sales-of-14nm-and-16nm-chips-with-over-30-billion-transistors-to-china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1-15/us-to-push-tsmc-and-samsung-to-tighten-flow-of-chips-to-china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1-15/dutch-align-with-us-export-controls-on-some-asml-chip-too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