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7.55億美元BD大單,這家腎科Biotech逆勢IPO

2024年10月,Maze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Maze”)在美國腎臟病學會(ASN)年會上公佈了其核心產品MZE829的I期臨床結果,實驗資料顯示血漿暴露量(AUC)與劑量線性相關。這款針對APOL1介導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支援每日一次給藥,目前已啟動Ⅱ期臨床試驗。
2024年底,Maze官宣完成1.15億美元的D輪融資,隨後又在2025年1月完成IPO,獲得1.4億美元。
Maze憑藉Maze Compass平臺將人類遺傳學發現的“天然保護機制”轉化為具有高度靶向性的口服小分子藥物管線。這種“向人體自身尋求解藥”的策略,顯著提高了靶點驗證效率和開發成功率,直擊腎病領域巨大的未滿足需求。
01
精準靶向遺傳機制,針對“無藥可治”的APOL1雙突變腎病
Maze聚焦APOL1介導腎病與慢性腎病(CKD)的藥物開發。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官網顯示,僅美國就有七分之一的人患有CKD。據Maze官網,在美國大約600萬非裔美國人攜帶高風險APOL1基因變異的雙等位基因突變,並面臨患AKD(APOL1介導的腎病)的風險。
目前,針對腎臟疾病的治療較為棘手。傳統治療以“延緩進展”為主,缺乏根治手段,且存在療法單一、作用有限等問題。
首先是療法單一。對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遺傳性腎病等缺乏根治性藥物。現有療法(如激素、免疫抑制劑)僅能控制症狀,無法逆轉腎纖維化程序,糖尿病腎病等繼發性腎病需長期管理血糖、血壓,但多數患者仍會進展至腎功能不全。
其次是療效侷限。近年雖有SGLT2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等被證實可延緩腎病進展,但僅適用於特定人群(如合併糖尿病者),且無法阻止所有患者進入透析。針對APOL1雙突變患者,當前無獲批療法,標準治療僅延緩進展(如RAS抑制劑),療效有限。
Maze的發展實現了傳統藥物開發依賴“試錯”的正規化創新。傳統藥物研發的核心痛點是靶點驗證不足,大部分失敗正源於此。Maze的創新在於用人類遺傳學資料前置驗證靶點——相當於利用自然界完成的“臨床試驗”。
目前,Maze的核心產品是針對急性腎臟病(AKD)的MZE829與針對慢性腎病(CKD)及苯丙酮尿症(PKU)的MZE782。
● MZE829:模擬保護性變體解決APOL1基因突變帶來的AKD風險
APOL1變異最初因抵抗非洲錐蟲病(睡眠病)被自然選擇保留。然而,攜帶APOL1基因的群體存在高危變異(G1/G2)風險。一般說來,攜帶兩個APOL1等位基因,且這兩個基因均為G1/G1、G2/G2或G1/G2的人群被界定為高危變異群體。
這一高危變異最終會導致腎小球損傷,腎臟過濾功能受阻等問題。這一情況在西非血統人群中富集(非裔美國人中約13%攜帶雙複製突變),約20%攜帶者(超100萬人)最終會發展為AKD。
MZE829的優勢在於可直接抑制APOL1毒性蛋白活性,精準靶向遺傳機制,安全性更優。具體來看,APOL1高危突變(G1/G2)表達的蛋白會在腎細胞膜上形成孔道,導致細胞裂解。MZE829可以透過模擬保護性變體(G3)的功能,將APOL1鎖定在閉合狀態,阻止孔道形成。
Ⅰ期資料顯示,480 mg單劑量給藥後,血漿暴露量(AUC)與劑量線性相關,無嚴重不良反應。目前,Maze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Ⅱ期首例患者給藥,預計在明年第一季度公佈頂線資料。
● MZE782:慢性腎病及苯丙酮尿症多適應症療法
透過Maze Compass平臺的遺傳學分析,Maze發現保護性基因溶質轉運蛋白SLC6A19(中性氨基酸轉運體,SLC6A19基因突變導致中性氨基酸尿症)的功能缺失變異與腎功能改善顯著相關。
MZE782 是一款口服SLC6A19抑制劑,具有雙重適應症療效。針對慢性腎病(CKD),它透過抑制腎小管中的SLC6A19蛋白減少氨基酸的重吸收,從而減輕腎臟的代謝負擔,達到改善腎功能的目的。
對於苯丙酮尿症(PKU),該藥物則發揮阻斷腸道對苯丙氨酸吸收的作用,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苯丙氨酸水平。
MZE782的優勢在於能覆蓋更廣泛的CKD人群及PKU患者,市場潛力可觀,尤其體現在口服優勢和潛在聯合用藥能力上。2024年9月,MZE782已啟動Ⅰ期試驗,將對其安全性、藥代動力學及生物標誌物(如PBMC糖原)進行全面評估,預計2025年下半年公佈初步資料。
02
Maze Compass平臺:從基因變異中尋找天然抗體
Maze目前的幾款核心產品都是透過自研專有平臺Maze Compass實現突破性發現的。Maze Compass是一套將人類遺傳學資料轉化為精準藥物的系統性工具,圍繞“保護性基因變異”展開,透過破解疾病機制並設計藥物。
遺傳學家Mark Daly曾發現一個矛盾現象:某些非裔美國人攜帶APOL1基因的高危突變(G1/G2),卻未發展為腎病。進一步分析顯示,這群人攜帶一種罕見的基因變異,能抑制APOL1蛋白的毒性功能。這一發現,成為Maze Compass技術平臺的起點。
Maze Compass是覆蓋藥物開發每個階段的技術平臺。該平臺可理解和整合變體功能化的關鍵步驟,其核心是“解碼-模擬-驗證”的三步迴圈:
首先是從海量資料中“淘金”。Maze Compass整合了芬蘭FINNIGEN、英國生物樣本庫等超大規模人群資料庫,篩選與疾病風險降低相關的基因變異。例如,某些SLC6A19基因的功能缺失突變攜帶者,腎臟功能異常風險顯著降低。  
在尋找到合適的基因變異後,在實驗室重現這些變異的保護機制。MZE829的設計正源於此。它透過穩定APOL1蛋白的閉合構象,阻止其形成破壞細胞膜的孔道。
最後是進行“基因擬態”:透過開發化合物模擬變體的功能,最終設計小分子藥物以模擬保護性變體的生物學效應。
圖源:公司官網
Maze Compass的核心優勢在於靶點驗證率高、精準患者分層並實現了口服給藥突破。
在靶點驗證方面,由於平臺起點是人體內天然存在的有效“實驗證據”,大幅降低了傳統藥物開發中因靶點錯誤導致的失敗風險。然後是患者分層,平臺選擇天然攜帶相關基因變異或處於類似病理狀態的患者,更可能對藥物產生響應,提高臨床試驗的針對性和成功率。最後,MZE829和MZE001均為口服制劑,患者依從性顯著優於需頻繁住院的酶替代療法(如龐貝病現有療法)。
03
1.4億美元IPO,曾是賽諾菲的BD標的
2025年1月31日,Maze 宣佈完成IPO融資1.4億美元,至此公司的總融資額達6.36億美元。這次融資體現了資本對其創新技術與研發模式的認可,也凸顯了公司戰略合作的一波三折。
2023年5月,賽諾菲曾以預付1.5億美元+最高6億里程碑付款的協議鎖定其龐貝病藥物MZE001,意圖鞏固自身在龐貝病市場的壟斷地位。然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以反壟斷為由強勢介入,指控該交易惡意壟斷,維持救命藥高價現狀,最終迫使賽諾菲於同年12月終止合作。
戲劇性的是,僅五個月後,日本鹽野義製藥以1.5億美元預付款接手MZE001專案,其CEO吉田達守直言該專案“與鹽野義戰略高度契合”,並強調其有望成為全球首款龐貝病口服藥。
罕見病領域雖靶點明確、臨床開發週期短,但患者基數有限、支付環境苛刻,且易被巨頭壟斷。正如賽諾菲對龐貝病市場的絕對控制,由此帶來的反壟斷交易終止,Maze與鹽野義戰略合作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資本的紛至沓來見證了Maze的成長潛力。儘管公司尚未盈利,2024年Q4每股虧損18.32美元,但憑藉其與鹽野義的戰略合作以及APOL1腎病領域的龐大市場空間,Maze的商業價值依然不可小覷。若MZE829在2025年推進的Ⅱ期臨床試驗中資料持續亮眼,公司有望實現傳統試錯式研發的正規化創新。
Maze歷史投融資情況(來源:Crunchbase)
多輪大額融資和BD源於Maze兼備學術洞察與產業轉化能力的團隊。 
Jason Coloma博士是Maze的執行長,在被任命為執行長之前,他是Maze的營運長和Third Rock Ventures的風險合作伙伴。
Bernstein博士是Maze的首席醫療官,他在基礎科學研究、轉化醫學和臨床開發方面擁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主要負責基因新藥物的戰略性開發。
Atul Dandekar現任Maze首席戰略和業務官,全面負責公司戰略規劃、合作拓展、企業發展和投資組合管理。在加入Maze之前,他曾擔任羅氏眼科全球特許經營主管,領導全球眼科業務戰略制定,並主導開發了faricimab、雷珠單抗PDS以及行業領先的視網膜疾病管線。
04
臨床資料有待檢驗,APOL1治療競爭激烈
目前,對於Maze來說還存在諸多尚待跨越的難題:
在臨床表現上,MZE829的Ⅱ期試驗將首次在真實患者中驗證療效。APOL1腎病的異質性極高——約80%攜帶高危突變者終身未發病,如何篩選出20%的進展性患者成為關鍵。
市場競爭方面,諾華、Vertex等巨頭均在佈局APOL1突變適應症藥物治療,若搶先獲批可能會擠壓Maze的市場空間。
總的來說,巨頭在APOL1領域的競爭已進入臨床驗證白熱化階段:Vertex憑藉先發機制和突破性認定暫時領先,Maze則以精準分層和廣譜適應症佈局尋求差異化優勢。後續核心關注2025年VertexⅢ期資料與2026年MazeⅡ期結果的直接對比,這將影響百億美元AMKD市場的分配格局。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資訊和資料,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並確認。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