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 年,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假設:在人類的決策中,損失比收益更重要。
例如,一美元的損失比一美元的利潤更能影響我們的決策行為。同樣,當一家公司宣佈虧損時,其股價的下跌幅度往往比相同金額的盈利帶來的上漲幅度更大。投資者會拋售股票,貸款人也傾向於停止為虧損的公司提供融資,這些公司隨之開始重組業務線並裁員。一些公司甚至會進行沒有實質內容的併購交易,並“管理收益”以報告盈利而非虧損。
在一個運作良好的資本市場上,盈利應該是企業生存的唯一標準,也就是說,市場上不應該存在報告虧損的企業。然而,近年來,虧損的企業卻頻頻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且往往超過一些盈利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或初創企業就是這類虧損企業的代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後,許多獨角獸企業不僅能夠繼續生存,而且還有超過盈利企業的高股票回報率。例如英偉達、推特、優步、愛彼迎、Spotify和亞馬遜在年復一年的虧損中創造了數十億甚至上萬億美元的股東財富。
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什麼變化?財報中的“虧損”何時以及為何失去了意義?我們一系列新的研究論文提供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指導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投資:即會延遲產生利潤,但利潤本身是真實的投資,而不是產生短期利潤,但從長遠來看會破壞股東財富的投資。我們展示了在21世紀,公司財報中的“虧損”不再與20世紀的“虧損”具有相同的意義。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僅是因為會計缺陷而報告虧損,不能說明他們的基本面不佳或投資決策失誤。
傳統會計原則的不足之處
如何區分因為會計缺陷而造成的虧損,與因為真正的商業問題而產生的虧損,這項技能已經日益成為管理者、分析師、董事會和決策者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如果做不到這點,就可能導致決策失誤:比如,解僱一位才華橫溢的CEO、過早地關閉一條前景光明的業務線、錯誤地出售一隻高回報的股票、或者裁掉有貢獻的科學家和營銷人員等。
現代企業的關鍵投資並非在有形的基礎設施上,而是無形資產。比如投資於研發、流程改進、演算法、資訊科技、軟體、廣告、組織戰略、獲取客戶、專利、品牌建設以及人員招聘和培訓等。每一批新上市的企業都比前一批使用了更多的、更密集的無形資產。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英偉達、蘋果、微軟、Alphabet 和Meta——都是知識密集型企業。僅英偉達一家公司的估值就超過了埃克森美孚、通用汽車、福特、通用電氣、陶氏公司、固特異和雪佛龍等眾多20世紀巨頭的估值總和。
因此,正是無形投資將贏家與輸家區分開來。公司投資於無形資產是為了創造獨特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客戶和市場份額,增強定價能力,抵禦競爭。比如,亞馬遜就做到了西爾斯百貨公司(Sears)或博德斯百貨公司(Borders)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這些新出現的經濟現實與基礎會計原則之間有脫節,且脫節日益嚴重。基礎會計原則主要是為工業和基礎設施密集型企業設計的,這些原則仍然只將實物視為資產。具體來說,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將無形資產投資視為運營支出,而不是未來發展的基石。因此,在21世紀,公司花費越多資金建設未來,報告的虧損就越大。
這種差異導致財務報告中出現兩個問題。首先,資產負債表不足以評估公司的真實資源。例如,蘋果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其知名度極高的品牌、世界一流的研發和客戶關係——在資產負債表中無處可尋。當蘋果公司花費巨資提升技術和品牌時,財務報告卻無法體現它創造的價值。
其次,在評估公司業績時,淨利潤虧損往往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指標,因為它是在扣除公司最重要的投資後計算出來的。
GAAP虧損企業 vs 實際虧損企業
在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我們在會計層面上不再區分有形投資和無形投資,重構了美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換句話說,我們用與有形投資相同的方式核算了無形投資。利用精細的、行業特定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我們首先確定了多少比例的無形投資可以在未來創造價值,並把這比例的支出視為資產。然後,我們估算了這些投資的使用壽命——在此期間,這些投資必須進行攤銷,所以這與GAAP規定的有形資產的折舊方式沒有任何區別。經過我們重新計算的資產負債表呈現了與企業當前財報完全不同的圖景。
在另一篇新論文中,我們利用這些引數重新計算了企業的損益表。我們發現,“虧損”企業的比例大幅下降,從34%降至26%。也就是說,約四分之一的“虧損”企業在糾正會計缺陷後不會再報告虧損。我們把這些被GAAP錯誤歸類為“虧損”的企業稱為 “GAAP虧損企業”。而經過糾正後仍報告虧損的企業則被稱為“實際虧損企業”。
我們用兩個測試驗證了這個新的會計方法。第一個測試是基於“會計數字應該能夠改善投資者決策”這一理念。我們發現,GAAP虧損企業的股票收益比實際虧損企業高出近 16%。換句話說,如果投資者具有完美的預見性,並建立了對沖投資組合(即買入GAAP虧損企業的股票,賣空實際虧損企業的股票),那麼,他們在股票市場上的年收益率將達到16%。第二個測試則表明,實際虧損企業比GAAP虧損企業更容易破產。這兩項測試證明了,用我們的方法區分因會計缺陷造成的虧損,和反映潛在經營問題的虧損是有效的。
不出所料,在我們進行修正後,由虧轉盈的公司數量最多的是高科技行業,如醫療保健、電信和商業裝置等。在這些行業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虧損企業在應用我們的修正後轉為盈利。同樣,從類別來看,虧損轉為盈利的企業數量最多的是小企業,這表明,許多年輕的成長型企業被錯誤地劃分為虧損,因為其主要投資的是無形資產。許多尚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也屬於這一類。
我們進一步闡述了正確的會計方法應分散投資,在產生相應收入的時候計算支出,而不是在支出發生時就開始計算。例如,對機器的投資應該在使用機器時作為折舊費用計算,而不是在購買時計算。我們的方法正是將無形投資分散到預期的使用壽命內,從而修正了對支出的會計處理。基於我們的計算方式修正後的支出與當前收入更加匹配,使利潤和利潤率得到更準確的體現。
給管理者的啟示
雖然這看似只是方法上的改進,但結果卻影響了管理者最重要的決策指標。大多數企業的經營原則都是:在今天花費成本,在未來獲得收益。因此,如果不將當前的支出與預期的收益進行比較,管理者就無法權衡投資決策的收支。這種方法被稱為配比,是評估投資盈利能力的唯一方法,因為大多數投資都不會立即產生收益。投資回報期或內部收益率等概念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只不過它們還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如果不匹配收入和支出,利潤率就會成為一個無效的概念。透過改進配比,我們的方法改善了對投資盈利能力的評估。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修正改變了對美國公司盈利或虧損的評估。根據修改後的計算,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潤率為0.5%,而不是報告的-8.4%。這表明,半數以上的美國上市公司實際上是盈利的,而不是財報上所顯示的“虧損”。換句話說,美國公司的盈利狀況並不像財報所描述的那樣糟糕。
我們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董事會、政策專家和經濟評論家在解釋公司的會計數字時應該更加謹慎,尤其是當這些數字顯示虧損時。雖然我們的方法並不完美,而且是基於估計,但它遵循的原則是“大致正確總比完全錯誤要好”。為了讓投資創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而不僅僅是短期的會計利潤,企業領導者必須堅持不懈地關注創新,不斷增強無形資本。關鍵是,我們想說:在追求長期價值的過程中,不要害怕報告短期的會計虧損。
維賈伊 · 戈文達拉揚(Vijay Govindarajan) 希瓦拉姆·拉傑戈帕爾(Shivaram Rajgopal)阿努普·斯里瓦斯塔瓦(Anup Srivastava) 阿尼爾·伊克巴爾(Aneel Iqbal) 埃爾納茲·巴西里安(Elnaz Basirian)| 文
維賈伊·戈文達拉揚是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的傑出教授,哈佛商學院的執行研究員,並且是矽谷孵化器Mach 49的學術合作伙伴。他的文章《通用電氣的自我顛覆》(How GE Is Disrupting Itself)和《CEO在重塑商業模式中的作用》(The CEO’s Role in Business Model Reinvention)是HBR歷史上暢銷的前50篇文章之一。希瓦拉姆·拉傑戈帕爾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羅伊·伯納德·凱斯特和 T.W. 伯恩斯(Roy Bernard Kester and T.W. Byrnes)會計與審計學教授兼副院長(研究)。他的研究主要涉及財務報告和高管薪酬問題,並在會計和金融領域發表了大量論文。阿努普·斯里瓦斯塔瓦擔任加拿大首席會計、決策和資本市場科學家(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Accounting, Decision Making, and Capital Markets),也是卡爾加里大學哈斯卡恩商學院的全職教授。阿尼爾·伊克巴爾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雷鳥全球管理學院的助理教授。他研究新經濟行業公司的會計計量和財務披露,並將自己豐富的行業經驗融入研究和教學中。埃爾納茲·巴西里安是卡爾加里大學哈斯卡恩商學院的在讀博士。
DeepL、ChatGPT | 譯 張雨簫 | 編校
推薦閱讀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聯絡方式
投稿、廣告、內容和商務合作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哈評中文網,閱讀更多精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