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LP」系投資界旗下專注LP報道公眾號,關注各地基金政策,捕捉LP最新動態,歡迎關注!

允許50%容虧率。
作者 I 周佳麗
報道 I 投資界-解碼LP
投資界-解碼LP獲悉,無錫國資委近日印發了《無錫市市屬企業基金盡職免責及績效評價最佳化實施辦法(試行)》(簡稱:《實施辦法》),推動“風險容錯”政策落實落細——允許基金清算時出現最高不超過50%的容虧率。
基金最高容虧50%,意味著無錫國資允許基金虧到一半,相當於1個億的基金允許虧損5000萬元。這是國資探索容錯機制,主動接納風險的又一實踐。
寬容失敗
無錫國資放大招
這一次,無錫國資《實施辦法》明確了盡職免責五項條件,並設定五大適用情形,包括:
-
基金效益良好或完成整體目標,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不良影響,但少數專案出現風險或損失的。
-
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在專案投資和基金運作過程中,因政策調整或發生不可抗力,投資發生虧損或未達預期效果的。
-
在加快國有資本佈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參與我市“465+X”現代產業叢集建設、發展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因國家政策調整、市場波動等難以預見的外部環境影響,導致投資收益未達預期目標或造成投資損失的。
-
在推進國企改革發展重點任務中,因政策界限不明確、尚無成熟經驗可借鑑、先行先試,出現失誤錯誤,造成投資損失或其他不良後果的。
-
在科技創新、推動科創載體建設等工作中,積極發揮解決“卡脖子”技術的支援功能,因技術路線選擇、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市場環境變化等重大不確定因素,導致研發專案失敗,造成投資損失或其他不良後果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容錯機制上,《實施辦法》直指基金本身——允許基金清算時出現最高不超過50%的容虧率,其中:
-
對主要投向種子、天使等初創專案的基金,容虧率不超過50%;
-
對主要投向較成熟專案的創投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容虧率不超過30%;
-
對主要投向成熟專案的併購基金,容虧率不超過20%。
前述導致的投資虧損,可在下一年度的年度績效評價中計算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時,經企業申請後予以剔除。
此外,無錫國資提出對管理人的年度考核將不再完全是“以年為單位”,而是針對基金投資期、退出期、延長期的特點,與基金的全生命週期評價有機結合。從制度上減輕了基金決策人員因專案虧損而被追責問責的壓力。
不看短期看長期,《實施辦法》中還有一條,對主要投向本市“465+X”現代產業叢集企業、破解“卡脖子”專案的基金,適當延長基金存續期限。企業LP派出代表可在其他基金合夥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在投決時同意延長。也就是說,只要基金中的其他LP同意延期,國資LP就也可以同意。
企業LP派出代表應當在收到投決會材料後7個工作日內形成明確意見,在投決時如實表達並投票。如此種種,耐心資本顯現。
容錯已成為共識
但難在執行
行至當下,國資已是一級市場主力。
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規模1.3萬億,政府資金LP依舊是主要出資方。投資端,國資身影活躍,去年全年投資6000億,國資機構的直投出手佔到了57%,而且比重還在上升。可以看到,如今市場C輪、D輪到F輪幾乎全是國資的錢,國資領投愈發常見。
為了破除“不敢投”的尷尬處境,各地國資正在開啟容錯探索,鼓勵創新,寬容失敗。
風向標來自今年國辦1號檔案。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建立健全容錯機制,解決基金管理人不敢投、不敢退、怕擔責等問題。
之後,廣州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釋出關於印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直接股權投資實施細則》的通知,其中在直投資金風險容忍機制上開啟新嘗試——種子直投、天使直投單專案最高允許出現100%虧損,引發國資群體熱議。
稍早之前,上海釋出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國資基金考核評價及盡職免責制度檔案,明確國資基金整體評價原則——不以單一專案虧損或未達標作為基金或基金管理人負面評價的依據;同時建立分層分類長週期考核評價體系,明確了五種適用盡職免責的情形,鼓勵國資基金積極作為。
放眼望去,從成都高新區、廣東,到湖北、深圳、四川等各地都在推出相關盡職免責細則……國資容錯探索歷歷在目。雖然訊號令人振奮,但距離實操層面仍有一段距離。
“現在缺的不是基本共識,缺的是可執行、可落地的操作細則。”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胡波此前發言談到,盡職免責要落地其實很難,如何證明基金管理人盡職了,如何讓紀檢和審計接受……(一些地方推出的容錯機制)依然沒有解決盡職免責過程中最核心的決策流程問題。
須知道,容錯背後常常容易引發國有資產流失、腐敗等爭議。因此,能夠符合審計要求的容錯實操機制,需要更高層面出臺細則。
但無論如何,如今在中國科技創新的宏大敘事下,國資們已經走出關鍵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