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79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隨著全球貿易體系進入關稅激增的新階段,全球經濟增長正面臨顯著下調。IMF最新季度報告指出,美國關稅總水平已超過大蕭條時期的高點,標誌著自二戰後建立的低關稅時代結束。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3.3%下調至2.8%,為俄烏戰爭以來最大幅度的下修;美國則從2.7%降至1.8%,墨西哥更陷入負增長區間。IMF認為,這輪衝擊雖源於貿易政策,但根本性影響仍來自技術進步與自動化,關稅措施難以逆轉製造業流失趨勢。
儘管特朗普政府宣稱高關稅將有助於振興本土產業與製造業迴流,但IMF強調這將長期削弱企業競爭力,且加劇通脹壓力,使得美聯儲降息空間受限。此外,若全球金融環境進一步動盪,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可能受到衝擊,IMF暗示全球貨幣體系或迎“突發性重置”,預示美國主導地位在新階段面臨系統性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路

白宮擬關閉國務院下屬734個辦公室中的132個的計劃正式曝光,包括多個致力於推動人權、反極端主義和防止戰爭罪行的專案。根據媒體披露的內部檔案,各事務次卿還被要求在30天內提交各部門裁減15%國內人力的具體方案。相關計劃已於今晨通報部門負責人,並同步致函國會。儘管預計將遭遇國會強烈反對,一位高階國務院官員強調,被削減的專案多數並不依賴國會授權,暗示行政權可單方面推進這項結構性收縮。這一舉措被視為特朗普政府對外交架構根本性重塑的起點,也預示美外交政策核心優先順序將出現深刻轉變。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全美150多所高校校長聯署公開信,譴責特朗普政府對學術機構的“越權干預”。信中指出,儘管高校歡迎建設性改革,也不反對合法監督,但堅決反對對校園教學、生活與工作的“不當政府介入”。該信由美國高校與大學協會牽頭髮起。這封公開信正值哈佛起訴聯邦政府之際,哈佛指控政府凍結其數十億美元資金,實為報復校內圍繞巴以衝突的抗議行動。政府此前聲稱相關抗議帶有反猶色彩,並侵犯了猶太學生的權利。此事件凸顯學術自由與政治干預間的緊張加劇,或將引發更多法庭與政策層面的衝突。

圖片來源於網路

白宮與日本、印度的雙邊關稅協議接近達成,但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相關文字預計在措辭上將保持高度模糊,短期內難以納入實質性條款。一名白宮內部人士稱,最終協議“可能還需幾個月談判”,顯示當前進展主要著眼於緩解市場壓力而非完成結構性談判。特朗普4月2日宣佈對包括日本和印度在內的逾50國實施最高達50%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震盪,日經指數與印度股市雙雙回撥。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表示,不會為了儘快結束談判而一味讓步”;印方亦在私下對美方“去中國化”的施壓保持戒備,強調與中方的經貿關係“不容干擾”。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財長貝森特在一場閉門投資峰會上表示,中美之間的關稅對峙“不可持續”,預計短期內將出現緩和跡象。他稱當前145%對華關稅與中方125%反制關稅形同“貿易禁運”,強調美國無意與中國“脫鉤”,但強調未來若達成協議,必須實現製造業重新平衡。儘管全面協議可能需兩到三年達成,貝森特對數月內局勢降溫持樂觀態度。
特朗普當天回應稱,美方“不打算強硬談判”,還稱“會對中國很好”,“美對華關稅會顯著下降,但不會是零”。他同時稱“他們必須達成協議,否則就不能在美國市場立足”。白宮發言人則透露,目前已有18國向美方遞交貿易提案,本週正與34國磋商。儘管具體進展有限,市場受樂觀預期提振,道指上漲、美元走強,顯示政府正借全球金融會議場合傳遞緩和訊號以穩定市場。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儘管中美關係緊張、美股市場劇烈波動,多家中國科技企業仍在籌劃赴美上市。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少兒程式設計平臺“核桃程式設計”(北京核桃程式設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深圳雲天空科技有限公司、軟體服務平臺載慧和中和集團在內的數家公司,均在考慮透過IPO募資約1億美元。儘管面臨被美方摘牌的潛在風險,這些企業仍看重美股市場的流動性和高融資效率。
自2021年滴滴上市引發監管風波以來,中企赴美上市數量顯著減少,但茶飲品牌霸王茶姬本月在美IPO融資4.11億美元並首日上漲16%,打破沉寂。儘管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自3月中旬以來已下跌23%,但部分中資企業仍試圖抓住視窗期,力圖藉助美股市場為擴張籌資。最終是否推進上市仍未定,但趨勢顯示,地緣摩擦未能徹底熄滅中國科技企業對美股的戰略熱情。

圖片來源於彭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