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大補:這樣睡覺

謝謝大家昨天的熱情,每次直播都能因為你們的到來,讓我不緊張,還越來越放鬆了。希望大家都買到合適喜歡的衣服,全家清涼過夏天。
中年閨蜜聊天,先聊娃,再吐槽最近工作真累,然後聊著聊著突然……變成了交流營養補充劑和“最近看了哪個醫生”,我們都笑了,隔著手機螢幕感嘆,真的“到年紀了”😄
人到中年,想要健康狀態撐得住,真要自己重視起來,這點是我這幾年最強的體會。
我是屬於,一旦從心裡真正認識到一件事的重要性,就會很認真地去學習研究,然後立馬化為自己的行動方案。
關於健康,其實是有科學定義的,簡單來說就是這一句話:
吃得下、睡得著、拉得快、笑得出,然後外加運動。從我個人而言,排序第一的就是睡眠。
而問了身邊的女性朋友們,睡眠不好的佔了一大半,所以今天就想和你們分享一下我這些年為了“深度好睡眠總結的系統化行動方案。
我有長期監測睡眠資料的習慣,雖然不一定精確,可以看看趨勢,確實是個“睡眠富人”啦👇

圖片來源:我自己
01
調整節律,讓身體自然累
先來說個特別簡單的點,我推薦過不少朋友,不敢說全部,但至少一半以上的人,只要嚴格執行,都會覺得有幫助。
這是我最早讀過的一本睡眠類書籍裡的話,書名已經忘了,但那句話我一直記得:想要收穫一個好睡眠,在床上只做兩件事,要麼睡覺,要麼做愛。

圖片來源:《花束般的戀愛》
換句話說,早上醒來後,不要賴床玩手機,立馬起床拉開窗簾(如果起得早天還沒亮,那就起床開燈);晚上睡前1小時,不看手機和電腦,躺床上更加不能玩手機。
其實這背後的原理很簡單,睡覺是身體產生褪黑素,而手機/電腦產生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擾我們的睡眠。
其實“睡不著”也是個現代病,咱們老祖宗說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體的本能,但現代有了電,有了電子裝置,慢慢就讓我們的本能消退了。
大家試試看,睡前一小時,把手機放下,看看紙質書,不僅睡眠質量提高了,一年下來會非常驚喜地發現,自己竟然可以看完那麼多本書啊😄。
再延展一下說,白天爭取接觸一點太陽光,很多朋友都是一早進入辦公室就再也看不到陽光了,其實也不利於睡眠的。
利用午休時間走點路去吃飯買咖啡,倒水的時候有意識去窗外眺望遠方,如果還能在日落之前來個30-60分鐘的運動那就更好了(一般來說,不太建議大家睡前3小時做運動,容易過於興奮無法入睡)
這些就是調節節律,讓我們儘量和太陽一起作息,那麼睡覺也就變得“自然而然”了。
圖片來源:我自己
前面說了,第一個改變對至少一半的人有效,那接下來這一招,給另外一半朋友(或者說,實在忍不住不看手機的人),屬於“臨時抱佛腳”的策略。
第一個要談的就是:改變心態
我是屬於晚上寫稿/開電話會議/直播後,都會很難入眠,相信不少朋友也需要在晚間工作。如果你和我之前一樣,很在意睡眠,就會出現“越睡不著越焦慮,越焦慮越睡不著”的狀況。
後來我就改變心態了,開始自我催眠,欺騙大腦:睡不著也沒事,我第二天照樣精神好,臉色好。而且好幾次的確發現哪怕沒睡好,第二天狀態也還OK,經歷過幾次後,心態就放鬆了。
這點很關鍵,不要小看心理作用。我們接納什麼,什麼就消失;我們對抗什麼,什麼就存在,在睡眠這件事上也是如此。
另外,如果你長期情緒精神容易緊張,日常飲食裡可以多補充富含鎂(堅果、黑巧克力等)和維生素B,尤其是VB12,必要的話也可以用一點補充劑(我在吃VB12補充劑,親測對提升精力,促進睡眠有幫助),這兩個元素可以幫助放鬆情緒和腦神經的。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第二,準備一些能讓自己更安心的東西
我的床頭現在一直放著一瓶褪黑素,我早起喝水的桌面上一定有保健品和掛耳咖啡,我的梳妝檯上一定有一瓶日間精華油還有美容儀。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我當然知道,最好的養生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要吃保健品,不要在皮囊上花費那麼多錢。
但我的生活方式真的做不到,我必須保持高強度的腦力和體力工作,難得有機會,可以晚上9點以後,就從容準備進入睡眠狀態。
我甚至不太有時間在熬夜後的第二天睡個大懶覺回血,所以我準備的“外物”,就是幫助自己更好應對工作。
(比如昨晚就直播到很晚,以前就會覺得“完蛋了”,現在就會在每次直播前一週開始規律吃點靈芝孢子粉和護肝片一直吃到直播後一週左右,然後昨晚入睡前吃點褪黑素。今早起床用點精華油搭配美容儀拉一下,狀態真的還是很OK✌️)。
我想,這就是真實中年人的日常,我開始與“做不到的”和解,我不會再一邊抱怨,一邊又全然無可奈何,陷入到深暗的無力感中。

圖片來源:《蒂凡尼的早餐》
我接納自己無法改變的事,但也嘗試建立一套自己的應對策略。
我開始學著每一次失眠/熬夜不再驚慌失措,而是告訴自己:
沒關係的,睡不著精神不好有XXX;
沒關係的,睡不好臉色不好可以用XXX;
沒關係的,睡不著,天不會塌,我仍然可以應付第二天滿滿的行程表。
這些東西備著,並不是說就放肆熬夜了,但卻給了我託底的安全感,這對於睡眠的心態也很有幫助。
第三個,最佳化睡眠空間
我很早之前就和大家分享過,我當年大學畢業拿到第一份工資就“斥巨資”買床品。這件事我想得特別明白,人的一生1/3的時間都在睡覺,我肯定要在睡舒服這件事情上花錢。

圖片來源:《豌豆公主》繪本
這裡面也是真金白銀交過不少學費的,和大家分享幾個離譜的,我10年前花過12萬買了個床墊,還有花費好幾萬買的四件套。當然,睡過摸過貴得離譜的,慢慢也就回歸理性,搞清楚了什麼才是自己需要的。
我肯定不鼓勵大家砸大錢買,但從我這麼多年的睡眠實踐來看,打造一個讓你自己很期待去睡覺的床,這件事不僅可以增加你入睡的機率,而且會大大增加你的幸福感。
說一下我的心得,可以著手從下面幾件事改變一下:
1遮光窗簾
確保拉上窗簾後,屋內立馬烏漆麻黑,這個對於見光易醒的人,屬於花費很小,收效很高的;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2四件套
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體感,這個很直觀,就像買衣服一樣,你選了自己喜歡的,就會發自內心覺得,“好想躺上面睡覺啊”,這些心理就會有積極影響。
我呢,對於四件套材質會有追求,之前被熱捧過的真絲,我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夏天用雖然涼快,但因為沒有“包身感”,就覺得不夠有“被擁抱”的感覺。
我現在一直買的都是全棉,大家如果有高一點的預算,買支數高一點的全棉四件套,能很直觀感受到透氣,有包裹感,而且還有絲綢的光澤和滑度,卻沒有絲綢的涼感和不透氣。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當然,也別覺得“越貴越好”,現在不少品牌的高支數全棉會採用AB面,也就是放在外面的那一層反而用的更高支數,我們自己貼身蓋的反而是低支數,大家買的時候留個心眼。
我個人覺得實打實的60支-80支,是價效比很高的選擇提高一點預算買100-120支,那麼就會體驗非常好了。(當然前提是,真的達到了支數,現在偷工減料的還是不少的)。
四件套這個行業真的價格差異太大了,我們回國後買的最多的就是國內兩大知名家紡品牌的高階線(但也有不少會到手後發現不值得,退了的)。
下面截圖,是我先買了(也是活動價)結果發現平臺有活動竟然直接降價2000多,雖然找了客服立馬爽快退差價了,但頓時讓我質疑品牌的“質價比”了。
圖片來源:自己截的
3枕頭和床墊
這兩個放一起說,主要因為都取決於我們睡覺的偏好。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側睡的,枕頭選擇波浪形高低枕,而且記憶棉回彈力要快速,方便我們翻身後立馬有支撐力。
側臥的床墊要稍微偏軟,確保側臥的時候,腰部也能貼合床墊,沒有空隙。
如果是喜歡平躺的,那麼床墊可以稍硬,確保仰臥的時候手掌可以平插入腰部空隙中(確保腰椎自然曲線還是有的)。

圖片來源:網路
枕頭,可以選擇中間凹陷的。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這兩個東西,實話實說,最好還是親自多試。尤其是床墊,畢竟是個大件,建議穿著單薄衣服多去實體店“試睡”
講真,以上這些都要花點錢,但睡眠這件事就像是鞋子裡的一顆小石頭。我們常常覺得,沒必要大費周章吧。但如果一直在“磨”我們,是值得花點時間功夫和預算,徹底改變一下的。
03

睡不著也有好處

最後,再來分享一個很絕的心態:睡不著也有好處。
我們都知道睡不著有很多負面作用,但換個視角,有沒有可能把“睡不著”變成一個“好東西”呢?
就好比珍珠,我們都知道珍珠是因為蚌進入了雜質(不好的事),但轉換視角後,也成就了那麼美麗的珠寶。
如果你試遍上面所有,仍然睡不著,除了積極就醫,那麼還可以趁著睡不著練習冥想。
現在大熱的“正念/內觀”,很多人還花巨資去學習的,你可以趁著自己睡不著的時候試試看(當然,別誤會我的意思,睡得著的話,平時也能練)。和你們分享兩個特別簡單的:
1、4-7-8呼吸法
呼吸4秒,屏氣7秒,吐氣8秒,大家躺著的時候可以把專注力放在呼吸和數數上;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2、全身肌肉放鬆法
躺在床上做身體掃描,先把自己專注力放在腳趾上,然後進行放鬆,然後:
腳背-小腿肚-小腿前側-大腿-屁股-肚子-腰部-胸部-背部-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掌-脖子-頸椎-頭腦。
把專注力放在身體上,一個部位一個部位放鬆,覺得放鬆了就到下個部位,這麼一直從下到上,直到腦袋。
這兩個小小的正念練習,不僅對於失眠有很好的緩解效果,日常大家也可以多多練習,能讓我們更加專注,更加平靜。
心靜心定,也能提升睡眠質量,當然還能收穫其他更多的好處。
圖源:我自己
我經歷過無數次睜著眼睛等天亮,我也經歷過無數次因為睡不好而把第二天過的亂糟糟,我還經歷過長期睡眠不足導致的各種疾病。
如果你此刻也是如此,我想告訴你們,都會好起來的,只要我們願意行動改變,哪怕今天你就做一件小事,都會給身體傳遞一個很重要的訊號:
嘿,我忽略你好久了,從今天開始,我要好好善待你了,你看我不是說說而已的,我已經行動起來了。
那麼身體就一定會回饋我們最大的自愈力。這需要時間,但改變就在今天。
希望我們對自己都能鄭重其事,希望我們都能一夜無夢,自然好眠!

圖片來源:《天使愛美麗
正在團

相關文章